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最感人的一首词,不知温柔了多少人的时光

曾经羞涩迷人,如今洒脱知性;曾经任性烦躁,如今安稳知足。多少红颜变得苍老,多少梦想化作尘飘,渐行渐远的过往,越来越多的迷茫,生活中充满缱倦,是否还能想起曾经的初见。

有些人的内心只能耕种一次,之后就宁愿荒芜;有些人盼望灯火阑珊,走到近处却空无一人。人生有许多必经的渡口,有些可以驻足,更多的只是经过。元稹叹息物是人非,“庾亮楼中初见时,武昌春柳似腰肢。相逢相失还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清代一位词人更是叹息人心易变,写下千古流传的名句。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性德的很多作品都善于化用前人的诗句,同时也喜欢用典。比如“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就是化用宋祁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这首词就是拟古之作,作者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同时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上阕回忆过往,抒发内心的郁闷。相处应像初见那样,甜蜜和温馨,深情又快乐。本应相亲相爱,如今却被抛弃;你轻易地变了心,却说情人间本就容易变心。 第一句看似平淡,其实感情却最为强烈,我们仿佛看见女子正在声泪俱下地倾诉。一段感情如果分量足够重,无论经历了何种变故,初见刹那会永远清晰、难以忘怀。作者用“初见”二字,立刻就将读者拽回到曾经的美好。  

第二句引用典故,班婕妤是西汉女辞赋家,曾是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可是汉成帝遇见赵飞燕之后,就忘记了与班婕妤的那些海誓山盟。班婕妤用细绢剪成团扇,天热时形影相随,秋冬时节则被弃置一边。后世便以团扇表示女子失宠,词人借喻本应相亲相爱,却成了相离相弃。 

下阕依然引用典故,抒发感情。你我有过生死不离的誓言,最终又作诀别,即使泪流满面也不生怨。但你如何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他们曾做过比翼鸟、连理枝。 起首两句用杨玉环的爱情典故,他们七夕时在华清宫山盟海誓,但马嵬坡事变后,杨就成了牺牲品。后来唐明皇从四川回长安,在栈道上听到雨中的铃声,又勾起了对贵妃的思念,就写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铃》,这里借用此典表达一种凄悲的情感。  

这首词全篇哀怨凄婉,女主人公悲叹自己遭弃的命运,先是浓情蜜意,最终心碎又肠断;爱情誓言,已是遥远的过去。纳兰性德写过很多关于爱情的作品,读者最熟悉的有“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还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但是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却是最为著名,不知温柔了多少人的时光,又惊艳了哪些人的岁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