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黑历史是怎么流传出来的?这要问问怯薛军中的这群人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李从嘉

成吉思汗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成功的霸道总裁,他也特别希望后人牢记自己的教诲,他一辈子都没学习过外族的文字,也没有学过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编写的蒙古文(用畏兀儿字母纪录蒙古口语),他总是让怯薛军中的必阇赤牢记,并用文字书写下来。成吉思汗的训言“必里克”和法令“札撒”都是由必阇赤们牢记在心,然后编写出合辙押韵的成文纪录,这些话语中自然就包含了成吉思汗当年的黑历史,比如术赤的来历和地位等等。学过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编写的蒙古文(用畏兀儿字母纪录蒙古口语),他总是让怯薛军中的必阇赤牢记,并用文字书写下来。成吉思汗的训言“必里克”和法令“札撒”都是由必阇赤们牢记在心,然后编写出合辙押韵的成文纪录,这些话语中自然就包含了成吉思汗当年的黑历史,比如术赤的来历和地位等等。

他的儿子们学习的重点也不是这些,就连最擅长“札撒”的察合台其实也是突击复习的结果。察合台同窝阔台比赛“札撒”前,他请教了自己身边的必阇赤(这就是所谓的宗王必阇赤,蒙古王爷也有自己的怯薛)维吉尔(这是中东的称呼),这个人才是成吉思汗札撒的活字典。窝阔台手下也有类似的人才,那就是后来充当大必阇赤长的镇海(他是耶律楚材的上司),但在成吉思汗考核前,窝阔台并没有请教镇海,所以才被二哥打败。察合台虽然赢了考试,但大汗宝座还是传给了窝阔台。

所以早年的蒙古王爷们大多不热衷于学习这些,只有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失吉·忽秃忽等几个人是例外。失吉·忽秃忽打仗本事差点,败给过扎兰丁,打三峰山之战都只能给侄子托雷打下手,但他学习蒙古新文字速度最快,当了众多必阇赤的长官——札鲁忽赤(大推事官),是蒙古帝国法律和民事的最高负责人。虽然早期的蒙古诸王多是战争体育生,对文字学习、记录老祖宗的圣训兴趣不大(反正身边有现成的人提醒),他们对成吉思汗圣言录的态度却是毕恭毕敬,因为成吉思汗说过自己的语录就是最高权威。伯颜辅佐元成宗继位时就使出背成吉思汗语录的功夫,吓得众多蒙古王爷只能下跪。

蒙古王爷、大汗的这种特征也被南宋看在眼中,南宋使者就注意到耶律楚材和镇海两个人经常欺负窝阔台不识字,在圣旨里面加私货(只是见之文书者,则楚材、镇海行其私,盖鞑主不识字也)。这种局面到了元朝前期也没有得到改善,必阇赤们至少发出了6300多道自己撰写的圣旨。对于这种“圣旨来人呐咱们给他写几千张”的行为,元朝皇帝也没玩大清洗,只是派人将旨意废除。

蒙古大汗、王爷们连圣旨都懒得看,对必阇赤们编写的史书也没多大兴趣看,因此这些人记录了不少成吉思汗和元朝皇帝的黑历史。到了明朝这些黑历史就被集结成书,名字就叫《蒙古秘史》。

本文是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