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悦读】陈平原:读书意味着你还在奋斗,还有不满

【导读】据2014国民阅读调查数据: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说: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今天,小故和您一起聊聊关于读书那些事儿~

------------------------------

陈平原:读书意味着你还在奋斗,还有不满

读书的意义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

问:当您在谈论读书时,实际上是在谈论什么?

陈平原:谈读书其实是这个意义: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我不久前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毕业典礼主旨演讲上说过,知书,知耻,知足。知书识礼其实是中国人的说法,知书才能识礼。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说到底,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专业性的读书和一般性的读书不太一样。专业性的读书,你在大学期间为了硕士、博士,必须要读的;但养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可以持之以恒,而且可以跨越专业分别,成为你的精神生活。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看重实际利益,越来越看重物质需求,越来越看重欲望,但是越来越少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看起来很虚很虚,找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姿态,那就是读书。你已经走出学院了,十年二十年了,你还在读书,那说明你还有某种精神生活的需求。

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用时方恨多

问:在现今的时代,做一个读书人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陈平原: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用时方恨多。问题不是资料太少,而是太多。过去古代的中国人如黄宗羲等要寻访一本书、造访一个藏书楼多么困难。现在可能还有个别的资料要上下求索,全世界去跑,但大部分资料已经唾手可得了。资料太多,一方面带来的问题是歧路亡羊,面对每天生产出来这么多的文字材料,你不知道哪些是该读的,哪些是不该读的,迷失在这茫茫文字海洋里会被淹死的。

只说今天苦读没有意义,一味提倡苦读可能会误人子弟,因为你读不过来。所以选择的功能在今天的意义尤为凸显。

现在的读书人比以前来说,选择的眼界和自我的阅读的定力、还有批判的眼光,会更加需要。每天睁开眼睛,打开电视、网络,或者上街,都会被塞入一大堆广告。大部分的文字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手机丢了,电脑丢了,或者全世界断电了整个人类要倒退几百年

问:这些年来,科技在不断满足或者说制造阅读需要,无论如何,读书的渠道毕竟是丰富了许多。

陈平原:其实我知道阅读形势在变化。今天你不一定捧着一本书在读,你也可以读电子书,但书和网上的报道、新闻、娱乐是不一样的,相对来说它更加需要一种投入,和前人、古人、外人、不熟悉的人对话。不能说现在没人读书,地铁上很多人捧着手机、平板电脑在读,还有网上的小说有很多人读,但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有意义。你可以告诉我,书有好有坏有雅有俗,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整个文化生产来说,经典型的书还是更值得你跟它对话。

有一天,手机丢了,电脑丢了,或者全世界断电了,或者被外星人的病毒攻击了,整个人类要倒退几百年。

阅读形式的变化将从3个方面改变人的思维

问:据您的观察,阅读载体的变化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

陈平原:书籍的载体、阅读形式的变化导致的思维的变化的特点,我说第一个是“发散”——发散型的思维,已经很难集中在一点了。古人读经,一个月,一年,集中在一点对一部经书,不断地对话,一个字一个字斟酌。现在不行了,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地跳跃,好处是具有活跃性,坏处是无法集中精力在一段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第二,表述的片段化。今天的微博对写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导和残害。每天习惯写100多字的微博,养成了这个习惯是很难再改变了。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写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今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思考以前是时间维度的,现在是空间维度的。海南,桂林,南极,北极,每个人都能跳跃性地和你说一大堆,但就一点谈深的功夫,比如谈你的家乡、你的社区,就很缺乏。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阅读的习惯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的世代的人的常识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时间有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主记忆力的衰退。我们全世界的人都一个样,把记忆力交给电脑了,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我们以前必须要记忆很多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北大中文系有很多传奇性的老学者,你说一句话他能马上告诉你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以前觉得特了不起。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读书了,已经查书了。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怎么样,我自己是常常很惊讶于自己会突然有记忆力的衰退,我们以前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年轻人则是“我的手机里有”。有一天,手机丢了,电脑丢了,或者全世界断电了,或者被外星人的病毒攻击了,整个人类要倒退几百年。因为你过分依赖于数据库来记忆和辨析。

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问:读书是否陷入一个被夸大的困境?或者正相反——实质的困境还被描述得不够?

