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临证思辨(一)

(0)

相关推荐

  • 麻黄附子细辛汤瘙痒证治验

    串雅 李某,女,52岁,08年11月初诊.自述皮肤瘙痒,时发疹块,伴有疹点2年,曾到各大医院治疗,西医予抗菌,消炎,抗过敏,中医祛风除湿,疗效不理想,仍每天反复发作,痛苦不已,经人介绍前来我处就医.症 ...

  • 《临证实验录》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张某,女,42岁,市政府干部.上节育环后月经量过多.初颇忽视,之后渐现腰脊酸痛,眩晕头痛,小便频数,咳则遗尿等肾虚症状.取环后,除经量减少外,其余诸症并未消失.常找余诊治,服滋补脾肾之品,症状多可减轻 ...

  • 中医之临证思辨【二】

    /太阳穴.眉棱骨.眼眶胀痛2个月 诊断现场 男患,16岁,1988年1月2日诊. 患者半年前开始头昏头痛,2个月前因感冒高热(39℃),头痛陡然加剧,伴昏睡.呕 吐.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咽喉肿痛.吞咽 ...

  • 中医之临证思辨【三】

    题:关于内脏之痈,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了肺痈和肠痈的证治,据说详而完备,按法治之多验.世称仲景之书,原为扶危救颠而设,观肝痈的危重程度,绝不亚于膈痈和肠痈,为什么仲景之书竟不记载呢? [ ...

  • 中医之临证思辨 【四】

    25--慢性胆囊炎多年 诊断现场 女患,56岁,1990年3月18日初诊. 患者从北方迁居四川不久,即感肩背酸痛,纳差体倦,自忖为"水土不服"而就医.医曰"蜀多雨湿,挟风 ...

  •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爱好者别划走 1.有汗发热--营卫不和--桂枝汤--调和营卫 2.无汗发热--外感风寒--麻黄汤--发汗解表 3.白天出汗--肺卫不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 扁桃体炎中医各家临证医案

    古代文献中对扁桃体炎的明确论述可见于乳蛾相关资料,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中称为"单蛾"."双蛾",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卷3中正式 ...

  • 中医治疗失眠证型方剂全公开,助你恢复正常...

    中医治疗失眠证型方剂全公开,助你恢复正常睡眠有方向 不寐,就是现代医学说的失眠,安静剂治不好失眠,原因在哪里? 中医认为:不寐者,不外6个常见病因,5个辨证施治,再加一剂调理方即可. 安静剂临时效果好 ...

  • 中医骨伤临证心得【转载】

    中医骨伤临证心得 (2019-09-16 22:09:35) 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医药秘方 中医骨伤临证心得 中医骨伤科与中医学的其他学科一样有很多优势.骨折脱位的复位.固定和药物治疗均有一 ...

  • 老中医谈临证应用附子的一点心得体会附子虽...

    老中医谈临证应用附子的一点心得体会 附子虽辛温大热,但走而不守,副作用反不如肉桂多.对阳虚虚寒症应用附子自不必言,对阴虚内热者,也可应用附子做药引,取热因热用之意,然必配生地.丹皮以监制之.对于肝阳上 ...

  • 中医临床诸证主药|中医中成药

    一.各种疾病主药一览表 自汗黄芪五味子,盗汗枣肉浮小麦与乌梅.   浮肿阳水麻黄紫苏叶.阴水浮肿附子肉桂与干姜.   腰上肿荆芥桂枝,腰下肿茯苓泽泻防已.   头痛偏寒吴茱萸川芎,偏热菊花桑叶,偏后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