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9期||张妥:每天早去一会儿/轩诚清读

栏目介绍:

《妥说》,顾名思义,妥妥的学说,妥妥者,广大文友对张妥之爱称也。张妥祖籍山西,祖辈起即迁居至西安北城尤家庄(今未央路以西、凤城四路地区)。张妥生于斯、长于斯,初中毕业求学于西安土门航专,毕业后工作于更北郊的西航公司(红旗厂),所以张妥的文字无论形意,均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妥说》版主张妥,每周一刊发以张妥文字为代表的生活类、地域特色文学作品。本期的文字就代表了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张   妥

诵读:梁轩诚

小时候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记住了开头的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按着这样的语式造句:苦恼的时候时间是漫长的,幸福的时候时间是短促的。

去年的今天,五月三日下午,公司干部大会上宣布我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中层领导干部。那一时间,我感到肩上卸下了沉甸甸的担子,每个毛孔都是笑意,从此将步入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浑身不惬意舒坦才怪呢!不成想一年时间就这样倏忽而过。

我是一九九六年走上公司中层干部队伍的,那时任西航工学院副院长,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十三年,直到二零零九年调任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又干了三年半多,直到二零一二年调任检验部,任党总支书记,干了不到两年,又于二零一四年调任机械厂工会主席,其时我已经五十二岁了。按照多少年的干部制度,我知道,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层干部的最后一个岗位了,不出意外,我将于二零一七年退居二线。所以在二零一七年的“丁酉”鸡年春节长假过后,我就将各种纸质资料进行了整理,准备下传了。

电子资料似乎更难整理,但是我也按年头分别整理,在每个年头里边再分类整理,花费了一些时间,终于弄出了个头头道道了。因为我一直把自己定位在执行层,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所以很多方面不但锻炼了亲自操作的能力,而且整理起资料来也心里有数,得心应手。

一切都准备就绪了,我按照上级的要求,除做好日常要求的工作,不再提出自己的想法,不再策划新的活动了。因为按照惯例,干部马上就要变动了。我的期盼终于在一年前的今天变成了现实。我,退二线啦。

一年前,我心里高兴,但是身体其实是很痛苦的。春秋之际三个月的腰椎间盘膨出,秋冬之际三个月的心脏早搏,让我备受煎熬。

有人说,身体就是一架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就需要保养,患病实际上就是强制保养的一种办法。也是,自从一九九六年上任中层干部以来,何曾有过自己的闲暇时间。我记着在西航工学院时期,那时正是大发展时期。对外招生年年增加,我分管的后勤工作异常繁重,尤其是住宿问题,是困扰学校发展的最大问题。四处寻找宿舍。找到了宿舍又需要添置住宿必需品。高档的没有钱买,学校领导决策用竹子床板、竹子行李架板。为了节约经费,我叫来了能工巧匠的妹夫,在假期做好下学期准备的维护工作。我们俩骑着三轮车,从七八公里外的地方运回来竹子床板。三轮车装得像一辆汽车,妹夫骑着三轮车,我骑着自行车拉着绑在三轮车上的一根绳子助力。一天下来,我的拉绳子的右臂都伸不到身体前边来。类似这样的艰苦工作并不少,二十一年了,是该把身体大修一下了。

饶是这样,我也没有从精神上放松。每天晚上十一点睡觉,第二天铁定在早上五点半到六点中醒来。拿过已经充好了电的手机,浏览早上的新闻。然后洗簌、如厕、吃早饭。这一切做完基本就是七点多一点。七点二十左右,我基本就到了办公室。比别人早到四十分钟上班。

办公室有我放置的几种乐器,我在一个阶段集中训练二胡。二胡是我打小就拉过的一种乐器,人常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多年不练,不要说必备的“变调指法一直没有掌握,就是最基础的音准都有问题。不怕,我怀着重打鼓另开张的思想,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练将起来。

然后开始变调。用一张纸记录每个调式最容易演奏的歌曲。逐渐的,七个常用调式都有些门路了。

竹笛也是我打小吹过的乐器。现在最重要的是练习呼吸和变调。还是用那张纸,记录了竹笛的几个调式。在不抛弃二胡练习的情况下,集中一段时间练习竹笛。

上班前的五分钟,我结束一切练习,开始抹桌子拖地打扫卫生。上班后如果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协助领导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就自己看书学习。

中午午休后,还是在上班前二十分钟到达办公室,操起一件乐器就鼓捣几下。上班前五分钟停止,开始为下午的工作做准备。鲁迅说过,世上没有所谓的天才,所谓天才,都是日积月累艰苦工作的结果。

我还在家里准备了其他乐器,比如木吉他、电子琴、手风琴,以及巴乌、口琴等。有人好心劝我说:把一两件乐器弄精就行了,弄那么多,多费精力。我说:古代皇帝人家既要为国操劳,还要后宫三千,难道我连几件乐器都驾驭不了?这差距也太大了吧。

现在外出,五件东西是我必须要带的,第一手机,第二钱,第三身份证和驾驶证,第四第五就是书籍和乐器。乐器我一般带几把口琴,因为小,好带。我觉得人生无非四种需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书看,有歌唱。若此,就是神仙!