陈平原:读书的确存在真实的困境,而且这困境一下子很难解决。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现在读书不再被认为是严肃的、认真的、必须面对的事情,阅读不像以前那么执着和要紧,就有了我刚才说的毕业多少年还读不读书的问题。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的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我们以前推崇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

今天我说的是阅读和修养两者不再同步之后,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与我年龄相仿的这一代人处在过渡的时代,我们在书籍时代里成长,另一方面我们赶上了数字化的时代,两边都能够有理解。下面几代年轻人可能还来不及对上一个时代有了解就进入了数字时代。我对上下两代人怎么读书都有了解,所以会有感慨。

但对年轻人来说教训是没有用的,我便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或许能有一些书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书里面能够影响到多少人算多少人。

问:将来的时代,什么样的读书人将脱颖而出?

陈平原: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会的。全世界的图书都在一个“云”里,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时髦不能动。在中文系来说,再加一条:表达能力。相对于人文学来说,表达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人文学科不是一个实验的学术,它天生的就有要表达和说服别人的能力的要求。能不能找到好的题目,形成完整的思路,很有说服力的表达出来,这对人文学者来说十分要紧。

------------------------------

文:陈平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0)

相关推荐

  • 陈平原 | 书法、手稿与艺术——序跋四则

    <学书小集--陈平原书与文>封面 编者按 本期推送陈平原教授为其新出的三种自印小书和一本新著所作的序跋四则,前三种选录书法与手稿,新著则涉及艺术鉴赏,虽皆为作者之余事,然亦可从中领略其性情 ...

  • 读书人

    愿为书中人, 勿做逍遥仙. 书中自有神仙境, 神仙妒无书中情.

  • 周末悦读 | 陈炎:东方与西方(下)

    按  语 本周"悦读"所推送的文字,节录自著名美学学者陈炎的<文明呓语>一书.作品以灵动的笔触.跳跃的节奏,呈现思想的光芒,深具可读性,又不乏洞见.并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 ...

  • 周末悦读 | 陈炎:因果与阴阳(上)

    按语 本周"悦读"所推送的文字,节录自著名美学学者陈炎的<文明呓语>一书.作品以灵动的笔触.跳跃的节奏,呈现思想的光芒,深具可读性,又不乏洞见.并以此聊表对先生的缅怀. ...

  • ​陈平原:读书意味着你还在奋斗,还有不满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读书的意义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 知书识礼其实是中国人的说法,知书才能识礼.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 ...

  • 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读书意味着你还在奋斗,还有不满

    读书的意义是保持一种思考,反省,批判,上下求索的姿态和能力. 知书识礼其实是中国人的说法,知书才能识礼. 如果过了若干年,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 ...

  • 征文大赛︱周末悦读︱了凡︱“读书日”话读书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读书日"话读书          了凡 "读书日"话读书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 周末悦读︱余 鹄︱感悟读书人生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感悟读书人生 我常想,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读书,人生就是读书的一生,读书常相随我们左右,陪伴我们成长.壮大.老去,带给我们幸福 ...

  • 周末悦读︱快乐的笨笨︱想有效读书?先读这本书吧!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编者按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适逢"窗外的白杨"推出读书征文赛事活动,从本周日开始,平台 ...

  • 悦读|世界读书日,这份书单等你查收

    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 今天是第26个" 世界读书日 " 国防在线「悦读」专栏 为您精选五本军事文化类书籍 一起开启美好的阅读之旅吧

  • 【周末悦读】马伯庸:怎么评论一本你没看过的书?

    如果这本书和西藏相关,那么用尽可能多的篇幅来讨论西藏文化本身:如果这本书的主题是西班牙美食,那么简要回顾一下伊比利亚半岛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与美食毫无瓜葛,却总能显出博学."人是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