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聚欢声音犹在,命途有恙病忽来
小余听着王腾的话,笑言道:“我刚跟师父学太极的时候,师兄们都已经学了一半的拳架了,师父和他们讲了几个月,多则大半年的心法,他们听的是个个点头赞同,可我听的一头雾水,觉得奇怪:太极拳怎么有这么多的讲究?”
“当时听师父讲什么静静的动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呀,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呀,什么开合、收放、用意不用力、用丹打拳啊等等,我觉得那打太极拳不是在自相矛盾吗?”
“我对传统文化有点兴趣,继续听师父讲,后来发现太极有这么多我不知道的,应该挺好玩的。”
“学完拳架后,头几年一直都在找丹,找意,找来找去就是没有师父说的感觉。这时应该和兴隆所说的差不多,觉得怎么做都做不到呢?没有感觉,兴趣也就减低了,只是执着的坚持下来。”
“有时打拳用意太重,感觉身体有好大重量,还感觉呼吸困难,我明明没用力啊,怎么越打越难受?!打电话和师父沟通,老人家哈哈笑着说,'你打拳太认真太执着,意太重就会这样,要学会虚意,不能意太实。’”
“挂了电话后我就想:怎么搞的,意也要虚?难道太极拳都玩虚的?那不是玩没有了?”
“因为自己做不到,这个时候觉得太极不好玩了。还好有这样的一个圈子让我坚持下来。”
“自从师父讲S心念线,我才彻底明白了,原来太极要在动与静之间找到平衡点。阴与阳之间,有意和无意之间也是。以前我太要有的一面了,没有想到虚无的东西。”
“我现在找到这个平衡点了,可以在有和没有,动与静,实与虚之间随时变化,不知道这是不是师父说的零状态。”

轩源点头说:“小余你的特点是坚持自己,一直走到现在。是不是零状态,要经过验证的,不断感受的。你的学拳历程,很值得新学拳的朋友们参考。”
伟城对小余说:“多过来纪念公园,师兄弟们多玩玩,就可以验证了。我的感受是,一定要多玩多摸手。每次师父或师兄弟出来练拳,我都会主动与他们摸手,感觉一下师兄弟们到了哪个阶段,有什么表现、什么变化,感觉一下大家的方向是否一致……从中学习和总结,和大家一起走。”
“推手练习需要平常心态,包容心态,需要大家坦诚真实的感受、感知,互相提醒,一起学习,照着师父所指的方向去走,共同进步。我们各人所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身体体会,都要去慢慢累积的,多摸手进步才快。”
“还有现在的知识量太大太多,这也听那也听,很容易搞糊涂,走不出来,很麻烦的。其实学到哪个层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走对方向,要不然就南辕北辙了。”
“师父讲了很多法门,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去练去感受,一门精深,很多就通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或感受都有不同,寻找适合自己的去练就有收获的。”
“还有一点,我们身心的每一个细胞,是不是都相信师父所指的理念?我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加那么多自己的思想上去,我见到有些师兄弟带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师父说的理念,或者受外来的信息干扰,或者自己想到一些东西就会加在拳架推手中尝试表达……这可能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但也容易糊涂。”
小明带头鼓起掌来,即时掌声一片,唐越坐在小珠身边,不禁赞叹:“伟城师兄有大师兄的风范!宅心仁厚,说的话是切切拳心。伟城师兄就像我们身边的监护人,这样练下去会安心,因为有师兄不断提醒自己。”
伟城此时脸颊也红了,大家的掌声竟让他有点激动,拿起茶杯喝几口,连连说:“我喝多了,乱说胡说了……”
小明笑:“怎么好像到现在,大家才有状态!昨天让你们说还推来推去的,现在随随便便一讲就咕噜咕噜一大堆!看来以后上台发言得先喝上两杯!”
“我也想说两句!轻、松、静、定、圆、匀、光、活、虚、空、无,这十一字,师父说都是无极的相,它们最终都会归一,归于自然!所以我们择其一去练习就好。”
“那十一字怎么去练习?很多师兄在文字的层面去理解它们,拼命的想象什么是松,什么是轻,什么是定..……等,甚至都引经据典说出一大通。虽然师父说,这十一字的前面要加个'心’,但这不是让我们'相’由'心’生的'心’。”
“我认为师父提出'心’,是修持这些各种法门,是用'心’去修,从内在的层面去理解,去体悟,不要在文字相中停留驻足。”
“师父提出了很多的法门,什么五大法、持咒法、摸壁法、灌注内观法等等。大师兄刚才也说了,这些法门任选一门,按照师父所说的认真坚持去练,都可以体悟到那十一字的意境。但正如我之前说的,就算你是体悟到了,也很难用言语用文字去描述那一个意境的!”
“无论选择哪一种法门,想要得证真义必须要过三关:恒心关、丹田关、明理关!否则免问。”
在欢笑声中结束了喜兴热闹的午餐,大家步出餐厅,集体合影,便各自踏上归途。这次年聚圆满结束!
小珠回到家里,倒头便睡,几天来的所有紧张与不适,终可以释放。

