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病方》简介

1973年冬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古墓(墓葬年代为公元前168年)出土了大批稀世的文献资料,包括许多已经失传了的医药文献。学者命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侯》、《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共计为十四种,其中《五十二病方》属经方类文献。《五十二病方》以秦代通行的小篆抄写完成,抄写年代相当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左右(前300-前200)。研究发现《五十二病方》中未见有脏腑或经脉相关的病名;在利用灸法或砭法或热熨等治疗时,记载治疗位置是“头顶”“左手大指”“左小腿”等局部部位,而非具体腧穴;以及大量的巫祝方等,这些证据表明《五十二病方》的成书年代较之抄写年代更早。

《五十二病方》,现存医方(含巫祝方与残方)约280首,记载药物254种。

除含巫祝方及残方,较为完整的药方约184首(马继兴先生统计是170首),其中复方(药物≥2味,不含溶剂与辅料;残方者以实际药物数目为准)70首,单方114首。复方中, 7味药的处方3首;6味药的处方1首;5味药的处方4首;4味药的处方5首;3味药的处方12首;2味药的处方46首。择其有配伍意义的典型复方制表如下:

《五十二病方》典型复方表

序号

主治病症

处方

药味数

剂型

用法

服用剂量

1

疽病

白蔹、黄芪、芍药、桂、姜、蜀椒、茱萸

7

散剂

酒服

3指撮

2

疽病

白蔹、黄芪、芍药、甘草、姜、蜀椒、茱萸

7

散剂

酒服

3指撮

3

礜石、乌头、藜芦、巴豆、甘蔗、桂、蜀椒

7

散剂

热熨

4

诸伤

石膏2分、甘草2分、桂、姜、蜀椒、茱萸

6

丸剂

酒服

1丸

5

葶苈子、芜荑、大豆、猪油、鳣鱼血

5

散剂

外敷

6

乾瘙

藜芦2分、乌头1分、礜石1分、䕡茹、芫花1分

5

散剂

外敷

7

牝痔

小便、青蒿、鲋鱼、桂、姜2个

5

汤剂

外熏

8

伤者

川断、黄芩、甘草、乌头

4

汤剂

外敷

9

令金伤毋(无)痛方

鼢鼠、长石、辛夷、甘草

4

散剂

酒服

3指撮

10

皂荚、枣、吴茱萸、蜀椒

4

外熏

0

0

11

牝痔

芜荑、防风、乌头、桂

4

酒丸

内服

1

12

白芷、桂、姜、辛夷

4

外敷

13

巢者

牛肉、乌头、桂

3

0

0

0

14

血疽

黄芪、黄芩、白蔹

3

散剂

15

烂者

水银2、男子恶4、朱砂1

3

散剂

外敷

16

蜣螂、乌头、礜石

3

外敷

17

虫蚀

榆皮、白芷、桂

3

散剂

外敷

18

乾瘙

雄黄2两、水银0.5两、头脂1升

3

散剂

外敷

19

胻傷

郁金1升、术1升

20

痉者

黄芩、甘草

2

膏剂

外敷

21

狂犬伤人

礜石、橐莫

2

散剂

酰服

22

犬筮(噬)人伤者

地龙、伏龙肝

2

汤剂

外敷

23

夕下

黄芩、合卢

2

汤剂

外敷

24

毒乌豙(喙)者

童子尿、赤小豆

2

汤剂

内服

25

𧓽

蒺藜、白蒿

2

0

外敷

26

𥮥蓂子、冬葵子

2

内服

27

牡蛎、蓳菜

2

散剂

黑豆汁

28

冬葵子、阿胶

2

汤剂

内服

29

枣种、冬葵子

2

汤剂

内服

30

桂、独活

2

外敷

31

牡痔

龟脑、地胆

2

0

外敷

32

牝痔

芦如、甘蔗

2

汤剂

内服

33

疽病

白蔹3、百合1

2

散剂

内服

34

烂者

谷芽、厚朴

2

0

35

烂者

谷芽、乳汁

2

0

36

胻膫

赤小豆、狗胆

2

外敷

37

牛膝、血余炭

2

散剂

外敷

38

水银、铜绿

2

散剂

外敷

39

芜荑、苦瓠

2

散剂

外敷

40

乌头、菱芰

2

散剂

外敷

41

乌头、藜芦

2

散剂

外敷

42

身疕

藜芦2分、礜石1

2

膏剂

外敷

43

{疒/马}

蜀椒、雷矢

2

散剂

外敷

配伍结构较为复杂的药方,主要集中在疽病、痂、诸伤、痂、乾瘙。其中治疽病方,药用:白蔹、黄蓍、芍药、桂、姜、椒、茱萸,凡七物,且附有加减法:“骨疽倍白蔹,肉疽倍蓍,肾疽倍芍药,其馀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须已。”可见,当时的医家,已认识到部分药物有特殊的作用部位。此治疽方在后世医家,代有传承,如《刘涓子鬼遗方》“治金疮去血多,虚竭,内补苁蓉散方”,药用:桂心、黄芪、蜀椒、芍药、干姜、吴茱萸、苁蓉、当归、甘草、川芎、黄芩、人参、白芨、厚朴。即是在治疽方的基础上,加味而成。

