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中的历史回声 ———探寻《沙家浜》中经典角色的生活原型
相关推荐
-
现代京剧《沙家浜》与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到这个标题,你肯定会认为是自己看错了. 但是,笔者不得不告诉你,这标题没有错. 接着你会认为,小编会不会是头脑有病,现代京剧<沙家浜>与战争电影<南征北战>无论是在反映的时代 ...
-
苏州百馆(26)在芦花盛开的地方,听沙家浜的故事
苏州百馆(26)在芦花盛开的地方,听沙家浜的故事 第二十六趟百馆之旅 芦花深处,战火纷飞 沙|家|浜|芦|苇|荡| 也许是一湖秋水荡漾 也许是一阵秋风飒爽 也许是一束芦花盛放 在你不曾发觉的地方 沙家 ...
-
散文||走进沙家浜
走进沙家浜 一片片芦荡/层层叠叠/摇曳着江南水乡的秋色/一汪汪碧水/纵横交错/诉说着峥嵘岁月的沧桑/春来茶馆的那一杯清茶/演绎着一个女人的传奇/京韵慢板中18名伤员/诉说着鱼水情深的故事-- 在江南富 ...
-
阿庆嫂寻找原型热,引起当年知情人士反感,警示正确对待艺术创作
走访沙家浜风景区,阿庆嫂绝对是一个高频度出现的名字. 可以说,在沙家浜风景区,阿庆嫂确凿无疑是这里独一无二的主人. 而阿庆嫂的原型是谁也必然是人们讨论的话题. 我们可以在景区的不同地方,看到不同的阿庆 ...
-
沙家浜36个伤员10人死于败血症,1人被冲走,25人也能发展一个旅
<沙家浜>现代京剧的著名剧目,依据沪剧<芦苇火种>改编而来,主要讲述新四军江抗留下的36个伤员坚持斗争,经过不懈努力发展成为了新四军的一个旅,要知道当时新四军只有18个旅,此剧 ...
-
劳弗“蜡筒”中的历史回声
文章来源 <音乐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 劳弗"蜡筒"中的历史回声 ◈ 萧梅 凌嘉穗 摘要 伯特霍尔德 · 劳弗在1901-1904年主持开展了"雅各布 ...
-
学人荐书 | 探寻国家富强的逻辑:《国家何以兴衰:历史与世界视野中的中国道路》
近代中国何以衰落? 今天中国又何以崛起? 中国道路对世界的借鉴意义何在? --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副院长周文教授的新著 <国家何以兴衰> 对上述问题做了 深入浅出.独辟蹊径的解答. ...
-
历史的尘埃——正史中的诸葛亮
首先,说说诸葛亮的出山和他的地位巩固过程.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的,可是<魏略>和<九州春秋>上记载的诸葛亮主动求见刘备的故事,知道的人却很少了.书上说:"是时曹公 ...
-
以色列的红酒历史 比你想象中还古老
以色列是葡萄酒的起源地之一,从圣经时代就已经有葡萄酒的酿造历史.以色列有数百家葡萄酒厂,从小规模精品酒庄到大型酒厂都有,每年生产超过一千万瓶葡萄酒. 现代以色列葡萄酒产业,是由波尔多拉菲庄园的老板 – ...
-
澳门历史古城区(中)
大三巴前的雕塑表现的是一位中国少女将莲花送给西方青年. 大三巴牌坊即圣保罗教堂的前壁遗迹,位于澳门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在粤语音译中"圣保禄"听起来就像是" ...
-
常识积累丨对联中的历史人物
常识积累丨对联中的历史人物
-
敬胜堂古建筑中的历史记忆
敬胜堂古建筑中的历史记忆 敬胜堂建于清乾隆末年(1792年),至今有220年,先祖姻行百六六公,名廷贵,他生于乾隆癸酉年(1753年),享年76岁,学历太学生,是一个医生.夫人唐氏,生于清乾隆庚午年( ...
-
#照片中的历史#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劳动...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的劳动节海报和明信片
-
图片看历史:二战德军中的外籍志愿兵
二战是一场席卷全世界的超级大战,据统计战时有约两百万外籍志愿兵在德军中参战, 这些志愿人来自30多个国家,大部分来自德国的盟国,但也有极少来自英美等敌对国家志愿人员. (为德军作战的英属印度志愿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