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运当头,同鱼不同命,有些吃的是别人养的!鱼类命运!


来源:凯南懂健康 娱乐街达人  渔愉鱼  生态中国网

在中国,不好吃的鱼,才沦为了观赏鱼是真的吗?

鸿运当头,看过的2018年最后这1个多月会好运连连。

为啥叫观赏鱼? 在中国,不好吃的鱼,才沦为了观赏鱼!?

当然,之所以称为观赏鱼,其主要目的用于观赏,培育时也更注重是否漂亮,而非口感。话说回来,在我们大中国,好吃的观赏鱼可能早就绝种了。

既然都说了是观赏鱼,它当初育种的时候就会选择找的漂亮的鱼进行培育。培育的方向就是为了让它更好看更能吸引人。

而常规的食用鱼,培育的时候都会找抗病性强、料肉比高、成长速度快等这种生产性指标良好的鱼。它除了考虑口感,更多的是考虑整体的饲养成本,及市场的接受程度。

图中鱼名叫银龙鱼,别名银带鱼,银船鱼,龙吐珠等,盛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流域,由于数量极大,所以当地人把此鱼当作廉价的食品销售!

国内昂贵的观赏鱼,在国外确实当地食用鱼!

在中国也有此种鱼,由于数量原因被当作昂贵的观赏鱼!

此种鱼有极强的生长潜力,最大能长到1.2米,由于刺多所以即使很廉价也没多少人原因食用,对于穷困家庭就不同了!

在中国其实也有当作食用鱼卖的,就是价格相当贵,你吃过吗?

其实也有即好看,也好吃的比如棒花鱼

它们大多时候都安静地趴在水底,有时也能垂直贴在人工水池的池壁上,看起来一副呆头呆脑的模样。但只要水面稍有振动,哪怕有人影掠过,它们便搅起一小股泥沙后倏然消失,等你回过神来,它们早已在幽深暗黑的水底嘲笑人类的迟钝呢。

从水面向下看,经常会把它们与鰕虎鱼搞混,它们体型颇为相似。所以很多地方把棒花鱼和鰕虎鱼都叫做“爬虎鱼”。鰕虎鱼是凶猛的肉食鱼类,大嘴能吞下自身一半大小猎物,而棒花鱼嘴小,长在头部下方,总是在淤泥或者底砂中找寻微小食物,有时候也会啃食附着在石头上的藻类。如果你实在不会区分这两种鱼类,就拴上蚯蚓放到水里试探一下,毫不犹豫猛冲过来的绝对是鰕虎鱼,棒花鱼通常都会低调地游开。

棒花鱼虽然个头小,却是一种营养又美味的水产品,而且绝大部分都是野生的,新鲜得很!

有一种在南方市场上卖的特别多的食用鱼类,叫做罗非鱼,不过它的颜色是红色的。一般家常食用的鱼类颜色不会那么鲜艳,所以很多人尤其是北方人不怎么愿意吃红色的罗非鱼!

红罗非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种,相对于普通罗非鱼来讲,口感更加的细嫩,味道也不腥,特别适合蒸着吃。也因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颇受消费者喜爱。

罗非鱼属于热带鱼,所以在北方的市场上很少见得到!形状似鲫鱼,但没有鲫鱼那么多刺,口感更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可是又有多少人喜欢饲养观赏性罗非鱼呢?

