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独白:书与老人概不借(作者 笨锄)
相关推荐
-
我所知道的北京旧书市场
大凡在京都掏过书的,潘家园与中国书店想必大都知道的.不过十年前,潘家园可谓是妙不可言的,书市集中东区,分固定摊与流动摊,其中流动摊更是招人欢喜的.而今天的西边流动摊,似乎就不那么让人留恋了.至于中国书 ...
-
云南日报:到“书必银”淘书—实体书店经营新途径
(刊<云南日报>2017年6月18日第7版) 前几日,昆明作家张庆国.半夏.温星在新闻路书必银书店签名首发自己的新书,邀我去看看,离得近,就顺便去转了一圈. 作家甚至明星签名售书.首发之类 ...
-
述古书店夺痴眼
到长沙市城区网红地标"超级文和友"吃饭,没想到在一个挨一个的小吃店铺里,居然隐藏着一个雅致的书店--述古书店.要不是书店的大门上赫然写作"我们真的在卖书",我还 ...
-
尔书:在北京北京豆瓣书店买了这些书
其实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北京有个豆瓣书店的.那年在鲁迅文学院混了几个月,也没听谁说过豆瓣书店. 生活中,只知道豆瓣酱. 网上,那个豆瓣评分的什么,也几乎是不关注的. 后来就在今日头条看到一个很长的关于豆瓣 ...
-
抗战时期,一名老人给八路军借1100万,40年后政府归还了多少?
革命战争时期,整个中国都十分困难,不仅百姓们吃不饱,八路军战士的生活也是如此.落后不仅要挨打还要挨饿,在当时,列强们肆无忌惮,将我国当成了原料厂,不断从我国掠夺资源,还把我国当成了自己的产品倾销地. ...
-
古稀老人呼吁:借什字街修路之机,救救什川五百年古槐!
今年七月底八月初,网上刊发了<从阆中古镇看上车街>的一篇文章.文中言道:大槐树建小广场的梦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位网名苍鹰的网友留言道:"这么好的一棵树,倡导保护了好几年了,眼 ...
-
鲁稚丨不仅买书读,更要借书读,读到八分饱
鲁稚|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我看有些网上书店的评论区经常有家长留言"先买来囤着",我有点怀疑这本囤着的书啥时候能读.囤书固然好,但不读也没用."囤书&q ...
-
真实!英国发放弃急救同意书,老人被迫签字承诺:自己判自己死刑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英国多地养老院及诊所向老人发放了"放弃急救同意书",以此要求老人承诺,如果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情恶化时不会叫救护车,收到同意书的都是年迈且体弱者.同意书中表示,签 ...
-
600字楷书作品,获书法兰亭奖一等奖,作者功夫真扎实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书法界的最高奖,能够在兰亭奖上入展是很多书法家的目标,更不要说在兰亭奖上获奖了.中国书法兰亭奖已经举办过多届,获奖的作者也屈指可数.在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上,黑龙江书法家曲庆伟以楷书获 ...
-
讲书︱《为当下怀旧》作者:叶荫聪
梁文道:我们知道这几年香港非常流行一个字眼,叫做"文化保育",什么叫"文化保育"呢?这个所谓的"文化保育"并不只是一般所讲的古建筑物,有历史 ...
-
罗兰朗诵《独白》(短章四)作者李宗明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独白(短章四) 作者:李宗明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一 只能自己在磕磕绊绊的春风中 与灞桥柳一起 静静地拔出细细的叶片 历劫过酷寒的草根 再次缓 ...
-
讲书︱《推土机前种花》作者:周绮薇
梁文道:学者阿巴斯他曾经形容香港是一个消失的空间,什么叫做消失的空间呢?就是这个城市很奇怪,你很难在里面看到一些老的建筑物,老的房子或者一个老的街区,因为它总是不断在拆,它不断在拆,平整出一片新的地皮 ...
-
讲书︱《道济群生录》作者:张万康
话说二0一0年初夏,年迈的"万爸"跌伤送医,不料数病并发,危在旦夕.儿子万康心急如焚:"我要我爹活下去!"然而,面对消极无为的医疗制度,为人子又如何为老父求得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