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李端知名度不高?为何一首听筝千古流传,还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相关推荐
-
贾岛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只有4句,却留下一个千古遐想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唐诗三百首>是历代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的,可谓是家喻户晓.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是因为<唐诗三百首>在选编时就以"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 ...
-
《听筝》唐·李端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注释金粟柱:古也称桂花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 柱:定弦调音的短轴. 素手:指弹筝女子纤细洁白的手. 玉房:闺房的美称 周 ...
-
《唐诗三百首》的致命缺陷:这100首千古名篇都没有选入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非常广的唐诗选集,孙琴安在<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中说道:"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 ...
-
奇女子写下一首奇诗,句句是至理名言,还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
唐朝出现了很多的奇人奇事,著名诗人胡令能就是一位奇人,而且在他的身上也发生了奇事,原本他是乡间一位修锅碗瓢盆的手艺人,可是由于突然之间做了一个梦,在梦里梦见了一位仙人,把一本书放进他的肚子里,醒来之后 ...
-
孟浩然极清妙的一首夏夜乘凉诗,选入唐诗三百首,有一个千古名句
夏天夜里,乘凉聊天,可以说是无比惬意的一件事情,相信孟浩然对此一定情有独钟.孟浩然在岘山附近隐居时,每当酷暑来临,到了傍晚时分,总要沐浴后乘凉,或弹琴自娱,或与友人洽谈,好不舒适! 当时孟浩然在襄阳郊 ...
-
王维最经典的一首诗,曾被推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选入唐诗三百首
盛唐诗坛,群星璀璨.不仅有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和现实主义诗圣杜甫,还有身在朝堂心在田园的佛系诗人王维. 王维,与李白同年(公元701年)出生,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合称&quo ...
-
一生只流传下来一首诗,却广受好评,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流传极广
唐人金昌绪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甚至连生卒年都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是余杭人,他的大名之所以能流传在世,只因为他流传下来一首诗,仅此一首,二十字,便已足够,唐朝真是个浪漫的时代! 金昌绪流传下来的这首诗虽然简 ...
-
张九龄被贬后,写下一首诗,竟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开卷之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第五季诗词大会选手郑坤健的离场感言. 他曾是四期擂主,却在总决赛的飞花令中不敌彭敏和韩亚轩,黯然离场. 很多人都为他感到惋惜 ...
-
《唐诗三百首321篇大全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 ...
-
这首诗非常冷门, 不在《唐诗三百首》之内, 最后两句却流传千古
唐朝属于诗歌发展鼎盛时期,各种题材的诗层出不穷,感人至深的抒情诗,豪放无比的边塞诗,还有美如画卷的山水田园诗等,共同组成唐诗华丽篇章.只算保留至今的诗篇,就高达五万多首,耗尽一生也难以读完,有名有姓的 ...
-
唐朝一保姆写了首诗,竟入选了《唐诗三百首》,内容却引起大争议!
巷子里的萌城青年对于<唐诗三百首>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毕竟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就开始背诵.<唐诗三百首>其实是清朝文人蘅塘退士编辑的一部唐诗合集,它里面记载了很多雅俗共赏的唐诗精 ...
-
期待新选《唐诗三百首》 ——简评《刘学锴讲唐诗》
<刘学锴讲唐诗> 刘学锴 著 2019年,唐诗学界一件引人关注的事情,是中州古籍出版社新出了刘学锴先生的十卷本<唐诗选注评鉴>.第十卷封底,印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的 ...
-
这首诗因反驳一个千古名句而出名,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每天诗词猎奇 古人作诗词常与好友互相唱和,一来一往,往往传为佳话.譬如白居易与元稹的唱和之作,辛弃疾与陈亮之间的唱和等等.唱和之作一般主题相同,不过取材手法另出新意.而古诗词中还有一类诗也颇类似于唱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