如何当好打工人?|庄子:安之若命

《黄明哲正解〈庄子〉》

《人间世》的前六节,都在讲颜回问于孔子的故事。接下来,庄子又讲了一个叶公子高问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涉及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转换到今天,可以视作有关于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在这其中,负责协调关系的中间人,该如何保持分寸,既完成职责,又保全自己,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

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楚庄王的玄孙。因为封于叶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叶县,所以称叶公。子高的名气很大,读者朋友应该都听说过“叶公好龙”的故事。按今天的考证,叶公好龙是从叶公治水的史实中编排出来的。

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发生在楚昭王时期。此时吴国来犯,楚国节节战败,就派遣子高去齐国求援。楚昭王的心情很迫切,但决策方向错误——齐国太精明,并不是个可以信赖的主。子高一方面忧心国家,一方面又担忧自己夹在中间难以做人,所以来向孔子请教。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叶公子高是个厚道人,平时想的就是过过小日子,但这一次情况紧急,他被派出使齐国,去完成君王指派的目标,于是赶紧过来向孔子请教。

叶公说:“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我们的君王还是挺看重我的,派遣我出使齐国,但齐国的外交风格您是知道的,特别有手腕——他们对所有使者都很优待,毕恭毕敬,但就是不办事,一拖再拖,最后再将他们打发回去。

叶公继续说,像我这样的人,“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我劝说普通人做事都劝不动,更何况叫我去游说诸侯!我很着急。夫子您以前教导过我,凡事不管是小是大,很少有不行道就能够做得很愉快的。而且,事情如果做不成,会有“人道之患”,君王会来责备你;如果勉强做成了,“必有阴阳之患”,即身体会阴阳失调,会生病的。

叶公说的这个情况确实存在。很多时候,事情做成了,身体垮了;做不成,又会遭到批评。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不管做成做不成,都没有后患,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夫子您是说过的——有德者才能做到。

叶公的意思是,夫子您还是教教我这方面的方法吧!

为了强调自己的困境,叶公又说:夫子您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我吃饭都只吃一些粗粮。“不臧”,不吃那些很精细的东西;做饭也是自己做,甚至洗碗都是我跟我夫人一块洗。这个历史上确有记载,叶公夫妇特别优待下人,洗碗都自己洗。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早上接受了命令,我晚上就开始吃冰块了,真是急火攻心呀。我还没有做事,就有“阴阳之患”了;如果事情做不成,还将有“人道之患”。这两患相加,我该如何是好?我为人臣的能力不够,不足以胜任这样的大事,夫子您快教教我吧!

《黄明哲正解〈庄子〉》内页

看得出来,叶公确实是个老实人。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孔子劝叶公把心态放平,首先要接受现实。

孔子说,天下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第一是“命”,第二是“义”。

什么叫“命”呢?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就叫做“命”。比如,想要忘掉自己的母亲,可能实现吗?即使母亲做了不对的事情,子女还是会牵挂她;即使母亲伤害了子女,子女也不愿意伤害她——伤害母亲等于自我伤害。

什么叫“义”呢?臣子帮助君王做事就叫做“义”,这是本分。环看天下,哪里有不受君王管控的地方呢?归隐山间或许可以,但你能够丢下你的亲族不管吗?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躲避“命”和“义”的。生而为人,在世间行走,就逃不出社会关系。因此“命”和“义”这两者叫“大戒”,人只能选择一个相对妥善的处理方法。

[元]刘道贯《庄周梦蝶图》

侍奉父母,要“不择地而安之”,做儿女的应该随时随地善待父母。我们不能选好了时间地点,才愿意侍奉父母;也不能等挣了一个亿之后,再去供养父母。这种延后的心理,会使人的内心长时间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应该是有能力了就做一点,尽力而为。

侍奉君王,则应该“不择事而安之”,不能挑挑拣拣、拈轻怕重。君王分派任务的时候,不能只接受好的任命,而推掉不好的差事,这个叫做忠于职守。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是不是觉得孔子在宣扬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不然,这段话是摆事实——因为世间的规则就是如此,如果做不到,就会被规则碾压。

孔子说,侍奉自己内心的人,“哀乐不易施乎前”,不会被哀乐中痛苦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把“命”和“义”安排好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内心安排好,要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安之若命”这个成语就出自《庄子》。人还是要接受自己的命运。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土大地,也是庄子无法选择的啊!如果生在同时期的古希腊或许会好一些,可以在城邦里到处游说和辩论。反观今日世界,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躲是躲不过的,还需要自己踏实地去应对才好。

“德之至也”,能够做到以上这些,就是一个人德性的高度体现了。

所以“为人臣子者,故有所不得已”。你要注意的是,把对身家性命的顾虑放下一点,不要太过贪生怕死,这样的话,至少这趟差事你就可以去做了。

庄子绕了半天,其实就一个意思——你不去行吗?

