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理的杨庆祝13:冲出重围
卿助南原创
1948 年8 月26 日,杨庆祝、黄学文等人秘密到达桂北人民翻身队主力驻地。当时桂北人民翻身队决定,除留一个分队由阳至冠、诸葛鑫领导坚持灵川老区的工作,其余同志编为三个分队,由队长全昭毅率队北上。
从灵川到全州新建乡,走大路也不过100 多华里,但为了避免和敌人遭遇,必须绕道走兴安西区,爬山越岭,那就是好几百里了。兴安西区,是桂北游击队工作还未到达的新区,没有群众工作基础,敌情不明,能否通过这一带是北上成败的关键。为了完成北上的任务,桂北游击队曾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思想、组织、物质等方面作了充分的准备,并派分队长张俊带一个武工队到兴安县西安乡富江洞工作,建立北上中间站。但是这个武工队刚进入该地就遭到敌人的袭击,被迫退了回去。恰在这时,部队领导接到北上分队在全州反围剿斗争中遭受损失的消息(即两河蚂蝗塘事件)。部队领导决定马上行动,采取边走边发动群众,争取顺利通过兴安西区到达目的地。同时做了部队的思想动员工作,讲明北上兴、全、灌的战略意义及在转移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指定北上分队派杨庆祝和汪记雨到灵川为主力北上做向导。
1948 年8 月29 日夜,部队在杨庆祝的带领下,从灵川的陡上坪出发,渡过小溶江,次日天亮前到达富江洞,与先期在此工作的张俊武工队汇合,并在此休息了两天,补充了粮食、草鞋等物资。9 月1 日晚,部队继续行军,到达华江时找不到渡船,杨庆祝首先涉渡过河,然后大家冒着齐胸的大水,相互手拉手涉水而过。过华江后,沿羊肠小道,经密密的原始丛林,到达兴安黄柏江边。黄柏江是兴( 安) 全( 州) 资( 源) 边境山区一条从北向南的河流,沿河高山峻峭,逆流而上,直达苏家湾( 村名)。过了苏家湾只有沿江而上这一条路。而苏家湾是国民党第八行政专署兴、全、资联防指挥部所在地,有重兵驻守,如果部队行踪被发觉,敌沿江封锁,部队被阻于这个大山区,将会进退两难。全昭毅命令部队暂时隐蔽在黄柏江旁马塘村白毛冲的山林里休息。杨庆祝与汪记雨进入马塘村了解情况。经村民介绍,两人找到了曾干过经济“土匪”、以劫富济贫为己任的贫苦山民唐超。此人因家境贫困,1947 年7 月得知桂北武装起义消息时,曾多次找过起义部队,因苦无门路而未能如愿。这次游击队在家门口找到了他,自然十分高兴。唐超四十来岁,穿一般篮粗布衣服,两眼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杨庆祝将他介绍给全昭毅,他双手一拱,作了一个揖,自我介绍说:“我叫唐超,队长,我找你们找得好苦啊!”然后他向周围一望说:“这里不安全呀,外面老百姓已经知道你们在这里,要是保安队知道了,你们会挨包围的,最好隐蔽到我们村里。”
全昭毅问他:“你知道我们是什么队伍?”唐超很自信地肯定说:“怎么不知道,你们是共产党打富济贫的嘛。我早就听说过,共产党都是有学问的,比我办法多。当官的说我是'土匪’,你看,我靠双手干活吃饭,能说是'土匪’吗?国民党也骂你们是'土匪’,我就不信。”全昭毅叫汪记雨带唐超与队员们一一认识,他单独听杨庆祝汇报。杨庆祝说:“唐超是绿林式的人物,他曾被国民党政府抓过几次,都越狱逃出来,一直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他老婆去年死了,由他寡妇姐姐带着他仅5 岁的女儿,我们找到他,见他态度诚恳,不像是怀有敌意的人。眼下新区群众不了解游击队,通过他,也许可以想出办法来。”全昭毅于是把队伍带到马塘村。唐超马上找来几个青年小伙子,帮助筹备一些部队需要的物资,全昭毅比较满意。
部队在马塘村休息两天后,由唐超作向导,晓宿夜行,神不知、鬼不觉地绕过了沿途的村庄。第三天夜行军途中,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游击队员们全身都湿透了,天空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不时闪电,照亮了宁静的黑夜。天刚拂晓,部队在离苏家湾只有15 里地的山里隐蔽。唐超告诉大家,只要再赶一夜路,就可以绕过苏家湾了。好不容易到天黑,部队正准备出发,这时唐超突然发病,高烧不退,头昏目眩。但他仍坚持要给部队带路,后来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派两个游击队员扶着他走。山陡路滑,队伍行进得很慢,简直是一步一跌,难走的地方干脆爬行。有的地方荆棘丛生,根本无路可辨,只得逢山过山,逢水过水,足足走了一夜,才走了18 里路,好在绕过了苏家湾。此时,唐超病得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把他安排在山上树丛中掩蔽。事后了解,他在山上被敌人发觉抓捕,押送到兴安县城杀害了。
