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 · 清明】生命如花,他们从未离开

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扬人间大爱的高尚事业。清明节将至,为进一步表达对捐献者的敬意,3月31日,奈曼旗红十字会在殡仪馆举办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活动。

活动现场,红十字会以及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代表、志愿者等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全体人员向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的李首英、李阳、贾秀清默哀,捐献者家属、志愿者们手持菊花,走到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前,为捐献者献上了一份深深的敬意和哀思。

“遗体器官捐献是一个生命去世后的一次升华,现在器官移植的供需比大约是1比30,缺口很大。器官移植能够使器官衰竭的病人通过器官移植获得再生、获得重生,使逝者的生命也得到延续。”奈曼旗红十字会副会长石振波说。

随后,通辽市红十字会与奈曼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捐献器官的家属送去慰问金与慰问品。

据了解,自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合法来源。目前,全市共有7例遗体器官捐献,奈曼旗是全市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修建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碑的旗县。奈曼旗自2010年启动遗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已有10人登记加入到志愿捐献队伍,有3人去世后在其亲属的支持配合下成功捐献了遗体或眼角膜。捐献的遗体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和通辽职业学院用于医学科学研究,捐献的眼角膜已经投放到国家眼角膜库,使4名患者重见光明。

“遗体器官捐献者的条件是18岁到65岁之间,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首先它是无偿的自愿的,如果哪位公民有这个意向,可以到奈曼旗红十字会办理相关手续。”奈曼旗红十字会副会长石振波说。

近年来,奈曼旗高度重视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工作,每年都会举办缅怀祭奠活动。与此同时,市红十字会全面启动遗体器官(眼角膜)捐献宣传,得到了广大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来源:奈曼旗融媒体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