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二十七)

27日清晨,艾泽尔准将清点人马后发现,原来的四个营现在连两个营都凑不齐了。还好头一天下午他得到了第二十一旅的增援——当初在伊奥利贝瓦,正是第二十五旅前来援助精疲力竭的第二十一旅。接替波兹出任旅长的多赫蒂准将告诉艾泽尔,他们这次来戈纳就是准备为之前牺牲在科科达小道的兄弟们报仇的。之前瓦西少将安排了两个选项供多赫蒂选择:在萨拉南达和戈纳之间向海岸大纵深迂回,帮助第十六旅攻占萨拉南达;或者支援据说已“损耗严重、精疲力竭、饱受疟疾折磨”的第二十五旅。多赫蒂的经现场考察后认为,如果他的旅按预定计划向萨拉南达推进,很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抵抗。虽然刚刚经过休整,但他的旅也只有约1000人,比一个整编营强不了多少。他认为目前最好是与第二十五旅合力啃下戈纳——包子要一个一个地吃——然后再考虑萨拉南达的事儿。这一方案很快得到了瓦西的批准。

29日上午9时30分到10点11分,在15架战斗机和9架轰炸机实施炮火准备之后,澳军向戈纳据点发起了猛烈攻势。日军狙击异常顽强,即使瓦西随后调来了第三十旅第三十九营前来增援,澳军的进攻速度依然非常缓慢,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血的代价。连长和副连长伤亡殆尽,部分连队甚至出现了班长接任连长的情况。几天战斗下来,艾泽尔的第二十五旅被彻底打残,奉命撤往莫尔兹比港短期休整。到12月8日,日军残部已被合围在大大缩小的阵地里。多赫蒂手下还有792人——其中第十四营139人、第十六营104人、第二十七营146人,前来支援的第三十九营情况最好,还有403人。

鉴于前线伤亡惨重且攻击难度实在太大,8日上午,师参谋长波拉德上校打来电话,如果当天的攻击不能结束战斗,兵力最多的第三十九营将调回第三十旅归建,投入萨拉南达方向的战斗,第二十一旅暂时与日军形成对峙。戈纳只能等盟军解决完其它据点后集结起更大规模的兵力时再解决。

如此预示着之前的努力将半途而废,多赫蒂决定发起孤注一掷的殊死进攻。8日上午12时30分,澳军迫击炮实施了15分钟炮火准备。此次炮手们使用了延时引信,炮弹能穿过工事外壁在两英尺深的地下爆炸,给日军造成了较大杀伤。12时45分,第三十九营冒着可能被友军炮弹误伤的危险发起了冲锋。战至黄昏时分,他们成功攻占日军半个环形防御阵地和守军的中央地带。日军被合围在宽不到200米的一块狭窄地带。当夜日军残兵试图突围,至少逾百人被澳军击毙。试图沿海岸逃逸的少许日军几乎全被澳军第二十七营的机枪打死在海滩上。

9日清晨,精疲力竭的澳军终于进入了那片恐怖的露天坟场。清剿日军残兵的扫荡持续到下午14时左右。虽然仍有零星枪声,但日军整建制的抵抗宣告结束。日守备队自山本常一少佐以下悉数被歼。之前日军显然只顾作战从未想过掩埋尸体,高温下腐烂的尸体到处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一些日军士兵索性把同伴的尸体当作麻袋堆砌工事,以至在战斗的最后阶段,他们都戴上了防毒面具以抵挡尸体发出的恶臭。当天下午澳军埋葬尸体638具,霍纳中校向多赫蒂准将发去了一封简报:“戈纳之战结束。”

事实上澳军在戈纳的作战任务远未完成。10日多赫蒂清点了队伍,他的三个营战损达到409人,全旅减员41%,而且大部分罹患疾疫。配属作战的第三十九营可战之兵仅剩121人。他必须依靠这些兵力打赢戈纳之战的最后一个回合。

