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用“哭”来要东西,家长该怎么办?

1

有一位妈妈在后台留言咨询:

她说她的女儿今年3岁多,特别聪明,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用“哭”来为自己要东西。

比方说带她去超市,说好了只能拿一样零食,她拿了两三样,让她放回去,她就哭。

超市人来人往的看着,这位妈妈不好意思,所以很多时候会妥协。

现在她发现孩子已经养成了这个坏习惯,一不如意就哭,她和丈夫心疼因此多数情况下都会妥协,不知道怎么才能改掉孩子这个坏毛病。

用哭来要东西是很多孩子都有的问题,有的家长看孩子小,又觉得满足孩子的需求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在无形中放任了孩子的这种行为。

可孩子小时候得不到想要的就哭,是因为他年龄小,他的能力范围决定了他顶多也就是哭闹,那等他长大了,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可能会做出一些伤人的举动。

比如我们在新闻中不乏能看到有孩子因为妈妈不给买游戏机就打妈妈的情况。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趁着孩子年纪还小,还有机会改正,尽早的对孩子实施管教。

2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柠檬给大家三点建议:

首先家长们要稳住自己的情绪。

看着自己的小宝贝哭得满脸泪痕,很多父母都会不忍心,继而就会答应孩子,或者被孩子的哭声闹得烦人,直接走开,这两种都不是正确的应对措施。前者会助长孩子这种用哭来要东西的行为,孩子这一次尝到甜头了,以后就会一直使用这个方法;

后者则会对孩子的精神造成伤害,因为你走开其实是在漠视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孩子会有一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其实在那个当下,你可以闭上眼睛,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告诉自己孩子现在的哭只是他要东西的一个手段,他肢体上或者精神上其实并没有受到伤害,稳住了心神之后,你的情绪就能平静下来了。

接着你可以陪伴孩子,等他发泄情绪。

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他其实是听不进道理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们不需要跟孩子讲太多,就站在他面前,他视野能看得到的地方陪伴他就可以了。

孩子是很聪明的,当他发现自己哭了没什么用之后,他自然而然会停下来。

而且家长这个时候不过多干预,也是让孩子自己和他的情绪待一会儿,他脑子里也会想很多东西的,等他停止哭泣,其实就是已经梳理好自己的情绪了。

最后跟孩子对话,教他学会用正确方式的表达。

你要告诉孩子,“你有什么事,好好跟我说,如果你能说服我,我也许会答应你的要求。但如果你只是哭得话,我是没办法答应你的”。

然后孩子可能会跟你说他想要什么东西,这个时候你可以再跟他进行沟通,比如买零食这个事,之前他自己答应的只能买一个,那就只能买一个,要说话算话。如果他不能说话算话,那你以后也不会跟他说话算话。

在培养孩子“用言语表达需求”这个习惯的前期,家长们可以酌情满足一下孩子,比如三四次里面满足一次,让孩子知道哭闹是一次机会都没有,但是好好交流说话,那还是有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其实这一切的核心是要父母用正确看待孩子这种形式的哭,那孩子才不会通过哭闹来寻求满足。

希望家长们在心疼孩子的同时,深刻理解什么才是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