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唱法”怎么练?4个方法让声音统一、明亮、强穿透!

戳蓝色字“歌唱助手”关注我们哟!

面罩唱法怎么练?

“面罩唱法”是目前国际声乐界最流行最科学的一种歌唱发声方法,也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灵魂和精髓,盛行于 20 世纪的欧美国家。

面罩唱法的效用
01
有利于获得集中和明亮的声音

“面罩唱法”是通过歌唱中每个共鸣腔的声音朝向面罩处集中,经过眉心到达前上方出来的声音,所以,“面罩唱法”的掌握,预示着集中和明亮声音的获得。

02
有利于获得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弓箭和子弹因为具有尖锐的“头”,才能保有一定的穿透力和射远力,假设他们的“头”比较钝,其穿透力和射远力相对较差,歌唱的发声原理与之类似,只有将声音集中,才能将其传得更远、更具有穿透力。

03
有利于唱弱声歌唱者

演唱弱音相对困难,气息要有控制,高位置不变,声音不能虚,用“面罩”的感觉更加夸张地打开上口盖以上的共鸣,所发出的声音依然有金属性。

04
有利于声区统一

让歌唱者的声音通过面罩而不是通过嘴,如果高音和低音都在面罩上,用位置唱低音和高音,效果会更好。

面罩唱法训练方法
01
找到“声门适度感”

面罩共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声音进入面罩以后,会产生一种频率很高的泛音。那么,高泛音是如何形成的呢?除了良好的呼吸动力的支持和通畅的共鸣空间外,“声门适度感”就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声门”就是声带闭合的间隙。所谓“声门适度感”就是歌唱发声时声带的适度闭合:闭得太紧,气息就不通畅,而且声带上容易挂着喉咙肌肉的力量,干扰了两条声带各自产生的分段振动,于是只有整体振动的基音频率,没有分段的、边缘振动的泛音组合频率,声音色彩就不美了。反之,如果闭合无力,声门就会漏气,声音也必然空洞无力。要想使自己的音色美,声带闭合的“声门”必须“适度”。

如何才能使“声门闭合适度”呢?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声门上是找气儿不找劲儿,感觉气和声音混在一起,一道从'嗓子眼儿’出来。这个嗓子眼儿,也就是我们说的胸的“支点”。这个“支点”不在喉咙里,而在胸部第二钮扣处;这是美声唱法的音源的发声位置。

观察自己的“声门”是否适度,可以从两个感觉上检查:一是从内在肌肉运动感觉上看自己的嗓子周围和下巴是否都很松弛,没有任何多余的劲;二是靠“听觉”,听自己的音色是否透明清澈、连贯流畅、优美动听。

02
检查哼鸣

哼鸣的练习尤其重要,哼对了就唱对了。

检验哼鸣对与错的方法,就是张开嘴和闭上嘴要一样的感觉,嘴张开要能随便做动作或做表情,都不影响声音状态,这就哼对了,哼鸣练习能协调气息和位置的平衡关系,使喉咙打开,喉咙稳定,统一音区、音色和获得垂直的声音效果。

03
要模仿小声哭泣的感觉

模仿小声哭泣的感觉能够帮助体会面罩共鸣。为什么要模仿哭泣时的感觉呢?细心的人一定曾经注意过:当人们在痛哭时,或在呜咽时,音色会发生变化。平常声音比较细的人,这时声音变宽了;平时音色比较亮的人,这时音色变暗了;就连平时声音比较单薄的人,这时声音仿佛也变厚了。

细细地琢磨一下哭泣时的喉咙状态,当人们在哭泣时,之所以声音变宽了,变暗了,就是因为于无意之中自然地打开了喉咙,整个咽部处于比较激动的扩张状态,声带也变薄了;同时,喉结的位置也比较低。最可贵的是:此时喉结的位置虽低,但舌根却一点儿也不压;软腭也比较兴奋地向上抬起;鼻腔也是比较通畅的,在鼻腔里有一种“嗡嗡”的回声感;这时横膈膜的动作幅度,也比平时要大得多,深得多。

