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天元:传家之宝 | 品读

传家之宝

廖天元

父亲七十大寿的时候,照例要求只在家里炒几个菜,拒绝了一大帮亲朋好友的盛情,执意要和我清清静静喝几杯,说说话。

父亲一生低微到尘土,个性却“牛”。人生七十古来稀,张扬一回又何妨?但父亲始终不点头,我只好作罢。

父亲说,你小时候不是特别想知道那个柜子里锁的东西吗?今天高兴,饭后一会让你看。

俗世纷扰,缭乱眼花。我对那个柜子和那个柜子里的东西早就不感兴趣了。但父亲生日,我不能拂父亲的美意,点头,戏谑,说,那要先谢谢老爸送的“传家宝”,从此让我们荣华富贵飞黄腾达了。

父亲教了一辈子书,留下最多的,是故事和事故。

有一个故事版本很多,大意如此:某年夏天,酷暑。父亲班里两个小家伙实在扛不住碧水绿波的诱惑,中午放学后脱个精光,赤溜溜扎进水塘。

父亲去猴子山摘豇豆回家,路过水塘。看到岸边的衣服,知道有学生偷偷摸摸下了水。他怕学生出意外,更怕自己莽撞弄巧成拙。于是躲在一棵小树后直直的盯着。太阳毒,肚子饿,父亲一会儿越想越生气,把他们的衣服内裤干脆藏了起来。

两个孩子哪敢“裸奔”!可以想象,上岸后看到老师该是多么尴尬和悔恨,而父亲该是如何得意和窃喜。有一次我问父亲,你真那么做呀。父亲嘴角泛出丝丝微笑:不提了不提了,反正他们再也不敢了。

父亲的“事故”我曾亲身经历。有次放学路上,有个小伙伴说,你老爸把笋牙儿读成伊牙儿。我一听脸上火辣辣的,教室墙壁不隔音,读五年级的我,其实在这边听得真切。但我嘴上不服气,说,你才是伊牙儿,你全家都是伊牙儿。

小伙伴不服气,你老爸把凹凸读成“坑包”,你说是不是!我又急又气,本来就是坑坑包包,你看哪点不像?

转过身,我对父亲又恨又怕。

乡亲们却不是这样,看到父亲,老远就喊:我那个娃儿明年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把他往死里打!

我没看到父亲把学生往死里揍,我的身上倒凝聚着他的“力量”。此处略去不提,回忆的童年满是疼痛。让我奇怪的是,父亲每年都会从镇上拿回奖状,不是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就是所教班级荣获年级第一。待我师范毕业,在另一个小镇工作,我依然看到父亲,往柜子里塞的奖状,远远超过我的数量。

家里那个柜子,父亲曾不让我碰。我偷偷趁着父亲不在家时打开,期待搞点零花钱去买本书或者吃个锅魁,结果只看到一摞本子和奖状。

父亲口中的传家宝,难道还有其他东西?

酒至微酣。父亲说,去把柜子打开。

儿子乐得屁颠屁颠,接过钥匙就跑。一会就在屋里喊:爸爸,爸爸,爷爷好多奖状。

柜子打开,无疑打通了时光隧道,照亮了父亲几十年的教书历程。眼前不由自主就想起父亲趴在煤油灯下聚精会神备课的情形。一瞬间内心阵痛:高高垒起的教案,厚厚重叠的奖状,静默在时光深处,述说着一个普通教师几十年的勤奋!这里面饱含父亲多少心血和汗水?凝聚父亲多少心酸和不甘?

父亲的字方方正正,一笔一划,工工整整。一页页教案,需要多少时间的打磨啊,一个个设计,需要多少次反复的修改啊。如果没有一份定力,能做到始终如一吗?如果没有一份静心,能做到持之以恒吗?

儿子和我一起看着,突然他叫了起来:“爸爸,爸爸,你看,爷爷在本子上抄生字呢。”

凹凸,连同拼音,一共3行,15遍。纸张已经发黄,而我,分明听到父亲内疚和不屈的心跳。

一瞬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可怜可敬的父亲,只读过三年小学的父亲,在这条路上曾历经多么痛苦的挣扎?意识到认错字后,内心是怎样的纠结痛苦?见到同行后,脸上挂着多少难以言说的尴尬?

我不知道。但长大后的我,懂。

“这些年挣了这些宝贝,儿子,不会失望吧!”

我郑重地点头,对着父亲举起了酒杯,内心是满满的尊敬。是的,父亲,您只是曾经民办教师中最为普通的一员,但你和你们坚守着纯真,日复一日,默默耕耘,浇筑着共和国大厦的基石!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工作态度和精神传承!

父亲,干杯!

中国文坛精英盘点之90后专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