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古韵细品味【潘妙君 | 文学看台2102】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潘妙君:龙潭水库

潘妙君: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的美食

潘妙君:愿岁月平安,天佑所有人!

潘妙君:深居闺中待君来

潘妙君:开放大学,时时能学处处学

................................................................................

................................................................................

潮音古韵细品味

●潘妙君

这是我第几次来潮州?绝不是最后一次。祭鳄台、韩文公祠、广济桥、牌坊街、开元寺……总是这些必行之点,却总是兴趣盎然,走不完看不够兜不走,只得又一次任新知叠合旧识耳语眼前:等下次再来细细品味吧。

“潮州厝,皇宫起”。如果我是建筑学家,需要多少年的时间才能走完潮州古城?单是“上水门、竹木门、广济门、下水门”这四个始建于明朝的古城门楼就足够我研究个四天四夜不得歇,更别说“许驸马府、辜厝巷、外翰第、大夫第、儒林第……”这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几步一座的各姓祠堂、大小庙宇。即使窄小巷弄里最普通的一座“下山虎”也够我看个大半日了,至于“四点金、驷马拖车”这些大厝古,除宏伟格局的特别之外还有梁檩檐柱,厝头屋角数不胜数的嵌瓷印花,精雕细刻……多少场走马观花都难以填补我的无知与渴求,哪敢思量当初的建筑者们是怎样的煞费苦心呢?晃荡在“十八梭船廿四洲,廿四楼台廿四样”的广济桥上,别说一桥一墩,一楼一阁不重样,仅仅楼阁亭廊的屋顶形式就够你伸长脖颈,看上几夜几日,不得不惊叹这“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独特大胆的建筑风格。

“传道起文”。韩文公祠里,康熙三十二年巡视两广盐课太常寺少卿加二级沙拜题的四个大字让后人费尽思量,终在“六书”里一笔一画找出真意。如果我是书法家,需要在潮州呆多久才能有幸看多几幅古字今画?行走韩文公祠内,“功不在禹下、名以文传、师道、今古同仰……”唐宋元明清今,各类石碑匾额俯仰遍拾。你看苏轼写:“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赵朴初口占:“到此虚怀遇大颠,留衣亭可与祠班。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刘海粟年方九十书:“雪漫蓝关飞老泪,谏迎佛骨何须悔?南国诗情堪足慰。纳不坠,古今皆是民为贵。稻海银渠波叠翠,鳄鱼逸去群情沸。文扫八朝衰飒气,游人醉,象狮江畔遥相对”……梁、柱、墙、廊悬挂的每一幅珍藏都足以让你驻足凝望遗忘了光阴只思考造化。

广济桥上更奇妙,前行“涵清揽秀、凌霄登瀛、得月朝仙、乘驷飞跃……”各楼阁,直至“仰韩阁”外回望“白浮雉堞三分雨,碧锁虹桥万派云”,一楼东西各一楹联匾额,加上侧面连廊“听涛、赏雨、栖梧、荡月、浴云……”,篆隶楷行草,可谓应有尽有。联字刻在石上,字蓝石白,匾字书在木上,阁额为黑底金字,亭匾是黑底蓝字。江水匆匆,楼角铁马迎风叮当,人来潮往,仰望匾额太久太累,可走进亭阁内歇息看看潮洲非遗,奈何潮绣里也有横竖撇捺等你鉴赏、陶瓷木雕里也有诗文字画吸你目光……三步一停慢悠悠地看,你自忘了你在桥上,桥在江上。“到了湘桥问湘桥”原来并非虚谈。

谁建的湘子桥、谁造的广济桥?“湘桥春涨”真是韩湘子,广济和尚一夜斗法所得吗?十八梭船真是何仙姑的十八瓣莲花,还有广济活佛的一串佛珠或是曹国舅的云板铁拐李的腰带吗?更有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做公亲定桥名,幸观音最后聪明裁定:官方称广济桥,民间叫湘子桥。走一趟桥,就有“王源除怪石、吴府公祭水、二只鉎牛一只溜、桥脚鲤……”这么多传说可学。吹着徐徐韩江风望葱茏笔架山思“寻麟引凤、摘星凌波、栖梧观橡……”这旷达奇特的浪漫哪怕“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的李白来了也该自叹不如了吧?

牌坊街,无论白天黑夜,不管你望往哪个方向,大的、小的,方的、长的,胖的、瘦的……你会折服于汉字与石头变幻无穷的组合。“文宗方伯、皇命三锡、侍御、少司马……”单是轻声吟哦,走完这1948米长的长巷念完这二十三座牌坊的匾额,该需要多少时间呢?

三处名声在外的著名景点就有这么多龙飞凤舞大饱眼福,想想馆藏里、庙宇内、府第间、巷弄中……一幅幅古今名手的真墨宝迹是否已让你垂诞三尺?行走潮州,目之所及,皆有书法脉动,盈盈传情。

“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凤凰时雨、龙湫宝塔、北阁佛灯、西湖渔笩”关于美景的神话传说几箩筐也装不完,还有大颠和尚、陈吊王、陈三五娘、苏六娘等各类神仙凡人的奇闻逸事、生离死别,就让潮州大锣鼓和一句句古老的唱腔把一个个故事唱给你知。

郭小东在《仁记巷》的扉页里写着:“冬日烈风下写此,神在千五百年前,不知知者谁也。”“你怎知此刻闭上眼睛,不是在另一个世界睁开眼睛?”

只有在潮州巷内穿梭,你才品得懂那一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犹记得那晚,在“载阳茶馆”里轻啜经炉火铜壶盖碗小白瓷凤凰单枞碰撞而得的一口清香,八仙桌上瓜子、花生、糖塔几碟散落,耳膜感受古老潮剧的倾诉,睃睃厅堂内一张张加了镜框的黑白老照片,看四周群宾掌响……一刻恍惚,我不知自己身居何方?老舍的《茶馆》吗?当夜阑人静,就剩我们这一伙人还在牌坊街中蹓跶时,俯身品读东门大井的千年历史,看玻璃框罩着埋于地下似乎完整的“太平桥”,闯入未关门的木雕铺抚摸敲打……当穿着古老宋代服饰的打更人从身旁经过时,望空旷长街霓虹闪耀,竟不知这是《天上的街市》还是《梦粱录》。

真是不虚此趟潮州游!

可能你会读:
................................................................................
史上最工整的一首诗“一字难改”【网   络 | 文学看台2100】
缅怀彭湃烈士【卓俊标 | 文学看台2099】
题王也群牛图【王奕儒 | 文学看台2098】
黄羌梅林莲花梅林陆河梅花【章为华 | 文学看台2097】
潮州金山古井可饮万人【林培琼 | 文学看台2096】
生活就那么一档子事【老   斯 | 文学看台2095】
元宵夜“搬大猪”【林宏油 | 文学看台2094】
乡村闹元宵【蔡赞生 | 文学看台2093】
元宵感赋【温   榜 | 文学看台2092】
为什么年要“过”,元宵要“闹”?【龙晓初 | 文学看台2091】
海陆丰村庄中绝无仅有的“民国街”【陈   辚 | 文学看台2090】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