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驱动 标准引领 数字赋能 闽立工具用心谱写质量提升“三部曲”

“质量要提升,企业要做强,一定要创新思路,努力朝着产品标准化、智能化,制造数字化、市场品牌化的目标迈进”,浙江闽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明亮如是说。朱明亮告诉笔者,闽立公司于1992年创立,至今已有29年历史,企业的发展历史不断印证:企业如果能用心谱写好科技驱动、标准引领、数字赋能这“三部曲”,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据介绍,闽立工具不仅是永康较早生产电动工具的企业之一,还是“永康市电动工具行业龙头企业”和“永康市电动工具行业协会会长单位”。闽立拥有自主研发的 “闽立”和“摩登”两大自主品牌,公司产品以外销为主,产品行销全球,特别是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深受欢迎。自2000年以来,闽立公司连年荣登“永康市纳税百强企业”、“纳税优胜单位”榜单,近年来还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永康市政府质量奖”、“浙江省出口名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知名商号”、“浙江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金华市隐形冠军企业”等多项殊荣。

闽立是如何用心谱写科技、标准和数字化“三部曲”,以此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呢?

科技驱动创新发展

闽立公司多年以来一直奉行“科技驱动,人才为本,创新发展”的企业经营思路,高层领导胸怀“打造中国电动工具王国”的大志。公司集中精力搞实业,坚持以“匠人”精神和“务实创新,义利并举”的永康企业家精神作为公司经营和管理工作的指针,从而确保企业稳中有进,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水平。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报专利技术,不断为企业争取市场话语权。目前,闽立公司已获得各项有效授权专利36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颖专利30项,还有7项发明专利正在审核阶段,10项专利在申报阶段。2019年公司获得“金华市专利示范企业”的荣誉。

----重视产品研发,不断推出绿色环保节能新产品。目前,闽立产品已经涵盖角磨类、刨类、钻类、锯类、铣类、切割类等众多系列。公司近年来把锂电无刷类、锂电有刷类新产品作为研发的重中之重,已经成功推出如锂电曲线锯、锂电修边机、锂电电刨、锂电角磨、锂电电钻等众多系列的绿色节能电动工具产品,深受外商好评。

----重视科技投入,努力升级研发能力。近年来,闽立工具每年都有上千万元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科研经费每年都达到销售总收入的5%以上。2019年公司被评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内设实验室、调试车间,拥有ROHS检测仪、EMC电磁抗干扰实验室、三坐标测量仪、整流子片间检测仪、直流电机检测、防爆试验室等多种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和检测设备。2020年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升级成为浙江省级研究院,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

----致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管理能力提升。闽立公司很早就在本行业率先引进了ERP系统、MES系统、OA系统等管理软件,实现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管理数据联网,数据共享,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2018年闽立公司开始导入了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2020年公司荣获了“永康市政府质量奖”。

数字赋能 提质增效

闽立公司的自动化技术改造一直走在永康电动工具行业的前列,前几年企业就已完成多条“电机生产线和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系统”。前年开始,永康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进行“一企一线”数字化改造试点,闽立公司在2020年被列为了永康市电动工具行业“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的试点单位。在市经信局和维拓科技公司的指导下,经过一年努力顺利完成了“底板、转子、刀轴、机壳自动化的电刨数字化车间技术改造项目”,取得减少员工,提质增效良好效果。

笔者在浙江闽立电动工具有限公司的电刨数字化生产车间内看到,在一台刀轴转子组装一体机前,一名员工将刀轴、转子、皮带轮等零部件分门别类地加入一体机内,很快,一个电刨的边盖就组装完成了。“以前靠人工一道一道地安装,一个边盖大概需要1分钟,现在只要30秒左右。”该公司的生产部经理邓兴财说。

不仅是组装,自去年电刨数字化制造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闽立公司在电刨生产的组装、检测、码垛等工艺上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整条生产线装备数控化率达60%以上,生产工人从13人减少到7人,生产效率从每小时90件提升到130多件,产品质量大大提升。今年,该公司又开辟出第二条数字化倍速生产线。

标准引领面向未来

闽立公司近年来越来越重视标准工作,朱明亮董事长认为“标准决定质量,标准引领未来,企业要发展标准必须要先行”。公司多年前就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职业安全管理体系等三标体系认证,前年又获得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2019年,闽立公司不仅成为了“浙江制造”曲线锯产品标准的主导制定企业和角磨、电刨、电木铣、冲击电钻产品的“浙江制造”标准的参与制订企业,还是“浙江制造”曲线锯产品外文版标准的主导制定单位。同时,公司有电刨、角磨和手持电圆锯3个产品通过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据介绍,闽立目前正在认真对接,积极参与进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品字标”创建工作有何重要意义?朱明亮董事长的总结是:实现品质提升和优质优价。他说,要生产出高标准、高质量的电动工具产品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整体设计、制作工艺、生产技术三者缺一不可。为此,他还向记者专门介绍了2019年通过“品字标”认证的手持式电圆锯产品的研发过程。他介绍,为了在手持式电圆锯在总体造型不变的情况下,不断提升产品精度、耐用性,几年来闽立研发团队下了大功夫,终于使手持电圆锯的安全护罩、软手柄等多种外观设计达到了操作舒适,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的要求;通过将头壳设计成工作前端与电机腔隔离式,有效避免了粉尘铁屑进入电机腔从而损坏电机;同时1800瓦功率的电机实现快速切割,让作业人员省时省力……

据介绍,为了提高装配精度,闽立团队不仅通过不断调整参数,确定产品的最佳尺寸配比,还尝试使用铝材质制作手持式电圆锯的底板以及相关零部件。为了解决铝材质容易变形问题,还对平面冲压铝板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以此来提升产品质量。在浙江制造标准中,整机锯片端面跳动限值应小于0.28mm,模拟锯片跳动限值小于0.07mm,闽立团队注重细节,在输出轴螺纹加工工艺和锯片压板上进行升级,锯片跳动数值远远小于浙江制造标准的跳动限值。简单来说,在不少标准方面,闽立的企业标准已高于浙江制造标准、国家标准甚至国际标准。闽立团队还研发申请了“一种方便清理粉屑的电圆锯”实用新型专利,并运用其中,使该电圆锯出屑容易清理。公司还与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达成合作,突破了电机共振及双速齿噪音两个行业性难题。通过升级电机、齿轮的加工工艺及材料,目前,符合“品字标”的手持式电圆锯可实现负载运行300多个小时,产品的实用性、耐用性、精准性都得到大幅提升。

尽管通过“品字标”认证的手持式电圆锯提价了10%,但该产品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尤其受土耳其等中东国家的青睐,销量也大幅提升。

“闽行天下,立定乾坤”,这是闽立人的雄伟气魄和美好远景。

展望未来,闽立公司将继续用心谱写科技驱动、标准引领、数字赋能“三部曲”,努力创造企业发展新辉煌。

(黄振明 供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