苏眉又叫波纹唇鱼,作为最名贵的食用鱼之一。在美食圈的名声可比在海水圈大多了。

苏眉的领地意识很强,一个水族箱中不能同时饲养两条,否则肯定会有一条被伤害至死。它们的口非常大,吞食能吞下的任何鱼,10厘米的个体就可以吃掉5厘米左右的小型隆头鱼,故不能和小型鱼饲养在一起。

不过现在想买可真不容易了。

因为其肉质鲜美,遭到了过度的捕捞,目前该与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植物种贸易保护公约》附录中。成年的苏眉具有蓝绿色的身体,巨大而向前隆起的额头(这可能是隆头鱼名称的由来),很多公众海洋馆都非常喜欢收藏它们,这种鱼可以生长到2米,是隆头鱼家族中个体最大的。

在水族贸易中,10厘米以下的小苏眉也格外吸引人,它们虽然没有蓝绿色的身体,但总是不停旋转的眼睛格外机敏别致。它们非常容易饲养,如果饲养得好,而且水族箱总水体大于1000升,10厘米的个体在3年内就可以生长到50厘米左右,不过即使是在公众海洋馆中,也很少有个体能生长到更大,那需要太漫长的时间。一条1米的苏眉大概可能已经10岁或更老了,因此成体格外稀有名贵,不应当再出现在食用和观赏鱼贸易中。

味蕾驱使下的杀戮

由于肉质极为鲜美,在国际活鱼贸易市场上,波纹唇鱼是目前最贵的海鲜活鱼之一。在亚洲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其他华裔群体聚居区域,高档海鲜活鱼餐饮为波纹唇鱼制造了一个个高价买卖市场,其零售价格可高达2000元/斤。

苏眉在大洋洲、非洲南部海域及我国南海海域、西沙群岛均有分布(上图红色区域)。图片来源见水印

价格高昂并没有阻挡市场需求的不断膨胀,反而使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很多幼鱼没有达到繁殖年龄即被捕获,导致能繁殖的成鱼越来越少。同时,捕捞它的方法通常是在夜间采用射枪或氰化钾毒鱼的方法,这种捕捞方法不仅危险度极高,并会带来捕捞鱼的高死亡率。

摄影:王洁

波纹唇鱼的自然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非常低,通常每一万平方米内成鱼密度不超过10尾。近二十年来,大量捕捞使得波纹唇鱼种群数量骤减,研究表明其锐减比例一度高达90%。

作为珊瑚鱼类,波纹唇鱼在珊瑚礁生态系统里有控制生物种群的能力,地位如同森林里的老虎。而不断上演的偷捕、私运、黑市交易等非法行为正在威胁这种物种的生存,也将波及脆弱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以及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非法贸易中的濒危物种

其实波纹唇鱼在1996年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 (Vulnerable)级别,并在2004年升级为“濒危“(Endangered)。

图片:YouTube

同年,波纹唇鱼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也就是说目前波纹唇鱼虽未濒临灭绝,但如果对其贸易不进行严格管理,就可能有灭绝危险。

按照CITES公约规定,波纹唇鱼的贸易,应当在出口国办理出口许可证,并设定出口配额,且在进口国办理进口许可证,方可进行。

目前波纹唇鱼主要分布国家的出口配额为:

在中国,波纹唇鱼的贸易需向所在省级濒管办申请许可证。

但迄今为止,中国大陆还无人申请,CITES 办公室还未发出过一张波纹唇鱼进口许可证,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波纹唇鱼均来自非法贸易渠道。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对出口国海域内波纹唇鱼的密度和种群数量不断地进行统计和更新,同时也开发着快速的水下监测方法,希望在保护波纹唇鱼的同时,为配额的计算提供科学数据支持。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市场管理和贸易控制,在波纹唇鱼的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寻平衡。

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人对波纹唇鱼的认识仅限于餐桌美食,对其生存现状却知之甚少。

当你再次准备将苏眉端上餐桌时,是否会犹豫一下呢?

接下来,小编带你一起盘点一下全球七大濒危海洋动物。我们期待,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这个濒危名单,能越来越短,不再让这些珍贵的海洋动物再伤心哭泣!

