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所载有误,西周并不存在一个燕国?
相关推荐
-
一个落选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的墓地有啥看头?反正两千年前果酒真香
北白鹅墓地(海报引自国家文物局新闻) 前段时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终评展开,各单位纷纷宣传,北白鹅墓地化妆品铜盒解密周代贵妇妆容一时成为热点.尽管北白鹅墓地最终遗憾落选,但墓地发现的周代化妆品.神秘的人 ...
-
琉璃河遗址出土的一件文物,刻着43字铭文,证实了司马迁的记载
众所周知,北京建城的时间很早,司马迁在<史记>中早有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则明确指出:"后武王封 ...
-
潘祖荫徐世昌与他们收藏的国宝 | 西周太保鼎与“梁山七器”
潘祖荫徐世昌与他们收藏的国宝 大盂鼎.大克鼎和大保鼎均为西周名器.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大 ...
-
禁止出境文物(108)|西周伯矩鬲
伯矩鬲 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文物信息:通高30.4厘米,口径22.8厘米,重7.6公斤 文物年代:西周 出土信息:1974年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遗址251号墓 馆藏地点:首都博物馆 伯矩 ...
-
西周燕国存不存在,辽宁青铜铭文揭开谜团,司马迁果然没有骗人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在易水河畔告别燕国太子丹,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怀着必死之心西行咸阳,谱写了一曲千 ...
-
远比《史记》精彩的西周中期史:大克鼎隐藏了哪些信息?
周穆王死后,儿子繄扈即位,是为共王(也作恭王),他之后的王位更迭,<史记>仅用了短短数言:"共王崩,子懿王囏立.--懿王崩,共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 ...
-
甲骨文揭示:《史记》记载有误,黄帝不可能姓公孙
作为中国的人文初祖,黄帝一生留下了很多传奇,但也留下无数谜团,其中之一是黄帝的姓氏.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没有说黄帝姓姬 ...
-
自古有之,连绵不绝,但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却是越来越轻,而到了现代, 在史记中有载,禁止淫佚,男女浩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也可以说,男子
Am305126317910小时前 你是学法律的,私刑是犯法的你不知道吗?法盲人还是很多啊!这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我看见有视频偷东西的,当地人自行群围攻殴打,此风不可长.打个电话报警就这么难吗? 回 ...
-
老妖杂谈之史记故事:两株妖树和一个明君
太戊 太戊是商朝第九位国君.他在位的时候任用i伊陟为宰相治理国家.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太戊帝在位的时候就赶上了一桩对他来说匪夷所思的事情. 有一天,朝堂之上突然长出了两株树,一株桑树,一株楮(c ...
-
为什么说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史学开创出一个全新的时代?
及至西汉,作为史官之后并身为史官的司马迁,继承了通变的史学思想,并将它发扬光大,他以毕生的精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于"成一家之言&quo ...
-
短史记433:谢灵运之死,一个著名官二代的自取灭亡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谢灵运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山水诗派.但在政治史上,他却是个玩忽职守的官二代. 谢灵运出自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陈郡谢氏,祖父是鼎鼎大名的谢 ...
-
几天前,看《史记》卷七十九,碰到一个难题...
几天前,看<史记>卷七十九,碰到一个难题:到底是"范雎(jū)",还是"范睢(suī)"?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由六十多位教授翻译成的& ...
-
《史记》有误!秦始皇原来是秦庄襄王的亲儿子!
千年前,秦庄襄王还在赵国做人质时,结识了商人吕不韦.他们二人结成共识,一个给予钱财推波助澜,一个前往邯郸结交贵族.两管齐下,效果颇丰,秦庄襄王顺利成为了华阳夫人的养子,也因此成了下一任秦国国君的人选. ...
-
西周第一悬案,被篡位的周夷王也很暴虐|史记周次元035
周夷王姬燮在<史记>次元的记录非常少,<周本纪>里他很像是一个过渡.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 接下来就说了他死后,他的儿子姬胡接替他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