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中国市场被垄断, 中企10年投入12亿,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机床是“产业之母”,而数控系统则是数控机床的“大脑”,是“要不来、买不来、求不来”的核心技术。对于产业制造来说,数控系统的重要性堪比芯片。

长时间来,中国数控系统都处在被垄断的局面,越在高档领域这一境况越严峻。

据悉,我国高档数控系统90%以上依赖入口,制约了中国制造走上高端化。

为了实现这一突破,不少企业默默努力,华中数控便是其中佼佼者。

1993年,在华中大机械学院院长周济教授的带领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I型数控系统问世,将中国高性能数控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这一基础上,团队成员在1994年成立华中数控,但愿推动国产数控系统产业化。

面对被巨头垄断的中国数控系统市场,为求发展,华中数控并没有硬去闯,而是选择走从数控技术改造旧机床、开拓数控装备教育市场为切入点,寻求突破。

华中数控一路走来并不轻易,2008年时华中数控还被西方国家列入制裁名单,前路更是曲折。

不外,华中数控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一有机会便要紧紧捉住。

2009年,中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推动,华中数控积极参与,通过企业的应用、验证,实现了数控系统的进级优化。

在这次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华中数控攻关8年,终于成功研制出华中8型系列化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中国高档数控行业从0到1的跨越。

经中国机械产业联合会组织鉴定,华中8型达到国际进步前辈水平。并且,其产品还做到了对国外数控系统高档控制功能的全面笼盖。

上市十年以来,华中数控并未放松研发,10年里累计研发投入达12亿元,远远超出公司净利润。

当前,华中数控已同10多类将近2000台高端数控机床实现了配套应用。

目前,华中数控已有一定的积累,因而对于未来的发展,华中数控董事长陈吉红表现出了很强的决心信念。

陈吉红以为: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在功能上与国外进步前辈水平差距已经不大,差距主要在于技术成熟度。

如今,中国数控系统虽仍处在被垄断的境况,但国产化率已经在不断晋升。据前瞻工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18年时,中国低、中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分别达到了82%、65%。

而中国高档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也晋升至6%,也在艰难上升之中。

相信在未来,国产化率将进一步晋升,打破中国高档数控系统被国外“洽商”的境况。

文/BU审核/子扬校正/知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