第二天早上,小珠如约到丰顺轩开好茶位,等候轩源和小胖。经过一夜的休息,小珠自感恢复得好些了,只是还不能说太多话,说多了就咳嗽。
不一会,轩源和小胖来到了。小珠边斟茶,边问轩源这两天可累着了?轩源应答着,坐下便拿出手机拔号通话。
“老蒲,今早慧明情况稳定了吗?哦,好,叫他听医生的话,好好休息,按时吃药!……”
小珠听这消息来得意外,不由竖起耳朵来。
轩源很快挂了电话,未及小珠问,轩源面带忧虑说:“昨天年聚结束后,蒲谷子几个便启程回南安。就快到南安时,慧明有点状况,心力差,出汗,无力,估计是心脏的问题,马上在附近找药房买了些急救药吃。直接送他去医院急诊,量到血压很高,幸好早点送到医院,开了药挂了瓶,后来才稳定下来。我打电话问他们到家没有时,他们正在医院,便告诉我这情况。刚才我再问问,老蒲说稳定下来了,应该暂时没大事了,但是他要改变观念,他现在,是病人了……”
这个消息让小珠惊了一下:“好突然!昨天上午见他还好好的……前天晚上他还手把手地教我避阴用阳,怎么就……”
轩源:“慧明的血压不稳定,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了,他自我感觉可以控制,一直不愿意去医院看看。上次我见到他,观察他的动态,已觉得他的健康有问题,提醒他,他说没事……这,可能也是练武人的执念,练武人以强身健体为首要目标,很难接受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健康问题。但其实这些什么病呀瘤呀,是综合因素产生的,擅走的人伤脚,擅跳的人伤胯,千里眼会盲目,练武的为武所累……神通不敌业力啊!”
轩源略沉静,缓了语气:“好在刚好蒲谷子在身边,刚好又在车上,刚好到了南安,慧明这是不幸中的大幸!”

转而与小胖说话:“昨天下午和晚上我有事赶回家,陪不了你,真遗憾。”
小胖说:“师父,我没事!昨下午是唐越师兄帮我找了住的地方,晚上小明、唐越还有另两位师兄一起吃饭,都玩熟了,很多话题聊。”
小珠笑:“东阳一别有一年多了,大家练得好吗?”
小胖:“这个话题,前两天我才向师父汇报来着。轩源师来东阳时,大家都觉得找到了方向,也很认真地按照轩源师说的松、静、中定去感受,可是对比轩源师的拳架就发现,无论自己怎么想松,还是紧的;无论多么定,这个定很硬很僵,好像不敢做动作了!大家有点信心不足了。”
小珠问:“有推手吗?”
小胖:“有推手,但他们要对方合好了才能把对方发出去,如果不给劲,就不好使,这是我困惑的地方。这两天轩源师和我推手,他没有要求我怎么站,怎么合力。我则多番试探:用力的和不用力的,角度的和非角度的,但无论我是松是紧,轩源师抓我像捉小鸡!我快或慢,都摸不到轩源师身上,师父说他这松,是从本体松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凌老师他们不同。”
轩源:“这个本体,是你认为的本体,还是本来如此的本体?是人心主宰本体,还是本体主宰人心?”
年聚的热闹,已归于昨天。轩源却没有停步,依然在上下求索,向小珠和小胖提出此问:“想想,是什么主宰着什么?”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