所以,庄子祖上肯定是贵族出身,只有贵族会这样说话——全是旁敲侧击,从不正面硬扛。他一个故事绕过来,再一个故事绕过去,真是知识水平越高,越是意在言外。

关于“叶公好龙”的主角叶公子高,有必要多说一些,给子高正个名。

春秋末期人才辈出,叶公子高其实是当时相当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叶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东西二陂,是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都江堰还要早两百年左右。据叶家的族谱记载,在子高的居所中,悬挂着巨大的水利施工图,施工图上渠网密布。古代称引水为引龙,所以外面渐渐误传为子高喜欢龙,再进一步,就有文人墨客编排出叶公好龙的故事。

叶陂遗址

楚惠王在位期间,因为令尹子西沽名钓誉,引狼入室,非要把对楚王室有成见、报复心又很强的白公熊胜请回来做安置,最终导致了公元前479年的白公胜之乱。子西被白公胜杀害,楚惠王则仓皇逃出。最后,还是子高率军打败了白公胜,迎回楚惠王,平定了楚国的内乱。子高的作为,完全就是力挽狂澜。此后子高身兼令尹和司马二职,军政大权一把抓,帮助楚国度过了春秋末年的艰难时日。四年之后,子高功成身退,回到叶地安度晚年。

从这些经历来看,叶公子高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君子的典型。

子高和孔子的关系不错,不过观点有些相左。有一次和孔子探讨什么是正直,子高说,父亲偷了羊,儿子去告发,这种做法就叫做正直。孔子则认为,父亲偷了羊,儿子替父亲隐瞒,这才是正直。两人都没有说服对方。那么,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是同意子高,还是同意孔子?

(节选自《黄明哲正解〈庄子〉》第三十九节 左右为难,为何还要安之若命,标题为编者所拟)

《黄明哲正解〈庄子〉》
黄明哲 著
简体横排
32开  平装
978-7-101-15225-8
36.00元

内容简介

《庄子》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性思想经典之一,庄子的思想,自来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宿之一,给了我们应对变化的核心智慧。在社会内卷、观念割裂的今天,人们呼唤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家园,庄子的思想,与当代社会具有某种内在的呼应关系,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深刻的疗愈作用和精神启迪意义。

本书依作者在喜马拉雅《黄明哲正解〈庄子〉》的讲稿整理润色而成,主要围绕《庄子·内篇》七篇展开,基本涵盖了庄子的完整思想体系,也展现了庄子寓言的独特魅力。其中,《逍遥游》主要讲述小知、大知、至知三重境界,展开“逍遥”的主题。《齐物论》以人籁、地籁、天籁三重境界为引,分析人类认知的误区,提出“天地共生,万物为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养生主》以庖丁解牛为载体,讲述“以无有入有间”“游刃有余”的解构矛盾的行为方式。《人间世》探讨与权力的相处之道,提出“虚己待物”的乱世存身之理。《德充符》通过几位残障人士的话语,提出忘情忘形、内心与道相通的人生价值。《大宗师》讲述以自然为师,以存亡一体、与造化为友的人生态度。《应帝王》,则承继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讲“顺物自然”、不言之教的为政主张。

作者简介

黄明哲,哲学博士,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红学会会员,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特约专家。二十余年来,潜心于国学研究,在道家、佛家、茶文化等方面有独到观点与真实体验。在京城金融界人士与创业人群中长年举办《道德经》《庄子》等国学系列讲座,具有较大影响。著有《黄明哲正〈解道德经〉》《茶谱·煮泉小品》《中国佛家》《民俗神韵》《皇家园林》《梦想与尘世——20世纪美国文化》等。

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黄明哲先生签名钤印本】黄明哲正解《庄子》

(统筹:陆藜;编辑:白昕惠)

(0)

相关推荐

  •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他到底走了多远?

    本 文 约 7360 字 阅 读 需 要 18 min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说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当然是对的.但春秋(取通行说法,前770-前476)大约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具体到孔子生活的 ...

  • 人间世·庄子

    一 颜回见孔子,欲辞行. 孔子问:"将往何方?" 颜回说:"卫国." 孔子问:"为何而去?" 颜回说:"我听说卫国君王气盛专断,国 ...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明知有些事无可奈何,而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这就是德的最高境界. 赏析 这是庄子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一句话. 对于"德 ...

  • 【庄子哲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小 播 读 书 /// 04/15  2021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与书相伴 美好触手可及 在"人间世"中,庄子提出了著名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处世 ...

  • 【庄子·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小播读书 54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我们继续分享道家思想经典:<庄子·人间世>这一篇. 这篇内容,庄子主要阐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庄子对为人处世哲学的见解: 第二个是庄子对" ...

  • 墙面装修遇到说这3句话的工人,请立刻让他走人

    "墙面装修不这样做,将来出了问题我可不管!" "你管不了就走吧,我去找个能管得了的工人." 这是发生在昨天的真实对话,昨天我正在朋友家帮忙装修.有些装修工人非常 ...

  • 《庄子》:专注于事物的核心,才能抓得住福祸的机缘

    一. 世间真正的智者是致力于自身的能力提升,而不是去在意表象的得失. 愚者向外求,智者向内探寻. 智者遇到问题是努力向内探寻,找到常人所无法察觉的答案,而不是像那些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一样,无论成败都将问 ...

  • 开悟•庄子经典名言85句

    2012-03-23 庄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 ...

  • 庄子:人生的根本,是如何与自己相处!

    我们学习了太多如何与人相处的教条,却忘记了最为根本的一点,即如何与自己相处.壹 一个不会与自己相处的人,也一定不会与他人相处. 我们经常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其实最重要是的人自身的和谐. 我们的 ...

  • 庄子:当明白了无常,你就不会张扬

    人生有两大哀叹:一叹知己难求,二叹世事无常. 我们明白,这一生会接触许多人,会经历了许多事,唯独有一样东西不想触碰,那便是--无常. 作家田维在<花田半亩>中曾这样写道: 遗憾是常常的,孤 ...

  • 庄子:不讨好,不深交,不计较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 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江湖",在乎命运,更在于选择. 庄子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与人交往 ...

  • 《南华经》(26-33)庄子 音频全集共33集 道家文化经典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的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到了汉代以后,被尊称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与<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