又如治疗诸伤的“石膏、甘草、桂、姜、蜀椒、茱萸”方,在东汉初年的《武威医简》中,即有此类方。

《武威医简》:治金创止慂方

石膏(一分) 姜(二分) 甘草(一分) 桂(一分)

凡四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寸,酢浆饮之,日再夜一。良甚,勿传也。

此治诸伤方与《武威医简》治金创止慂方,不论是药物组成,还是功效上,十分相近。可见此治诸伤方是时代名方,流通时间较长、流通地域亦广。

再如“令金伤毋(无)痛方(鼢鼠、长石、辛夷、甘草),此方亦是时代名方,见于《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九十八,治令金伤毋痛方

取鼢鼠,乾而□[长]石、薪(辛)夷、甘草各舆鼢□。

北京大学所藏西汉竹简医书“治令金伤毋痛方”用到“长石、新(辛)夷、甘草”三味药[李家浩,杨泽生.北京大学藏汉代医简简介[J].文物,2011(06):88-89.]。

《五十二病方》记载疾病52种,涉及外科疾病如疽病、痈病、久疕等共28种;涉及内科疾病如痉病、癃病、蛊病(即腹中虫病)等共8种;精神类疾病如癫疾、痫病等共5种;儿科类疾病如婴儿索痉、婴儿病痫等共4种;疾病不明者如大带、诸食病等7种。根据疾病分属,制表如下:

《五十二病方》疾病分类表

分属

病名

数目

外科

诸伤、狂犬啮人、犬噬人、巢者、夕下、蠆、蛭蚀、蚖、疣者、白㾷、螟、□蠸者、牡痔、牝痔、朐痒、疽病、□烂者、胻膫、胻伤、痂、蛇啮、痈、䰍、虫蚀、干瘙、久疕、去人马疣、治{疒/马}

28

内科

伤痉、毒【乌喙】、癃病、溺□沦者、膏溺、肿囊、肠㿗、蛊

8

精神类

癫疾、人病马不痫、人病□不痫、人病羊不痫、人病蛇不痫

5

儿科

婴儿索痉、婴儿病痫、婴儿瘈、鬾

4

待考

大带、□者、{疒/云}、诸食病、諸□病、脈者、【□】□

7

《五十二病方》主要是以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外科疾病为主,需要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脏腑内伤性质的疾病,在《五十二病方》时代还未出现。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

    下面我们开始进入伤寒论的重心,开始讲伤寒论的第一个方剂"桂枝汤",在学桂枝汤之有,先了解一下过去的剂量单位,在伤寒金匮里面的方剂都是用两,用钱,那是汉制的两,在今天我们用的是克,如 ...

  • 《石室秘录》简介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前期.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唯一以治法为纲的 ...

  • 《石室秘录》对药巧配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 ...

  • 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对药的巧妙配合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 ...

  • 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

    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

  • 【石室秘录】接骨至神丹,骨折一夜愈

    [石室秘录] 接骨至神丹,骨折一夜愈 先复位后用杉板固定,再服接骨至神丹. [配方]:羊踯躅一钱,炒大黄三钱,当归三钱,丹皮二钱,生地五钱,土狗十个打碎,土虱三十个打烂,红花三钱. [用法]:先将上药 ...

  • 陈士铎《石室秘录》筋脉治法

    论筋病 论脉病 天师曰∶筋脉者,一身之筋,通体之脉,不可有病.病则筋缩而身痛,脉涩而体重矣.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脉之平,在于气足.故治筋必须治血.而治脉必须补气,人若筋急蜷缩,伛偻而不能立,俯仰而不 ...

  • 石室秘录 6卷

    石室秘录 6卷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 卷五(书集) 伤寒相舌秘法 天师曰∶我有伤寒相舌法.凡见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用小柴胡汤解之.舌系黄苔者,心热也,可用黄连.栀子以凉之.凡见黄而带灰色者,系胃热也 ...

  • 《石室秘录》《辨证录》名医名方秘方

                                  疟    疾         一.福阳消疟丹 [组成]人参15克.鳖甲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当归21克.白芍21克.柴胡3克.枳壳 ...

  • 《石室秘录》笔记之十小治法

    论治气不顺.论治上焦之痰.论中风不语 声明:这是我个人的读书笔记,不能作为临床治病用药依据.患病请去正规医院找职业医生诊治. 小治者,小剂量治病之法也.此多为上焦之病,用药宜轻.若用大剂,则药力直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