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型—辩证细节

大便不成形是指反复大便稀软如烂泥,见水则散开,或伴有不消化之物。大便不成形是肠炎的典型症状之一。

与腹泻不同,一般排便次数可不增多,也可次数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畅,或有排不尽的感受为大便粘滞不爽。

两者可单独存在,有时也可交替发生。

如果长期大便不成形并且持续时间在一周以上,就预示着是一种器质性的病变,另外大便不成形也可能与药物,情绪紧张,食物不耐受,结肠运动功能异常,小肠机能障碍及食管,胆囊运动异常有关。 中医认为这属于“濡泄”范畴,又称为“大便溏薄”或“便溏”。其本质原因是脾虚湿盛,其中脾虚为本,湿盛为标。脾虚又分为脾气虚和脾阳虚两种。脾运化水谷精微,与胃腑相为表里,胃主受纳,若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体虚等均可导致脾胃气虚,不能纳受水谷和运化精微,而导致便溏。脾阳虚则常因饮食生冷,直接造成中阳虚寒或久病体虚,或体衰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而致便溏濡泄。

因此,临床辩治大便不成型还得重视细节:

大便稀薄不成型一症,仅仅描述大便稀薄,不描述大便状态、特点就没有办法描述性质,就不能准确遣方选药。

比如大便稀薄常常伴有腹痛,一痛就泻,常常为肝郁克脾,肝脾不调,首选痛泻要方治疗;

而大便稀薄、晨起五更必去大便,大便难以消化,常常是中医俗话说“五更泻”,属于肾中无火、火不温土,首选四神丸加减。

而大便稀薄、泻无定时,常常根据患者情况表述选香砂六君子汤,但是若此时伴有大便稀薄伴粘滞不爽,还需要加用黄连之药。

以上例举仅仅是临证之中的简单简约之法,复杂之法还需要辨患者病之阴、阳、气、血、虚、实、寒、热或错杂之征。而中医学辨识属性定性与西医诊断的疾病,没有明确、绝对的关系。一般而言,大多西医诊断的疾病仅仅能帮助说明中医学的定位,不能确定中医学的临证辨识属性。 因此,临床诊病应中西联璧,四诊合参,明察细节,做的真正的辨证论治!以期“药到病除”! 以上内容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