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请你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全文共1974个字,读完约需6.1分钟。
文/诗来

生活中一个极其常见的现象是:越是穷人,越喜欢自欺欺人。
比如,穷人们特别喜欢看这样的新闻,听这样的故事:某某有钱人被媒体曝出家族丑闻,这些丑闻往往涉及婚姻恋爱、子女教育、财产继承等方面,而且往往涉及到人性的一些阴暗面。
当穷人们听到这样的故事时,他们像孔乙己一样心满意足,那骄傲的神情仿佛在说:
看,我就说有钱也不一定幸福吧。
前段时间,和几个朋友讨论事情时,一个人突然随口说,“智商高的人往往情商都不高,上帝不会既给你高人一等的智商,还给你高人一等的情商。”
旁边那人连连点头,仿佛喝了一碗最滋补的鸡汤。
我看着他们两个,淡淡地笑着说:你说得很对,就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读到的牛顿等大科学家,智商高的人情商都很低。
我接着说:
不仅如此,正如你在新闻上看到的,很多富豪都过得不幸福,很多满腹才华的人都郁郁不得志,很多长得帅的男生找的女朋友都不漂亮,很多美女嫁给有钱人后都活得不快乐。
他俩看看我,连连点头,似乎这些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然后,我接着说:
不仅今天我要这么说,而且以后媒体也一直会这么说。因为,如果不这么说的话,那些什么都没有的人就活不下去了。
世事就是这么有趣,很多时候,支撑底层的穷人活下去的精神动力,就是“有钱人活得还没我快乐”这种荒唐逻辑。
因为他们觉得,上帝是公平的啊,你怎么能智商和情商都比别人高呢?你怎么可能既有钱还家庭生活幸福和谐呢?
但他们忽略了另外一个社会定律,即“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词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原文是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解释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我们对“穷人”最大的误解是,误以为这是一个褒义词。
因为是穷人,所以我穷我有理,全社会就应该让着我,政府就应该优先照顾我。谁敢指责我,谁敢说我不对,谁就是看不起穷人。
殊不知,这个词儿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贬义词。
因为,世上99.9999%的穷人,之所以贫穷,说白了还是他们自己没本事。
而一个没本事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过度同情一个没本事的人,这从心理学上,属于“反人类心理倾向”。
因为,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由有本事的人推动的;古今中外,从未见过一个没本事的人,给人类社会做出什么贡献的。
当然,没本事并不丢人,因为这世上99.9999%的人都是没本事的人;正如这世上99.9999%的人,终其一生都是穷人。
但没本事还总一副很高调的样子,这就实属滑稽可笑了。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有一篇经典文章叫《阿长与山海经》。
其中,鲁迅先生是这么描写长妈妈夏天午休的样子的: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你看,穷人就是这么憨。一张普通的席子就可以让他们睡得很舒服。
当然,这也是穷人的优点,闪烁着人性中朴实、简单的一面(尤其在长妈妈这种善良朴实的农村妇女身上)。
但我们切不可非此即彼,尤其是不能因为穷人也有自己的小快乐,就认为“有钱人不快乐”。
有钱人的快乐,在此次疫情上,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疫情期间,大家都提倡在家隔离,尽量减少外出。可是,穷人们住的房子实在太小,而且往往是四五口人挤在狭小的房子里。
房子空间小、环境又差,四五口人动不动走个路都能撞着,连舒舒服服睡个觉的地方都腾不出来,既没有隐私可言,也连一架电子琴都放不下。
在这样的居住环境里,不出门,住两三个月,你觉得他们能多幸福?
连他们自己都不觉得自己幸福。
而有钱人呢?真的太幸福了。
想象一下吧,有钱人住在深圳湾一号这样的顶级豪宅里,连客厅的吊灯都是进口的意大利品牌(最低200万起步,一盏吊灯就能买一套房子)。
豪宅的奢华程度用任何语言描述,都显得极其苍白。
当豪宅的主人,坐在客厅镶金的沙发上,随手泡上一杯咖啡,手边放着一本杂志,优雅地抬起手腕,看看理查德·米勒表,发现正是下午四点半。然后,尊贵的主人对着硕大的飘窗,一边欣赏窗外的城市天际线,一边思考宇宙大爆炸的起源,仅仅是这种精神层次,就把穷人们甩到非洲原始部落里了。
而尊贵的主人,经过长期的思考和论证,又随手写了一篇关于宇宙大爆炸成因的论文,投稿给《物理学年鉴》。
穷人们最不愿意面对的事实是: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穷人都是人类社会的拖后腿者。
揭穿这一点,会把穷人们仅存的一点可怜的自尊心击得粉碎。但没办法,这就是事实。
须知,99.9999%的穷人,对爱马仕的品牌发展历史一无所知,分不清景泰蓝和掐丝珐琅的特征,搞不清文森特·梵高7幅《向日葵》的色彩区别,说不出劳斯莱斯原厂座椅所用的牛皮产地。
一边吃着鸡蛋灌饼,一边吹牛逼,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常态。
拜托,以后穷人们在手机上浏览资讯,看到媒体对诸如“富豪和女友分手”之类的新闻时,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否则,真的会闹笑话的。

◎ 精彩回顾 ◎
—— —— ——
郑州II请叫我“北方第三城”
“穷人,请你不要生那么多孩子”
河南大学西门往事


“随手写,随心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