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凉腹泻、脾虚腹泻、小儿腹泻...不同病因的腹泻,请对症调理

很多人印象中,

腹泻就是吃坏肚子或者着凉导致的,

不出意外两片黄连素就解决了。

但事实上,

腹泻是有很多种的,

有些经常腹泻的人,

很可能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需要好好调理才行。

腹泻,又称泄泻,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大便的情况。包括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疾病。

其病理因素主要是湿,主病之脏主要在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

所以腹泻也要辨证施治,找准病因才能灸到病除。

一、寒性泄泻

寒性泄泻的人,主要症状是很怕着凉,只要受点寒凉就泄泻。这种虚寒性泄泻的病人,最适合用神阙穴和关元穴这两个穴位来温阳,若时间充足也可以加灸足三里穴

神阙穴为任脉上的阳穴,就是肚脐眼正中的位置,有很好的温阳作用,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关元穴在脐下三寸,也就是四横指的位置,关元也是一个温阳大穴。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离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的距离,是胃经穴位,它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的功能。

艾灸方法:每天选择1~2个穴位来艾灸,依次循环,一个穴位艾灸30分钟左右,每艾灸10天可以休息2~3天,直到恢复健康为止。

二、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的病人就像俗话说的“直肠子”,不仅日常胃口不太好,而且吃完饭就想去厕所,大便不成形,很稀薄,经常腹胀肠鸣,面色黄,没光泽,容易疲劳。

调理脾虚泄泻,应温中止泻,健脾益肠。艾灸时要选的穴位是阴陵泉穴和下巨虚穴

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的下面凹陷处;

下巨虚在外膝眼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是小肠的下合穴,有调肠胃、通经络的功用。

艾灸方法:这两个穴位,每个艾灸30分钟左右,艾灸10天可以休息2~3天,直到恢复健康为止。

三、五更泻

五更泻的表现为每天早晨大约四五点就得起床大便,患者不是睡醒了才起床上厕所,而是便意把他们从睡梦中叫醒的,同时伴有隐隐腹痛。

五更泻是因为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蒸化才导致的疾病。

黎明之前,阴气盛,阳气还没有恢复,脾肾阳虚者,肾关不固,隐痛而作,肠鸣即泻。

有五更泻的人,往往觉得睡眠不足,白天没精神,有的甚至会出现烦躁、记忆力下降、精神衰弱等

调理肾阳虚导致的泄泻,就要温肾止泻,要选的穴位是命门穴和关元穴

命门穴在腰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二、三腰椎棘突间),是温肾阳的一个穴位,在临床上主要调理小腹冷痛、腹泻、遗精等疾病。

关元穴和命门穴,在身体的一前一后,两穴搭配能够更好地补阳。(关元穴的位置上文有哦)

艾灸方法:每个穴每次灸30分钟左右,连续灸10天可休息2~3天左右,直到身体恢复健康即可。

四、肝郁泄泻

肝郁腹泻的病人,是一紧张、一着急就想上厕所。这种泄泻和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大多会因为抑郁恼怒而泄泻,伴有胸胁胀闷、腹内作响、腹痛难忍等情况。

病因是肝气瘀滞不疏,所以叫肝郁泄泻。

调理肝郁泄泻,就要疏肝止泻,建议取的穴位是肝俞穴和期门穴

肝俞穴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肝俞穴属于背俞穴,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常用来调理胁痛、黄疸等肝胆疾病

期门穴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主要调理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证。

艾灸方法:每次每穴灸3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连灸10天后观察效果,如果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在休息2~3天后,继续艾灸,直到身体恢复健康为止。

五、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主要取神阙穴,对于小儿腹泻来说,每次每穴灸十分钟就可以了(三岁以下儿童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对于大一点的、配合度较好的孩子,如果是寒性腹泻腹痛,为了达到止泻的效果,也可以在神阙穴艾灸20分钟左右。

(0)

相关推荐

  • 快速调理宝宝腹泻大全

    泄泻是小儿常见脾胃病证之一,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为特征,尤以2岁以内的婴幼儿更为多见. 特别是夏秋之季,是小儿腹泻发作的高峰期,轻则伤身,重则伤脾. 那么,该如何调理泄泻呢? 腹泻原因 ...

  • 治疗小儿及成年的急慢性腹泻的专利神方神厥止泻贴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神厥止泻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腹泻的药物,特别涉及一种神厥止泻贴. 背景技术 治疗腹泻的药物常用的是口服药与注射药,口服药通过消化道吸收药物,易受胃 ...

  • 腹泻病危害众所周知,针对常见的腹泻病因,它们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腹泻病,是一种组多种病因引起的疾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危险疾病之一. 因此,腹泻病被认为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WHO更是将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为的就是控制腹泻导致的婴幼儿死 ...

  • 脾虚就会“虚不受补”、便秘、腹泻,3款中成药,教你辩证方法

    脾虚就会“虚不受补”、便秘、腹泻,3款中成药,教你辩证方法

  • 针刺四缝穴,可治疗发烧,食积,腹泻等多种小儿疾病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由来已久.由于手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实,且少不良反应,所以广泛沿用至今.临床上,作者用此法与内服方药配合,以治疗多种儿科疾病,可谓极大程度地延伸了四缝穴的临床应用. 针刺四缝穴在 ...

  • 孩子腹泻老不好?9大病因,你知道多少? 儿科讨论版 基层医生论坛

    前一段微信群里有家长问:"孩子从X个月开始大便就没有成形过,一天5~6次,少的时候也3~4次,验过便常规,有时候有点潜血,有时候看着结果都是阴性. 做过推拿,刚开始有点效果,停几天就又恢复了 ...

  • 治小儿发热、咳嗽、腹泻中药方

    俗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饥饱不知则容易损伤脾胃,引发消化系统疾病:肺为娇脏,寒热不知则易感受外邪,肺失宣发肃将,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众所周知,儿科常见疾病就是咳嗽.发烧与 ...

  • 『腹泻集』小儿腹泻,一次见效!

    热心网友(济世杏林庶医魂)这位山东的赵医生医术高明,有很多治病绝招,尤其是治疗不孕和胃病最拿手! 他说为了支持网站,特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治疗小儿泄泻方,这个方子也是他的绝活,一般不会公开的! 希望在这 ...

  • 『腹泻集』小儿腹泻效方

    方1 内服:山药15克,薏仁10克,研细:鸡肝一具切片,放在一起加少量醋,拌匀 ,蒸熟分三次服,每日一剂,治3天,治疗上千例均治愈. 方2 外用:吴茱萸12克研细,用热饭混合,敷脐中,外部固定,每晚一 ...

  • 『腹泻集』小儿腹泻偏方

    将这种嫩皮,切细后拌盐炒焦,略带点黄糊. 然后,取食盐少许,先在锅中炒热,再取一个玉米棒子芯,陈年的为最好. 在其顶端,烧一半让其变成明火炭. 同时,放入炒盐的热锅中,与杉树嫩皮一起用开水煮,剩一至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