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本土产的主流的酒类饮品就四类,分别是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洋酒就是西方产的酒,什么XO,人头马,轩尼诗均属此类,不是中国产的酒不在讨论范围。)
我这里手头刚好有2007年四类酒的数据,我想根据手头的资料简单地做个分析,虽然时隔久远,已是13年前,但大方向上的东西是不会变的,以后有空再找目前最新的资料做分析。(我会写这篇文章,做这个分析是因为正好手头看到这些材料,而不是我特意去做这个分析,有空我会找最新的材料更新最新的四大酒情况。)

一、四大酒类简介
1、白酒,是中国特有的酒类品种,在我国酒类消费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白酒一个特点是工艺较复杂、纯粮固态酒成本相对较高。白酒度数高,能迅速上头,在陌生人交往中,要快速使气氛活络,是最适宜的酒类。
白酒适合在较正式的场合(注意:所有酒类都有自饮属性,就不赘述。)如接待贵宾、商务生意,婚丧嫁娶等较正式场合。
2、啤酒,世界上哪哪都有,并不是中国特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啤酒做得比中国好,可以说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喝啤酒,中国在啤酒上面不占任何优势,优势可能就一个本土作战,地理位置优势吧。
会喝啤酒的人能像喝水一样灌啤酒,上头慢,活络起来慢,啤酒成本相对低廉,适合朋友聚会,烧烤撸串等休闲场合。
3、葡萄酒,属于完全外来品种,至少是欧洲占据绝对主导的酒类。提到葡萄酒,人们就会想到欧洲的庄园,葡萄酒消费也主要是在国外,如2004年,欧洲主要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国人均消费量达60升,而我国人均消费量仅0.3升,差距甚大。
近年来,葡萄酒作为健康酒饮品的价值被广泛认同,特别是中产阶级偏爱,使其在酒类消费的比例不断提高。葡萄酒适用场景在较西式的餐厅、喜宴、朋友聚会及较为浪漫的场合。
4、黄酒,享有国酒美誉,有悠久的历史,黄酒的特点是低度,营养、保健,主要产地是江淮地区,低度代表慢热,和现今快节奏和追求快乐刺激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逐渐被主流抛弃。
适合自饮和文人雅客,文艺人士聚饮。(反正笔者没有喝过黄酒,更没见人喝过黄酒。)
二、四大酒产量分析
啤酒产量最多,占总量的83%,和它喝起来最接近水的特性吻合。
白酒次之,占比10%。
葡萄酒加上黄酒占比仅6.3%。
三、四大酒销售额分析
白酒销售额最高,占比50%,啤酒次之,占42%。
结合产量,我们不需要精确的数据,我们简单算一下,用销售额/产量(默认为产销量差不多),这个数据没有什么意义,仅用来代表价格指数。
能明显看到,白酒单位售价是最高的,葡萄酒次之,啤酒和黄酒差不多,这结论和我们的生活常识相符,基本上是越容易下肚,和饮水特性越接近,人能喝的量越大,生产越容易,酒的价格就越便宜。
四、四大酒利润分析
白酒利润占比68%。(不晓得是不是含税利润,材料没明确说,应该是净利润。)
至此,我们能结合净利率来分析一下。
白酒单位售价最高,净利率最高。
葡萄酒次之。
啤酒和黄酒单位售价差不多,但黄酒净利率比啤酒稍高。
五、总结
从这分析能得出一些基本结论。
1、白酒,中国特有,也只有中国人在喝,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各名酒差异大,度数高,上头快,能迅速活络气氛,适用于正式场合。
能长期存储,单位售价最高,利润率也是最高。
2、啤酒,世界各国都有,世界各国都在喝,目前啤酒外国还是主流,欧洲、美国等,可以从喜力、福佳白等的售价明显体现出来。
四大酒中,啤酒和水的特性最接近,人均饮用量最大,人一次能喝的量特别多,和水差不多,基本万能,除了特别正式的场合不适合上啤酒,什么场合都能喝,要说最适合的场合还是休闲聚餐。
啤酒特性决定它只能是大众饮品,属于平价快销品,基本没有什么高中低端之分。
产量大说明规模优势很重要,存储期不长,仓储物流很重要,啤酒也有明显的运输半径。
啤酒单位售价最低,利润率也是最低,基本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也就是高周转模式。
3、葡萄酒,外来品种,就像白酒正宗在中国一样,葡萄酒正宗的还是在欧洲,这是根本性的东西,中国葡萄酒不可能做到最高端,这是先天的问题,没什么好讲的。葡萄酒感觉比较西式、小资情调,天生带有罗曼蒂克的气息,在宴会场合、西式餐馆较多见。
喝酒不只是喝酒,还有情感方面的东西,比如面子等等,葡萄酒在这一块劣势大,中国葡萄酒品牌张裕最出名,但不常喝葡萄酒的大部分人其实对张裕的酒价位认知是不足的,比如笔者就只知道张裕的解百纳的大致价位,酒这种东西最好是价位好辨识,比如一瓶茅台上去大家就知道3000元/瓶,贼有面,葡萄酒毕竟外来品种,品牌价位体系很复杂,价格难以辨认,你上个几万块的酒,大家面面相觑,不晓得是不是真的,主要来宾不能一下子辨别,主人怎么办,自己说这酒要几万块?老实讲,有些东西是不好讲的,自己讲出来就没意思了。
我对葡萄酒其实没啥研究,就根据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直观看法。
最后,葡萄酒的利润率和售价其实是可以的,关键量怎么做大及怎么高端化,这个前面讲了,葡萄酒先天不足,我对此持负面意见。
4、黄酒,世界三大古酒之一,中国特色,我们古人喝的酒,其实就是黄酒。
黄酒低度,慢热,目前主要黄酒企业不会运作品牌和营销,黄酒基本被边缘化了,A股的黄酒龙头古越龙山市值仅100亿出头,实在寒碜。
黄酒单位售价低,利润率也不高。
其实黄酒我觉得机会是有的,有利必有弊,黄酒在细分领域一定有它的受众,且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讲,关键是品牌的运作塑造和营销体系的执行。不过我目前暂时看不到什么苗头,对黄酒了解不多,也没喝过,就不多谈了。
综合以上,在中国,在A股,最值得研究和投资的酒当属白酒。
当然,脱离价格谈价值就是耍流氓。
20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