我如今规划我老年的人生,可以简化为“一头两翼”。一头就是读书、码字,两翼就是音乐和体育锻炼。这一年的行动,让我认识到:我的规划是正确可行的。

我现在经常在老妻耳边吹风,等城中村改造二期的房子分下来,我一定要装修一套,作为我的工作间。在琴房练琴唱歌,在书房看书写作,在客厅喝茶,在阳台锻炼。

假使我六十岁退休,我一定退而不休,或开车,或公交,或自行车,到我的工作间去,保持一样的节奏。

书册自有颜如玉,乐音绽开百花香。

(0)

相关推荐

  • 再平常也是前进,益博社工誌||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2021年1月12日,晴,周二 五点半起床,骑着电车穿过寒意浓烈的卧龙岗,在中州路上买了豆浆.酸菜包和茶蛋,想着孩子好好吃点,早一点上学走,结果昏昏沉沉不知所以,看起来今 ...

  • 【余姿娴】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福清市实验小学二年二班 余姿娴 指导老师:周秀鸿 有一天,雨过天晴,小猴子推开窗户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准备下山采点东西吃.它信心满满地骑着三轮车来到山下,骑着,骑着,它来到一颗梨树 ...

  • 884期|| 张妥:我家的车子/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前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将国家工作重点放到了经济建设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

  • 1024期 || 张妥诗词:寒衣节/轩诚清读

    小菲赏析: 妥叔用他饱含深情的文笔,在寒衣节里抒发了对父母亲的怀念和追忆.妥叔的文章,不温不火,也没有华词丽句.但,却留给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这就是他写作技巧的高明之处.愿这个初冬金风送爽. ...

  • 1081期|| 张妥:雪的记忆/轩诚清读

    丽梅赏析: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下旬一场不大的小雪,引起了西安人民的一场欣喜,因为冬天以来,天空的雾霾聚多散少,如果有一场痛快淋漓的飞雪,将会洁净天空,湿润空气,还能够瑞雪兆丰年,这正是人们欣喜的原因.虽 ...

  • 1154期|| 张妥微小说:遛弯/轩诚清读

    妥妥有话: <遛弯>是一篇微小说.遛弯锻炼碰见喝醉的人,这是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事情了.一般人都是敬而远之,绕过去便是了.偏偏这次碰到的是一个熟人,而且还在心里认为是一个好人的熟人.于是就不免 ...

  • 佳作回顾 || 张妥作品:酒宴欢歌/轩诚清读(第574期)

    小菲浅语: 酒之甘饴,如痴如迷.与欢乐者结为良友,悲伤者视为知已,让失意者超脱,让得意者放达,文人骚客饮之增长灵感,添些诗情画意,壮士饮之豪情万丈.扼腕言志.酒是一种文化,喝酒也是一种文化.酒见人心, ...

  • 140期/张妥作品《我的童年》梁剑清读

    昨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童年. 关于我的童年,当然有许多美丽的往事,比如上小学一年级就参加公社的某个会议,中午吃饭打菜时,厨房师傅看见我,说:哟,还有这么小的代表呢.说完就给我盛了更多的 ...

  • 351期C/孙伟江诗一组/轩诚清读

    文/孙伟江 诵读/梁轩诚 游汉中褒河故地有感 芳树碧流有时忆, 二十年后古汉地. 好山云影格外亲, 秦风蜀韵亦迷离. 望北亭上少长集, 追鹰亭边恨凄凄. 长空栈道或可移, 不阻拳拳赤子心. 相逢何以频 ...

  • 691期B || 李格珂:西瓜记/轩诚清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小菲浅语: 作品朴实生动,感情真挚,作者用流畅的语言,生动详细地描述了关于父亲种瓜的过程与父亲的善良质朴,读起来亲切自然.好不容易卖掉 ...

  • 698期A || 李木子:我们的二十年/轩诚清读

    小菲浅语: 二十年,没有拥有令人骄傲的物质生活,但却拥有令人羡慕的精神生活.二十年,从年轻的少女.帅气的小伙步入中年.在这尴尬的年龄,担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培养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