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走亲戚

儿时的我特喜欢跟着大人走亲戚,亲戚聚在一起,叙情谊、拉家常,犹如曹操遇关公——喜不自胜。亲戚多,我不仅去,还经常地住亲戚,这是我儿时的家常便饭,而且还有的一住就是好几天,可谓乐不思蜀。

记得有一次我一个人去姨家,好似去送什么东西,步行十多里赶到她们家,又吃完晚饭,夕阳西下天慢慢地黑了,双方大人自然不同意一个孩子两眼抹黑地独自返回,那就只好住下了。然而住宿又成了头等大事的问题,姨家比较特殊,那时还没有男孩。她们一家六口人仅仅三间房,其中西间房里是两张床,是姨姐和三个姨妹的,我这个不速之客小小男子汉的到来,不知道姨是怎么安排我睡觉的。结果那晚我是在西间房其中的一张床上睡,即使这样二姨还是坚持原则做到了男女有别,让她们四个女孩子挤在另一张床上。那时我们都不大,自然也没有什么脸皮薄厚,不懂得什么叫害羞。

记得回家后,三姐还特意打趣地问我:“晚上在哪里睡的!”当我实话实说自己一个人睡的,她还有点不相信呢。因而我再也没有她们家住过,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特不自在和不随便,一句话不是一路人!

当然二姨也是礼尚往来,带着她们家孩子来我们家住亲戚,我也是主动把我的御床让贤,而串门去找小伙伴打发了一晚上。那时生活一般,记得我的床单好多破洞,已经去伙伴家的我,又匆匆忙忙地返回,把那条破床单收拾起来,扔在角落里,生怕二姨和小妹妹取笑我。看来,我已经有了自尊意识。

我在大舅家住亲戚次数最多,主要是大舅家男孩多,特别是三表哥四表哥我们年龄相差无几,白天在绿草茵茵的坡地上放羊,还在河里摸鱼抓虾。到了晚上,放下饭碗,就跟着他们一溜烟跑到河边去洗澡,有一次我在河边扑腾扑腾几下后,就不由自主往里游去,三表哥会叫魂似地嚷起来:“不要命了你,快回来快回来,往里游会被淹死的。”

有次夕阳西下时,二舅要收工回家了,他手里拿的农具多,因而他一遍遍地喊着,让我给他帮忙把羊牵回家,此时我几个表哥玩的正带劲,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话。二舅家的小孩还小,感觉不是在一层次上,因而我不愿去他们家。还自作聪明地拉着羊上二舅的排车,牛羊都是拉车的,哪有能拉它们的道理啊?二舅只好自顾不暇又拉车又牵羊地回家了。

印象中最深的是有一天晚上,我是和二表哥同床入睡的,那天我是翻来覆去几乎一夜难眠,感觉自己非常的了不起和自豪,是二表哥第二天就要结婚了,能和新娘子的新郎官睡一张床,颇让我沾沾自喜。

还有一次在我们家,曾吓得我不寒而栗。有一年一天早上,我急匆匆从屋里揉着眼睛出来,赫然发现堂屋中间躺着一个人,顿时吓得我毛骨悚然,哇的一声大叫,扔下书包就跑出门,直到母亲从屋里追出来,一遍遍地对我说:“那是你大舅,你大舅!”从母亲手里接过书包我还一直惊魂未定。原来是大舅昨天很晚了才到我们家,已经睡着的我压根就不知道他来,我们家也没有多余床铺,只好就地打床,大舅在那里睡了一晚。

儿时我们家里没有电视,我们村里屈指可数的几家,每天乡邻们蹭看电视节目都是爆满。去晚了都是翘着脚在别人的背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近在咫尺仅仅有两三公里的大姐家,他们村委大院天天都公开放电视。她们村人口少,也不太拥挤。因而常常去她们村凑热闹,有一天我又去看电影,晚上自然又在大姐家安营扎寨的住宿。那晚我是和大姐的公公一张床睡的,至于看的什么电影早已忘记,而其公公半夜三更的一个臭屁,熏得我一夜难眠,正所谓所有的舒适,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还有一年春节后,我还在二姐家住过多日,记得是和二姐的小叔子在一起睡的。那时那位二哥还没有结婚,穿着当时很流行、很拉风的军大衣,一副很酷的样子,整天与几个伙伴早出晚归,都带着军服、军帽、军挎包,典型的俊男靓女们最潮的服饰。都说人靠衣服马靠鞍,我感觉与自己土不拉几的衣着打扮,与他们分明有点相形见绌,甚至有点土得掉渣。有一天早晨,他把一大把糖块递给我,并说是我口袋里掉在在床上的时,我面红耳赤紧张的都不敢和他面对面说话。

时间能把人催老,但是却无法抹掉一个人的记忆,好多我曾经住过的亲戚,他们或病或灾等各种原因,都不在了。远离家乡的我,几乎都没有送他们最后一程,不免愧对他们对我发自内心的招待和付出。

如今想来,儿时为何如此愿意住亲戚,乃是那时贫穷与落后,在于信息闭塞,我太想住亲戚能换个新鲜,太想在亲戚家看看“山外青山楼外楼”。还有就是原先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不平,一到阴雨天出行就困难了,遇有路面积水时,通行安全就无法保证,稍不注意就摔倒在雨水里,而且家家户户也都没有什么电动车、汽车的,那时候走个亲戚大都步行或者骑车,来来回回地折腾,人困马乏,因而几乎家家都是这样,走亲戚、住亲戚成了惯例。

