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征文第7篇】张黎明||美梦的源泉是故乡

文艺众家第三期主题活动征稿:故乡,那已经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时间:11月19日至1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点击率达到一定数量还将有奖励。家中的学童也可投稿,我们有一个文艺小星星栏目。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文艺众家

美梦的源泉是故乡

张黎明

  我沐浴在阳光的金黄里,调皮地踩着那刚露出水面的小石桥上,还有一小摊一小窝的浅水坑,一蹦一跳地怡悦地戏耍着,溅起的水花湿了我的花裙子,我猛地一跃,却掉到了河里,一群小鱼儿顿时把我包围,我一摇身,变成了一条七彩斑斓的美人鱼,两只胳膊变成了两只大翅膀,我要飞起来了,兴奋地高喊…"…醒来却是美梦一个,我又想起了我的故乡了......

  我家住在一个古老的县城里。县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城里地势很高,城中心的大十字街,听说和临近的“南寺山”的山头一样高。如果汝河发大水,任凭咆哮的河水再凶再猛,也只能在城门以内掩旗息鼓,就是进不到城里去。四周的城墙又厚又高,所以是历来兵家必爭之地。

  但是,除了城西门和城北门战爭时被大炮轰开了两个大豁口外,其它的城墙尽管弹痕累累,千疮百孔,但还是象小长城一样屹立在那里,尽职尽责地守卫着城里的人们。东,南,西,北四大城门依然完好无损。平日里人们只从东,南,北三个城门进出。西城门常年关闭,一出城门便己临河了……

  站在南城墙上放眼四望,秀丽的风景尽收眼底。远处蒙蒙胧胧的"南寺山”象一个红脸的新娘一样,常常带着一副薄薄的面纱,红通通的,(山上尽是红色的石头’)近处宛延的汝河水,清澈见底,波光莹莹,象一条美丽透明/的玉带,从东城墙外,绕着南城墙,流到北城门外,又依恋地向西流去。靠城墙的河岸上,一溜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大的比磨盘还要大,象风景石一般,好象是专门放在那里供妇女们洗衣服用的一样。

  一到夏季你看吧!好一副天然美妙的图画。太阳光照射在那干干淨淨,平平整整的沙滩上,一明一亮一闪地直晃眼睛,那是沙里的金子在闪光呀!

  河边洗衣妇女嘻嘻哈哈的笑声,舒心悦耳的小曲声,节奏而有力的棒棰声,……光屁股小孩在河边追逐戏水,`捉小鱼,拾蛤壳的喊叫声,打水仗的泼水声,挑水汉子和年轻妇女打情骂俏的笑骂声,小石桥来往人们的问候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优美动听的,愉心悦意的,长日不断的,动态美的和协画卷。

  桃花开放的时候,河对岸一片粉红,灿若云霞。象仙女们彩色的纱衣飘落到桃林里,一阵微风,隔河送来了泌人心醉的桃花香,拂慰着城里城外千家万户人们的心扉。河的北岸却是一拉溜碗口粗的柳树林,翠绿的枝条柔柔弱弱依恋地一直探到河水里,好象要与河水来个亲密接触,柔情拥抱。浓密的树荫恰巧给洗衣的妇女们遮阳避日。这真是桃红柳绿神仙境,世外桃园又一春啊!

  城西门虽然不开,但那个大豁口还是可以进出的,那可是调皮男孩子垂涎欲滴的地方。出豁口那一大片杏树林呀。一到杏熟的时候,滿树金黄金黄的大杏子,远看黄灿灿的一大片,诱的孩子们口水之流,那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梦里偷把杏儿摘呀!……

  这就是我儿时的记忆,让我至今魂牵梦绕的故乡一河南省襄城县。

  这里盛产烟叶,一到烟叶成熟,烤烟的季节,村村队队那黄金似的烟叶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久久不散,伟大领袖毛主席重点视察的地方,他老人家看到这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烟叶,兴奋地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

 河南宝地金襄城,

  旧貌新颜炫古今。

  烟香寓浓九洲漫,

  君若心羡赴一程。

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作家档案】

张黎明


张黎明,主治医师。《巴山文学》函大毕业。数年来以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等形式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近二百篇。如许昌曰报,晨报,大河报,河南曰报,中国青年报,原野,百花园,中国釣鱼等。在《全国首届文学转型研讨会》上,小说《能大能小是条龙》荣获三等奖。现是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  

文艺众家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1391042036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