通过分析和实践了解,模仿小声哭泣时的感觉,很有利于帮助我们体会面罩共鸣的感觉。

04
面带微笑

面带微笑(即抬起笑肌,使笑肌充分有力地调动积极状态),这样声音容易进入“面罩”。其实很多歌唱家在训练时,只做了两件事:“打哈欠打开喉咙”、“微笑地唱”。

本文小结

通过科学的“面罩唱法”训练,能够克服和避免发出靠后的和散的声音。

正是基于面罩共鸣所形成声音明暗相容这一特点,“面罩唱法”及其面罩共鸣技巧的训练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声乐界所追求和推崇的目标,并成为我国声乐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0)

相关推荐

  • 两个要点科学训练共鸣!“难”高音不再困难

    头腔共鸣,是男高音走向成熟的标志性共鸣腔.人体头部的额窦.鼻窦.蝶窦以及筛窦是形成"头腔共鸣"或者说"头声"的主要腔体.男高音的头声,发声时头部的振动感较为强烈 ...

  • “面罩唱法”共鸣的训练

    "面罩唱法"训练的关键是面罩共鸣技巧的训练,"面罩唱法"的共鸣主要由鼻窦.蝶窦.上颌窦以及额窦腔构成.鼻咽腔对于运用"面罩唱法"进行歌唱发声 ...

  • 面罩唱法[法国歌唱界的一种歌唱方法]

    面罩唱法要求歌手在歌唱时,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面至口唇上面这一部分前面的区域,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的振动感,形成一个三角区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一个"面罩"里.所以形象地借用了" ...

  • “面罩唱法”原来是这个意思

    面罩唱法,字面上看是"把嗓音引向面部进行歌唱发声"的方法.实际上是把声音引向面部共鸣腔,依靠共鸣腔体进行韵声的歌唱方法. 为什么会称之为面罩唱法呢?因为在歌唱发声的时候,震动感主要 ...

  • 二胡练琴的方法

    二胡的练习方法的不同,将导致效果的截然不同.其"效率"却大相径庭. 练琴应当掌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一.慢练 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的开始 ...

  • 妙练呼吸——三种呼吸练气入门方法

    呼吸原本是一种随时可练,久则见效的养生长寿方法,时下流行的健身方法,无非药物.器械.操练几大类,大都不完全适合体弱多病者或老年人.倘若悟得呼吸妙法,不但无副作用,随时可练,且轻松自如,只要呼吸尚在,绝 ...

  • 戳脚:连环鸳鸯腿的单练与攻防方法(下),腿法刚劲,贴身近战

    戳脚拳初传只有九转十八跌."九转"即九转连环鸳鸯脚,"十八跌"是十八滚(戳脚拳的地功技艺).经过后人的不断发展创新,戳脚拳流传至今,在套路形式上已有武趟子和文趟 ...

  • “面罩唱法”迅速解决你多年的高位置困扰

    声乐界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在"美声应该靠前还是靠后"以及"土洋之争",特别是对我国民族女高音的演唱,这些不同的观点已经影响了我国声乐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西 ...

  • 肺气足,气色好!这套简单易学的练气小方法,常练补肺气,精力好

    肺气足,气色好!这套简单易学的练气小方法,常练补肺气,精力好

  • “面罩唱法”迅速解决你多年练声困惑

    公众号 声乐界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在"美声应该靠前还是靠后"以及"土洋之争",特别是对我国民族女高音的演唱,这些不同的观点已经影响了我国声乐的发展. 20世纪80 ...

  • 面罩唱法的科学技术,纯干货(建议收藏)

      找到"声门适度感"   面罩共鸣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声音进入面罩以后,会产生一种频率很高的泛音.这种高泛音的色彩像缎子一般富有光泽,像银铃一般悦耳,成为无数歌者梦寐以求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