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姨娘,你是这样的愚蠢

文/归途如虹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里,有“辱亲女愚妾争闲气”。可见,曹雪芹觉得赵姨娘是一个愚蠢的人。那么,她愚蠢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教子无方。对于赵姨娘来说,儿子贾环是她未来的依靠,是她竞争的资本。她应该像李纨教育贾兰那样,用心教育贾环,让贾环好好争气。可是,赵姨娘却丝毫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儿子。

贾环在薛宝钗那里赌钱耍赖,被莺儿奚落,被贾宝玉指责,回到赵姨娘那里抱怨。赵姨娘如果是一个足够理智的人,她应该给贾环讲清楚为人处世的道理,让贾环明白自己在贾府的地位,让贾环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

可是,赵姨娘却把自己的满腔怨气都发泄到了儿子身上。她并没有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对儿子骂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一点都不考虑儿子的自尊心。

贾环本来就因为自己是庶出而感到很自卑了。赵姨娘还在贾环内心深处的伤口上撒盐。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优秀的儿子吗?

不优秀也就罢了,赵姨娘起码应该教育儿子做一个好人吧。可是,她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差劲。在她的影响下,贾环心肠也比较歹毒。尤其是对哥哥贾宝玉,更是嫉恨。

第二,不知道团结女儿。赵姨娘的儿子贾环已经很不争气了,赵姨娘如果稍微有点脑子,就应该想方设法和出色的女儿搞好关系。但是,赵姨娘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好。当然,这不是赵姨娘单方面的责任。贾探春本人也的确是有意识地想要和母亲与弟弟划清界限。为此,她都不承认死去的赵国基是自己的舅舅。可是,赵姨娘也有责任。

女儿贾探春得到了王夫人的青睐和信任,接替王熙凤,和李纨、薛宝钗一起处理家事。赵姨娘如果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就应该支持配合女儿的工作,给女儿出谋划策。

但是赵姨娘却因为自己弟弟的丧葬费不如袭人母亲的丧葬费而跑去和女儿大吵大闹。贾探春说这是祖宗手里的旧规矩,不好改。赵姨娘却没有因此就偃旗息鼓,反而是把王夫人抬出来。她说“分明太太是好太太,都是你们尖酸刻薄,可惜太太有恩无处使”。每每读到这里,我都觉得赵姨娘好天真啊。

王夫人什么时候给过她好脸色啊?她怎么会认为王夫人能够愿意为了她而破坏祖宗手里的旧规矩呢?她难道忘了贾环烫伤贾宝玉的时候王夫人是如何严厉地指责她的吗?当时王夫人因为心疼儿子贾宝玉,就生气地对赵姨娘说:“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次几番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难道赵姨娘觉得王夫人如此健忘,会忘记这样的仇恨吗?还是赵姨娘真的觉得王夫人心地慈悲,会可怜体恤自己呢?

结果,赵姨娘的一番话,不仅没有让贾探春回心转意,反而让贾探春更加生气了。可见,赵姨娘丝毫不了解女儿的心事,也丝毫不知道体谅女儿的处境。她是觉得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女儿现在当家了,自己就可以趁机捞点好处。可是,她也不想想,贾探春是那种会徇私情的人吗?

第三,不自重。贾环知道哥哥贾宝玉那里有蔷薇硝,就让芳官给自己拿一点。结果,芳官给她的是茉莉粉。贾环兴冲冲地拿去给彩云擦脸。结果彩云认出来这是茉莉粉。贾环觉得无所谓,赵姨娘就很生气。贾环劝她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就去闹,赵姨娘却不依不饶,拿着茉莉粉就气冲冲地到怡红院去和芳官大闹。结果,她和藕官、蕊官、葵官、荳官以及芳官五人厮打在一起。贾探春来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就觉得赵姨娘实在是犯不着为了这件小事亲自去找芳官理论。就算实在是气不过,可以让管家媳妇去处理。在贾探春看来,赵姨娘如此大动肝火,和戏子们大打出手,实在是有失体统。贾探春希望赵姨娘能够像周姨娘那样安分守己。可见,贾探春不是不爱自己的母亲,而是爱之深,责之切。她是希望母亲好,才如此对待母亲。

赵姨娘的愚蠢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按照贾宝玉的说法,她是因为嫁了男人,沾了汉子气息才由“珍珠”变成了“死珠子”,她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也会变成“鱼眼睛”。

赵姨娘原本是贾府的家生子,是丫鬟。贾政或许是因为她长得美,就看中了她,将她纳为妾。她给贾政生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可见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受宠的。但是,她尽管有儿有女,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待遇。尤氏就觉得赵姨娘和周姨娘都是“苦瓠子”。周姨娘没有子女,因此与世无争。赵姨娘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地生下了一儿一女,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优待,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她半奴半主的身份也让她觉得很尴尬。因此,赵姨娘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生事。可是,她的做法不仅没有让她在贾府的地位有所提升,反而让她得罪了不少人。可见,赵姨娘的确是一个害人害己的愚蠢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