期间,安达中将竭尽全力向布纳地区派出增援。因缺乏必要的运输船且盟军掌握着布纳外海的制空权,日军对巴布亚的增援同样使用了对瓜岛增援的“老鼠运输”。11月28日,驱逐舰“夕云”、“卷云”、“风云”和“白露”号执行的运兵行动遭美军空中堡垒的阻击原路返回。12月2日,“朝潮”、“荒潮”、“矶波”、“电”号冒着敌机的空袭突入戈纳,终于将山县栗花生少将率领的独立混成第二十一旅团旅部及第一七零联队第三大队425名兵员送至库姆西河口,但运输物资补给被全部炸毁。12月8日,日军出动“风云”、“夕云”、“朝潮”、“荒潮”、“矶波”、“电”号再次启动老鼠运输,试图将第一七零联队主力送上海岸,再度因盟军的空袭无功而返。

10日,清扫战场的澳军在戈纳西侧再次遭遇顽强抵抗,日军残部由从山间逃到戈纳的第四十一联队宫本大队和山县的部分增援部队组成。经9天激战,澳军第三十九营和第十四营在付出129人伤亡代价后,于12月19日攻占日军残部盘踞的最后据点哈迪村,埋葬尸体170具。这样经过一个月艰苦战斗,澳军两个旅几乎用尽了吃奶力气,终于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摧毁了日军盘踞在戈纳的抵抗力量。当初最先在科科达抵抗日军的是澳军第三十九营,如今取得第一个胜利的同样是这个营,也算是冥冥之中的定数。

就在澳军攻克戈纳的同时,中路和右路美军却完全处于停滞不前的尴尬状态。对澳军的胜利消息麦克阿瑟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的电报雪片似地飞往哈丁的司令部。到11月底,美军在布纳遭遇挫折的消息在莫尔兹比港和布里斯班甚至美国本土都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人对哈丁的指挥提出了质疑。

哈丁同样是有苦难言。他那些由国民警卫队临时改编的部队本就训练不足,之前艰苦的行军几乎耗完了所有体力,加上第一二六团又被临时调给澳军第七师——哈丁抓住时机在23日调回了正赶往支援澳军途中的第二营,这样他仅能能用一个团外加一个营进攻布纳。他手中的兵力用捉襟见肘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因为所有的预备队只有师部警卫连。补给不足导致部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每人每天得到的口粮只有标准的三分之一。一贯养尊处优的美国大兵个个精神萎靡,很多人脚部浮肿甚至溃烂。鞋子因长期受潮缩水,必须剪个口子才能把脚伸进去。配备的帐篷太小无法挡住暴雨,加上很多人行军途中已将之丢弃,于是只能露天宿营。药品奇缺,疟疾、痢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迅速蔓延带来的非战斗减员与日俱增。轻武器在巴布亚的恶劣环境中故障频发,部队经常缺乏弹药尤其是炮弹。在经历了两周毫无进展的战斗之后,美军士气已急转直下。

只有四条小径可以通往日军阵地,小路两旁全是长满海榄雌的沼泽,日军数十挺机枪以毁灭性的火力将几条小道封得严严实实。他们的碉堡异常坚固,哈丁没有坦克和火焰喷射器,迫击炮似乎用处不大,对付它们必须使用105毫米以上口径的榴弹炮,最好是155毫米口径的。哈丁曾在马歇尔手下担任过步兵学院军事教官,清楚步兵只有在炮火支援下才能发挥最大威力。他的48门榴弹炮全部留在了澳洲大陆,参谋长萨瑟兰认为用船将重炮和炮弹运到前线难度太大,加上布纳沿海沼泽地不利于运输,即使去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肯尼吹牛说“火炮在天上飞着呢”,实际上不但飞机数量而且飞行员的投弹技术都不足以为地面进攻提供有效支援,还经常把炮弹投在自己人头上。前两周的统计显示,飞机投弹量的总和还不如师属炮兵理论上一天发射的弹药量。步兵仅剩的办法是尽可能接近日军碉堡,把手雷从射击孔直接扔进去。谁都知道这样非但效果不佳,还有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当地土著给美军送来香蕉

(0)

相关推荐

  • 日军入侵罪孽深重,也付出惨重代价,20万军队最终仅剩100人

    日本在二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不少国家对日本也是相当恼火.日本当时不但派出兵力进入中国战场,同时还绕行东南亚,开始进行烧杀掠夺,导致东南亚民众始终对日本没有太好印象.澳大利亚作为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自 ...

