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癔梦:“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 循迹晓讲
相关推荐
-
康茂才:对朱元璋忠心耿耿,诈降陈友谅,组织军士屯田,兴修水利
元至正二十年闰五月,陈友谅大举进攻应天,约张士诚一起出兵,朱元璋定下计策,诱敌速来,让康茂才写信诈降. 此时,陈友谅的舟师数量是朱元璋的十倍,朱元璋胜负难料,应天城安危未定,康茂才坚定地支持朱元璋. ...
-
明朝末年,崇祯如果用这些手段收税,明朝还会直接崩盘吗?
大明末年还有很多选择,远远不到灭亡的时候.不谈别的,就说崇祯只需要延续其哥哥在位期间,对待魏忠贤的方针就行,无需他改革,国家自然能延续.或者或者国家不行,让那些将领放开手脚也行,起码还能让国家在延续几 ...
-
推翻元朝后,朱元璋为何没将蒙古战俘和非战斗人员遣返回漠北
作者:贾玉民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0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在长达十七年的元末农民反元战争中,朱元璋所带领的大明军队,十余年间先后歼灭.俘虏.收编蒙古籍.中亚籍军士及非战斗 ...
-
清初满人有十万骑兵,他们是如何灭掉明朝百万大军和百万义军的?
崇祯时期,明王朝全国正规军的数量在145万左右,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起义军兵力加在一起也有百万之众. 清军入关前后,总兵力在20多万人. 其中满洲八旗的军队大约 10万余人,还有蒙古八旗,和辽东汉人为主的 ...
-
明代军制建设原则及军事的衰败
提 要:本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明代军制建设的三个原则:"居重驭轻"原则,分权制约原则和屯田养兵原则.着重叙述分权制约在军事机构.官员任命等方面的体现和屯田养兵的目的.制度. ...
-
1644年的关键时刻,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到底去了哪里?
1644年,对于崇祯来说麻烦就比较大了.4月份,李自成的农民军就已经抵达了北京城下,这让毫无准备的崇祯彻底失去了希望.他也只能最后看一下如此美好的大明江山,以自杀谢幕了. 那么在如此关键时刻,让人闻风 ...
-
有了占城稻,宋朝百姓就不挨饿了?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熊掌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6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公元1011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四 ...
-
《梦碎克里米亚-欧洲宪兵的陨落》正式上线!| 循迹晓讲
<梦碎克里米亚-欧洲宪兵的陨落>是循迹讲堂出品的<第零次世界大战>中的最终篇.在这张专辑中,我们将专注于讲述发生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 1856年,克里米 ...
-
一篇文章读懂明朝兵役制度:看朱元璋的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朱元璋 前言 元末明初,朱元璋统帅的明军,由于战争的需要形成了一支数量高达百万的职业军队,在天下未定的情况下,军队不可能完成一次战斗就回家抡锄头种田,然而随着明政权的稳固,天下局势的逐渐归一,战争的频 ...
-
朱元璋军队发展很快,养兵百万,他是怎样管理军队的?
朱元璋深知军队就是自己政治事业的坚实支柱,军队可以帮他打下,也可以帮他看守天下,没有军队,旧王朝是不可能被推翻的,自己的政敌也不可能被消灭,新王朝就会被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所吞没. 总之,要想成为一个国 ...
-
朱元璋不用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崇祯却无钱发军饷,这是为什么?
斑驳的战场上剩下无数难以抚平的伤疤,城外那一棵古老的槐树静静地不曾言语.就是在这里,崇祯帝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结束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明皇朝. 纵观明史,不禁让人疑惑,崇祯何以落至这个地步?当初朱元璋 ...
-
灭元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置上百万蒙古女子的?
新读史 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 28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点击关注 攻克元大都后,徐达向朱元璋上报战果. 此战战果颇丰,擒获大量蒙古人.朱元璋下令,能用的继续 ...
-
朱元璋称帝后,给了百姓一项权利,却因太超前,后世君王无人敢用
来源 | 头条号史书今古 如果说,朱元璋时期是历朝官员最苦难的时代,那么相对应的,朱元璋时期的百姓,绝对是权利最大的时代.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是一位暴君.朱元璋确实"暴",但他针对的 ...
-
灭了元朝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置上百万蒙古女子的?十分的残忍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之中,一共诞生了408位帝王,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毫无疑问是能够排进前五的一位.朱元璋的幼年生活极其困苦,当过乞丐.和尚.放牛娃. 走投无路之下,顺应天下大势加入了起义军,经过 ...
-
《红楼梦》镜头背后的故事,陈晓旭毛遂自荐演林黛玉
《红楼梦》镜头背后的故事,陈晓旭毛遂自荐演林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