海獭

▲这对海獭母子,正在分享从加利福尼亚中海岸的海狼狎州立保护区捕获的螃蟹

▲你觉得海獭跟《疯狂动物城》里的“闪电”有些撞脸?“闪电”是水獭,是生活在淡水中的哟

海獭是肉食兽中唯一的海栖动物。无论是生育还是睡觉,海獭几乎每件事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在100年前,毛皮猎人一度将海獭推向灭绝的边缘,当时海獭的数量锐减到只剩下一两千只。后来,经过保护,数量才有所回升。

儒艮

这是一只在西澳洲鲨鱼湾的海草中觅食的儒艮(读作“gen4声”)。它的俗名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人鱼”“美人鱼”。这种长相略显呆笨的家伙,每5分钟左右,就得探头到水面呼吸点儿新鲜空气。这种行为和它们典型的动作迟缓的特质,让它们很容易被需要其肉、油和牙齿的猎人锁定。

儒艮的珍稀程度,仅次于大熊猫和白鳍豚等。关于儒艮的文献记载,在我国最晚也是1933年有发现,而后就很少看见。目前数量不详。

棱皮龟

上图中是一只从海浪中爬出的棱皮龟。它正在特立尼达拉岛的马图拉海岸上寻找筑巢地点。

棱皮龟,又称革龟,是世界上最大的乌龟,重量超过900千克。你可能会想到象龟,它是陆地上最大乌龟,不过,要跟棱皮龟比,它就是小巫见大巫啦。最重的象龟,也只有300多千克哟。

棱皮龟们是它们家族最古老的分支,根源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如今,棱皮龟的数量不再像以前那么多了。

鲸鲨

鲸鲨是海中最大的鲨鱼。不过,要谈及吃,与其说鲸鲨是鲨鱼,它其实更像是鲸鱼。这个滤食动物就是靠张开它的巨型嘴巴来吃浮游生物和小鱼的。

鲸鲨的长度虽然长达12米,它的牙齿在鲨鱼中却是最小的,因此性格温和,不攻击人,是温和的海洋巨人。

虽然鲸鲨几乎没什么天敌,但由于人类的捕捞,数量不断减少。目前,鲸鲨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属于易危动物,鲸鲨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鲸

就算是在广袤的太平洋中,蓝鲸看起来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蓝鲸身长可以达到30米,重量超过210吨,它在水里能够以19公里每小时的稳定速度游走,短时间内更是能达到每小时50公里。

这样的庞然大物,每天要吃大约4吨的巨量磷虾来维持体型。

在被猎杀数十年后,蓝鲸终于在1966年受到了保护。但是它们的数量恢复的很慢,如今蓝鲸仍然处于濒危的境地。

由于人类的捕杀和海洋环境的污染,1960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开始禁止捕杀蓝鲸,此时已有350000头蓝鲸被杀,全世界的种群数量已经减少到不到100年前的1%。目前,世界只生存着不到50头的蓝鲸。

玳瑁龟

在靠近萨巴的荷兰安的列斯群岛处,一只玳瑁龟正的海洋避难所的海底上方滑翔。这些海龟经常到全世界的热带海岸线,那里有便捷的筑巢海滩和在礁石上它们最爱的食物。每年,一只成年龟吃1200磅(500公斤)重的海绵动物。

玳瑁,俗称“十三鳞”,又叫长寿龟,据说它就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玄武,是四大神兽之一。玳瑁的壳非常美丽,经打磨后晶莹剔透,是高档装饰材料,一直被人类捕杀,近年加上海洋环境破坏,玳瑁数量大减,估计全球少于1万只。

海牛

图中的两只海牛正在享受着佛罗里达州霍莫萨瑟河上游的温水。每年寒潮来袭时,这些温顺的哺乳动物就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这样的水域中。不过,2010年春天出现的极寒天气,还是将一些海牛冻死了。

由于城市化、水质污染和船体碰撞等原因,海牛一度被列入濒危名单。值得欣慰的是,因为保护工作到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牛数量已上升到6250只,这使得海牛可能从“濒危”的动物名单上光荣退至“受胁”等级。

- The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