9 月5 日凌晨,部队爬上了苏家湾后面的高山,杨庆祝站在山头上,指着远处一片模糊的山恋对全昭毅队长说:“下面是清水江,江那边的高山叫白花岭,翻过白花岭就是全州咸水乡,是我们北上分队活动的地区了。”就在这时,杨庆祝发现清水江一带不时亮着电筒的闪光,远处还传来阵阵狗吠声和零星的枪声。这些情况说明国民党围剿部队已发现游击队的动向,派兵在这里部署阻击了。全昭毅立即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在清水江一带活动的是国民党兴安县保安队,共60 多人,奉国民党兴安县府命令,黑夜里爬过蜈蚣嵴,先期到达白花岭山坳,阻击游击队。游击队当时的任务是北上转移,争取时间赶快到达目的地,从灵川出发以来尽量避免打仗。多日来,指战员们已经憋得难受了,现在快到游击区了,发现敌情也不怕。大家枪上膛,刀出鞘,准备战斗,队伍拉开距离一个跟一个搜索前进。从高山岭上下来足有四、五里路,河边有一座木桥,对岸已发现敌人哨兵。全昭毅命令;“冲过去!”部队迅速冲到桥边,但冲在最前面的尖兵蒋何生不幸被敌人打倒,跟在后面的分队长李子鲜端起冲锋枪一阵扫射,带着尖刀班,勇猛冲向敌群,消灭了哨兵,部队紧跟着冲过了木桥。
敌保安队不支,退回白花岭右侧的鸡公界。这时山上的敌人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游击队猛烈射击,山沟河槽地形狭窄,队伍很难展开,大家只能蹲伏在河岸边,火力不能发挥。这时天刚拂晓,如果不迅速摆脱被动抢占左侧高山——合木界,天亮后,苏家湾的敌人赶来,部队将会被困在狭长的河谷里,动弹不得。这时全昭毅果断采纳了杨庆祝的建议,由杨庆祝与分队长肖永平带一个班从左翼爬上去,向敌保安队右翼迂回。
天色渐渐亮了,杨庆祝与肖永平带的一个班,摸到敌人跟前,用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榴弹突然向敌人开火,发起猛攻。敌人抵挡不住,纷纷败退。此时,全昭毅带领正面部队也发起冲锋,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后从苏家湾赶来增援的敌人,也只爬到半山就退下去了。
战斗结束了,游击队带的干粮在几天长途行军中也早已吃完了,饥饿难忍。部队事务长出了个主意:“队长,能不能在老百姓的玉米地里摘些玉米煮来充饥?”在此不得已的非常情况下,为了部队的安全和下一步的行动,只好同意事务长的意见。为了不损害群众的利益,他解下了身上背的军毯,附上了一张字条放在玉米地里,作为对主人的补偿。以后游击队又到这一带工作时,老百姓讲起这段游击队爱民的故事,赞叹不已。这家玉米地的主人还把游击队留下的毯子洗干净保存着,留作纪念。
突出敌人封锁后,全昭毅和杨庆祝商量,作出一个完全出乎敌人意料的大胆决定,部队沿全州、兴安边境疾进,到达百里村附近,在界首通往资源县的大路旁松树林中隐蔽下来。杨庆祝化装成老百姓,到界首街买来草鞋、粽子等食物。约在中午时分,一批又一批保安队从界首出发,向金牛冲、白花岭山区开去。绥靖公署以为游击队还在山坳里,调集大批人马,把兴安司门前、苏家湾、金牛冲一带大山区围得水泄不通,怎么都想不到游击队正隐蔽在他们认为治安良好的界首街附近的树林里。
部队在松林中隐蔽,天黑后,杨庆祝带领部队迅速越过湘桂铁路,于9 月7 日凌晨到达全州县老厚塘鬼仔岩村( 今凤凰乡望高村),与先期到达的北上分队部分队员会师。鬼仔岩村是杨庆祝建立的联络点,当天为中秋节,杨庆祝叫北上分队的同志为远征而来的同志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庆祝主力胜利北上,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

文章选自蒋钦挥主编;宾恩信,王文胜,王清荣副主编,全州民国人物( 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2 经作者授权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