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儿科名医钱乙:七味白术散可治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
相关推荐
-
小孩肚子疼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孩肚子疼可能是肠系膜淋巴结炎. 症状: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 ...
-
宝宝总是肚子疼,原来是这么回事!
昨天 宝宝总是肚子疼,好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回事. 其实,宝宝肚子疼,多是肠系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为腹痛.发热.消化道症状.但是很多小朋友仅仅出现间断性肚子疼症状.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 ...
-
小儿脉诊心得
育儿难! 章太炎先生感叹"视疾恒易于成人而艰于赤子".近代医家恽铁樵曾经夭折九个子女,三个儿子,六个女儿,于是从三十五岁那年,"从无可奈何之中生出一个觉悟来,以为求人不如 ...
-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药调理方:金银花#中...
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药调理方:金银花#中医# .连翘.木香.乌药.白芍.浙贝母.玄参.生牡蛎.甘草.#育儿经#
-
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第一,热邪郁滞.多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初起阶段,局部淋巴结肿大.压痛,有轻度全身不适症状,或发热头痛,口干便秘,舌红.可选用经验方: 金银花10g.蒲公英10g.地丁10g.野菊花10g.白芷10g.丹 ...
-
小儿反复腹痛需考虑肠系膜淋巴结炎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肠系膜淋巴结炎由Bremenan于1921 年率先报道,因此又名为"Bremenan 综合征",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症状表 ...
-
七味白术散可治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是引起儿童腹痛的常见病症,主要症状就是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还可伴有厌食.呕吐.腹湾.腹胀.便秘等临床症状等,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炎症或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儿童 ...
-
泻黄散:出自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善治口腔溃疡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出自宋朝儿科名医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藿香叶21g.山栀仁3g.石膏15g.甘草9g.防风12g.常用于治疗脾胃伏火,症见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 ...
-
儿科名医董廷瑶治久泄脾惫
遇小儿或难以服药者或药难吸收者,运用外治法更具优越性,如上海儿科名医董廷瑶治久泄脾惫,形成虚胀(肠麻痹症)的小儿,症见腹膨如鼓,鼓之咚咚,甚至伴有呕吐,胃不受药,病已棘手,通过思考,另觅途径, 外用温 ...
-
儿科名医 钱乙传奇 第一集
儿科名医 钱乙传奇 第一集 原创2021-06-21 20:14·中医儿科舌诊 钱乙是宋代著名的儿科专家,曾多次给皇亲国戚的小儿看病,声明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被后人称为"儿科之圣,儿科鼻 ...
-
古代儿科名医钱乙铜雕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3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戚的小儿疾 ...
-
小建中治肠系膜淋巴结炎腹痛案 – 经方派
S女孩,5岁了,从小看着她长大,我与其母为好友,其母亲瘦瘦高高,皮肤白晢,细声细语标准的桂枝体质,小女孩遗传了母亲的体质,每次见她,都觉得她比别的同龄孩子长的瘦些,穿的多些,话不多,不怎么爱动.201 ...
-
儿科之祖钱乙的生平事迹,宋朝名医钱乙故事简介
儿科一直都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受到婴儿孩童身形小,没有长全,十分脆弱的原因,给小孩看病比给大人看病难多了.在现代社会,借助各种医学工具给小孩看病都是一个问题,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给小孩看病 ...
-
宋代名医钱乙:七味白术散,治疗结肠炎(大便次数多、腹胀)
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根据不同病因,结肠炎可分为溃疡性结肠炎.缺血性结 ...
-
口疮上火难治疗?解读北宋大师钱乙验方导赤散治口疮98例临床研究
导读:口腔健康研习社原创美文第83期 在昨天口腔健康研习社原创美文第82期文中,分享了一个北宋大中医家钱乙的治疗实证口疮脾胃湿热型口腔溃疡的经方泻黄散的现代临床研究医案,后面在深度解读泻黄散在治疗口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