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之五)

(0)

相关推荐

  • “父母觉得学艺术是不务正业,逼我参加文化课高考,我恨死他们了”

    前几天遇到一位心情低落的高一学生,她很难过地对我说"父母觉得学艺术是不务正业,逼我参加文化课高考,我恨死他们了". 经过了解,得知这位高一学生有学美术的想法,但她爸爸妈妈认为学艺术 ...

  • “小马云”被解雇惊醒亿万家长:家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穷

    前段时间,"小马云"范小勤又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只不过这次曝出的是他遭到经纪公司解雇的消息. 因为长相酷似马云,8岁的范小勤意外爆红网络. 范小勤家境贫困,从小就没能读书,靠知识改 ...

  • 散文||再说父亲聚会

    再说父亲聚会 郑冬前||江苏 父亲聚会回来,带回一本<最美响水散文>. 这本书,我熟悉,我的<无枝的香樟>被这本书录用.我告诉他,这本书里也有我的文章,父亲喜悦地"哦 ...

  • 情人眼里出西施!又毒舌又中二的钱钟书,到底靠什么吸引了杨绛……

    1998年的今天,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一位立志要「横扫清华图书馆」的狂人--钱钟书,因病离世了. 有人说,论小说钱钟书也许不是最好的:论思想,他也不是最深邃的.但他却是最有趣且独特的, ...

  • 台东铁一日游(7)

    ​是年冬天秋收冬种期间,我们初三甲班的全体"童鞋"响应学校号召,背着铺盖带上日用品整队出发,朝着太阳下山的方向,踏着初冬的轻寒前往台塘大队属下的墩下.铁西一带的各个生产队,去支援秋 ...

  • 记忆里的冬天

    对面楼上不知谁家的太阳能漏水了,顺着管道淌了一地.一夜冷风之后,地上的水结了冰,路过的人都小心翼翼.尽管如此,还是有几个人摔了跤.我也小心地踩上去,有点滑,踉跄了一步,我连忙弯腰将重心压低,还好身体的 ...

  • 【广东】钟启鸿《一次精彩的艺术节》指导教师:甘小红

    一次精彩的艺术节 凤凰城中英文学校国际部(PYP) 五年级 钟启鸿 我很喜欢参加学校的活动,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快餐艺术节. 11月2日下午第一节课,我和一些同学便冲下一楼,直接跑去了学术报告厅.一进 ...

  • 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之六)

    府学胡同小学正门.图片源自网络 六 在女生的上述名单中,头四位和我住在同一条胡同. 接下来的两位是班里的美女中队长. 最后那位叫谢洪开的女生其实与我并无交道. 只是因为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令人记忆深刻 ...

  • 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之四)

    四 前不久,翻出了一张小学高年级时班里的合影. 我不能确认这张照片是不是我们的小学毕业照. 数了一下,连班主任王老师在内一共是41人,好像有的同学没有参加这次合影. 因为我记得,小学我们班没有低于45 ...

  • 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之二)

    二 当时,我们这届的小学一年级共招了8个班,我在第8班. 初小时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名字叫滿家本. 记得她高高瘦瘦的,梳着长长的辫子,眼睛很大,非常白净. 她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认真,对学生要求特别严格, ...

  • 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之一)

    童年的记忆系列之六 李庆曾:记忆中的府学胡同小学 一 我是1956年上的小学.由于我的生日是在11月份,所以当时还不满7周岁. 这与当时的入学条件的规定有些不符.好在我小时还算高高大大,入学考试时的成 ...

  • 一位影坛宗师记忆中的府学小学和文天祥祠

    ▲今日府学胡同小学大门 儿子在东城区的府学胡同小学读书,我每次送他到校门口,然后从文天祥祠前面绕一圈回家.文天祥祠本来是校区的一部分,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便有高墙与校区隔开,向南单开一门接待游客. ...

  • 《记忆中的帽儿胡同食堂》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照片来自网络 北京胡同(Cover:肖梦婷) 倪夕婷 我在鼓楼地安门一带生活了几十年,二零零六年因玉河改造从后门桥搬 ...

  • 李庆曾:记忆中的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之三)

    三 20世纪50年代是二战之后两极格局对峙最为激烈的时期.随着冷战的逐渐展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两个阵营不仅在政治制度与军事实力上展开全方位竞争,还 ...

  • 曾为中书协副主席,王学仲书法各体皆能,出手便不俗

    2019-09-14 10:38:06·让小舟飞 王学仲,1925年生,山东滕州人.曾为天津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书协顾问. 王学仲老先生五体书都不错,以行 ...

  • 【散文】柳书波/记忆中的老胡同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柳书波 我的故乡在一望无垠的豫南大平原上,那里既无山也无水,阡陌纵横.据一代传一代的老辈人传说,明洪武年间,先祖们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移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