  • 《太平洋战争》第四部之巴丹死亡行军(二)

           为了表示对战役的重视,总攻发起之前,服部作战课长再次来到巴丹现场指挥.随服部一起来到菲律宾的,还有在马来亚和新加坡战役中声名远扬的第二十五军作战参谋辻政信中佐.这对在诺门坎战役中有过&q ...

  • 美国一直想再来一次仁川登陆,但志愿军不是人民军

    美军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实施敌后登陆作战,将对手分割开来,分别进行打击,这是二战期间就已经逐步形成的战略思想.不仅在欧洲战场成功付诸实践,在亚洲战场上也曾经考虑过用类似的方式,也就是由美国武装起来的国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六)

    13日艾克尔伯格.贝利曼.瓦西和第七师参谋长波拉德上校一起讨论了前线局势.瓦西认为继续向敌人丛林中的坚固阵地发起正面进攻只会徒增伤亡,得不偿失.当晚艾克尔伯格向赫林报告了会议作出的决定:目前对日军阵地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五)

    1942年最后一天夜间,日军第四十一联队联队长矢泽大佐接到了接应布纳教区守军撤退的命令.因登陆艇燃料不足,当矢泽临时纠集400余人在1943年1月2日准备出发时,前方传来了布纳教区已经失守的消息.判断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四)

    当天美军左右两翼的进攻均被日军顽强击退,但他们不要命的进攻同样使日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安田不得不从花园区北角防御要点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布纳教区,左支右绌的日军已经非常困难.圣诞节清晨,美军再次对布纳教区实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三)

    29日上午7时30分,中队长泰少校率装甲团B中队的4辆坦克从奥罗湾抵达前线,伍滕准将在头一天晚上就通知他们准备参战.另7辆坦克在梅上尉带领下在新机场待命,随时受命出击支援.但到预定发起攻击的下午16时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二)

    澳军坦克和步兵之间保持在可相互支援的有限距离之内,坦克直接冲向从海岸到新跑道东角的日军工事群.尽管盟军的炮火准备并未摧毁日军工事,但澳军向恩代阿德雷海角的突击仍然取得了成功.突然杀出的坦克让日军惊慌失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三十一)

    布纳前线的人事变更并未影响到攻击萨拉南达的美军部队.从12月初开始,澳军第十六旅和美军第一二六团主力合力向日军发起进攻,同样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毫无收获,塚本中佐果然不是等闲之辈.截止6日,澳军第十六旅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二十二)

    11月3日,麦克阿瑟携肯尼乘一架B-17亲往前线视察.飞机刚从布里斯班起飞就出了故障,一个引擎油压下降突然失灵.麦克阿瑟惧怕乘飞机人人皆知,肯尼担心他发生过度反应想去宽慰他一下,却吃惊地发现司令官已靠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十八)

    位于伊米塔岭的澳军完全未曾料到,一路高歌猛进的日军竟然会转身撤走,堀井的撤退完全达成了突然性.接到撤退命令之后,日军仅存的士气完全丧失.进攻时翻山越岭虽然艰险,但心中始终有目标存在,现在撤退行程因完全 ...

  • 太平洋战争第六部之麦克阿瑟鏖兵巴布亚(十三)

    就在米尔恩湾战斗激烈进行的同时,澳军沿科科达小道阻击日军的行动同样面临重重困难.日军像"一群有魔力的蚂蚁",绕过澳军防线在丛林中不断向前渗透.山道行军异常困难,一名日军士兵用大砍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