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法会 文化盛宴 鳌圆寺"水陆"摄影随笔

水陆法会 文化盛宴

镇平鳌圆寺水陆法会摄影随笔

马秀华 摄影 / 文

昨天,镇平鳌圆寺为时7天的第七届“水陆”大法会圆满结束。

进入10月以来,天就没有给过笑脸。初二鳌圆寺打“水陆”,当天就开始放晴;昨天“水陆”结束,今天就突然降温,说来也就怪了——行了,不去探究,算是巧合吧!

碧空万里 秋高气爽,鳌圆寺迎来了第七届水陆法会。

先不往下说,先说说“水陆”:水陆法会,是汉传佛教一项重大的佛事活动。需要动用上百乃至上千的人力和巨大的财力。过去,只有较大规模和实力较强的寺院才有可能举办这样的法会。据了解,南阳自新中国成立以后,至2010年没有举办过水陆法会。

庄严的大雄宝殿妆扮得五彩缤纷

带着崇敬的心殿前住思

内坛神秘、庄严

争当觉者

2011年,南召丹霞寺和镇平鳌圆寺先后请了100多位法师,在各自的道场里举办了水陆法会,开创了南阳寺院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水陆法会的先河,至今,他们都已办了七届。接下来,桐柏县清泉禅寺、新野县观音寺、官庄工区弘佛寺也都举办了规模不等的“水陆”。

锣鼓喧天,一派节日气氛。

开坛的前一天晚上,寺院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鳌圆寺第七届水陆大法会启建,在大雄宝殿前举行了一次以中国古典的古筝、古琴为载体、以禅文化为主题的《禅悦清音颂盛世》禅悦晚会。

为本次法会服务的义工们不甘示弱,没经排练,争相登台演唱。

当地群众纷纷观看演出

绕了半天,还没有奔到主题上。为什么叫“水陆”法会?“水陆”法会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的简称。“水陆”,佛教把遍布在“法界”中的“圣凡”生活环境分为水、陆、空三个空间,其中能够在“空”(天上)中的众生生活得要好一些,而水陆两界的众生受苦最重,所以法会超度的对象就强调了水陆二界。单从法会名称上,足以看出这个法会的作用。佛教认为,“法界”,指诸佛与众生共存的时空,例如“尽虚空遍法界”。 “圣凡”通常理解为圣人和凡人,佛教指十法界四圣(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六凡(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普度”就是对六道众生度化,使之离苦得乐,同证佛道。“大斋”指不限制的普施众生饮食。最后是“胜会”。胜,殊胜之意,除施食之外,百名僧众昼夜诵经持咒、令受苦众生得法水滋润、心开意解。“会”,聚集之意,教渡者与被教渡者集会于一堂,饮食与佛法都在一起,故名为会。

梵呗声声

主法的演教法师

庄严殊胜

主法的净心法师

主法的如真法师

主法的演隆法师

法师威仪

大殿诵经

大殿诵经

饭前唱诵供养偈

水陆法会集佛教法会、佛事之大成,时间七天,共设七个坛场。其中内坛1个、外坛6个:大坛,法华坛,净土坛,诸经坛,楞严坛,华严坛。佛教认为,内坛主要是与四圣六凡交流,是整个水陆的心脏。其他六坛各有侧重。结合各坛活动,集合了迎请、送圣、洒净、上大供、放生、供僧、供斋、普佛、蒙山施食、瑜伽焰口等等佛教界的大型佛事活动,贯穿于整个水陆法会始终。

上殿的僧尼

在净土坛诵经的老法师

在净土坛诵经的年轻人

在净土坛诵经的老居士

晚间在殿外的信众

参加鳌圆寺“水陆”,别有一番感觉,就是除了法会应有的佛法作用之外,我还感觉到另外一种享受——文化艺术的享受,简直就是一套艺术大餐。包括绘画艺术、供灯艺术、扎花艺术、供果制作艺术、礼仪文化、梵呗音乐文化、手印文化等等。这些将会在我即将出版的《南阳佛教文化》中详细描述和展示,鉴于微信篇幅,不再赘述,以图代文,先与读者共享吧!

斋天大供

月高禅净

各自赶往自己的坛口

送圣场面

送圣场面

随着一声“点火”令,主法法师点燃纸船,火趁风势,在青山之间腾起烈焰,在场信众起诵“阿弥陀佛”,恭送迎请来的十法界众生,更愿所有恶道众生,能乘此船,与佛同行,生于佛国。标志着镇平鳌圆寺第七届水陆大法会功德圆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