如今的我不再有儿时的雅兴,不仅不住亲戚家,逢年过节回老家,也只是去嘘寒问暖一番,有时茶水都不喝一口,饭更不吃,来去匆匆。表面上看,这种充满了浓浓亲情味的“走亲戚”似乎变淡了。其实不然,亲情都是与生俱来的,藏在骨子里的,永远不会流逝。

最真挚的亲情不因远离而疏远,不因久别而淡漠,离久越远,亲情弥足珍贵,愿红尘路上的芸芸众生,且行且珍惜。

微刊编辑部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0)

相关推荐

  • 乡土散文:乡下人和街上人

    图文/江浙一兵 在30多年前,如有人问我:'你是街上人,还是乡下人?'我会有些自卑地回答:'我是乡下人.'如今谁再问这个话题,我会自豪地大声告诉你:'我是乡下人.' 街上人也好,乡下人也罢,都是平等的 ...

  • (散文百家)李方明/儿时走亲戚

    散文百家 儿 时 走 亲 戚 李方明(湖南攸县) 母亲有五姊妹,两个兄长,两个妹妹.在我少小的时候,每到春节,拜年走亲戚算是一件大事. 我母亲是个多产的母亲,除了流产的那个不算,一共生了九个儿女.可惜 ...

  • 吴 群丨开车拉上我的娘,去大舅家走亲戚

    过了初二,娘小心翼翼地说,去看看你大舅吧,这么多年没去了.因为工作,我推脱说,大舅不是每年都来看姥姥和你,我这边事挺多的.妻在一旁搭过话,去一趟吧,不然妈一个正月也不安心. 我抬眼看一下娘,她双眼正满 ...

  • 刘有学丨九月的哀思

    去年9月3日,我去元场参加大表哥起埋大舅和二舅的葬礼. 大舅和二舅都是短命之人.大舅婚后不久即染上了类似于浮肿的病症,于28岁头上的六七月间亡故,撇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三四岁,女儿才一岁多.之后 ...

  • 【外家】/郭旭

    外家 文/郭旭 在我记忆的长河里,外家无疑是最深刻.最温暖的地方.         外家在距离我家六七里 路外的王村镇王吕村,外公兄弟三人,外公是老大,行三,还有一个六爷和七爷.解放前家里很穷,家大人 ...

  • (启书有益)至情笔记——写给外公周年的怀念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2016年12月14日下午5点40,外公病逝,享年85岁.今日,适逢其逝世二周年,也是二舅娘逝世7天.人到中年,总是有很多东西能泪流满面--仅以三篇很久以前写就共8000字的文 ...

  • 二姨(三)

    二姨和母亲长得很像,年龄大了,越发的像,在几个姊妹中,母亲和二姨最要好. 每年的正月初三,我们都会去看望二姨,舅家的表哥们也去,还有一些别的亲戚.每次去,我们都是一大家人,二姨见了自是喜欢,问了这个又 ...

  • 年少已知愁滋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时常磨砺一把锋利的镰刀,亲手作警惕状,也无奈屋前屋后荒生的杂草. (一) 从车上下来,突然起了很大的风,几年不见的家乡并没有热情似火,偏偏用这样冷漠的态度对待我这个久未归家的游子. ...

  • 情与爱相连的地方 / 陈玉莲

    情与爱相连的地方 文/陈玉莲 小姨突然打来电话说:三丫头,你二舅妈不在了,明天火化--下面的话我再也没听进去,我的心陡地一沉,莫名 的感伤弥漫全身,仿佛某个宿命时刻的来临. 二舅妈那张写满人世沧桑的脸 ...

  • 三舅走后,我妈兄弟姊妹七个就剩两个了

    三舅走了 文/刘欢欢 我跪在接魂的队伍中,接回我的大舅,接回我的二舅,接回我的三舅,至此,我的舅舅们应该都回家来了.我看见写有我大舅名字的幡引回家的时候,我大舅家的两个表姐哭得最恓惶:二舅的幡回来,和 ...

  • 沧州张杰: 被情仇撕裂的家庭(一)

       被情仇撕裂的家庭 张杰 每个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乃至活着的每一刻每一天,.在工作生活中的每个阶段和经历,如同大海的波涛随着大自然瞬息万变旳天气在不断的永无休止的变化着: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波涛汹 ...

  • 老家是个绝美的传说

    小编的话:本文作者王华晨,出生于内蒙古察右中旗,现居山东济南. 很小的时候,在草原吱吱呀呀的勒勒车上,在棉绒绒的毡包里,或者在春季放牧小羊羔的闲暇,时常听母亲说起,我们的老家在山西,那是个有好多乡里乡 ...

  • 散文窗 || 《慢城草稿》——张小龙

    张小龙·作品 作者简介:张小龙,网名龙同学,陕西扶风人.自幼爱好中华传统文化,尤好古典文学.在经商谋糊口之余,常写旧体诗词以自娱,喜欢用美篇和美好有韵律的文字记录生活,分享感动. xi yun zha ...

  • 【三秦文学】何才华:【外婆家的老院子】(散文)

    点击上"蓝字"关注我们! 我爱三秦 外婆家的老院子 作者/何才华 晚上九点多,妈妈打来电话说小舅舅逝世了,我猛然一惊,在我的印象中小舅舅一直是个健朗的老人,怎么突然间就离开我们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