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真正好的BP,你只需要写一个小时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582天的第582篇原创文章


创业6年,我曾经写过三次商业计划书,每一次从两个版本到十几个版本不等。回想每一次写商业计划书,几乎都经历了从“痛苦不堪”到“酣畅淋漓”的过程。

“痛苦不堪”体现在——

首先,从心理上会本能反映出来的一句话是,唉,又要写商业计划书了,开头起的就不好。

然后,每一次都要去搜索好的商业计划书的模板,学习借鉴别人的商业计划书案例,有的案例是学都学不来的那种,看完反倒很惆怅。

接下来写的过程就更痛苦了,既然已经看到很标准的商业计划书的模版了,那就照搬着人家的每一个板块,对应着去写自己的就好了嘛,结果总有一种照葫芦画瓢也画不好的感觉。就会拖延,拖到最后一刻,拖到自我怀疑。

有时候也会先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写,但也痛苦,总有一种为了自圆其说而强弩的意思。

但之所以又说”酣畅淋漓“,是因为不管墨迹多久,最后你总归都会写出来一个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商业计划书,而且是怎么看怎么“完美”,逻辑超级自洽。

单是自我欣赏还没用,脑海中还会伴随着投资人看了我的商业计划书之后,立马决定投喂千万级融资的新闻出现。

一般,这个从“痛苦”到“酣畅”再到陷入美好幻想的过程,需要20天到一个月。

然后,梦想就要照进现实了。

正当我满心欢喜的把商业计划书投递给海量的投资人的时候。谁承想,却是石沉大海,于是我决定拿着商业计划书找投资人面谈,结果,好心人会直接婉拒,更好心的人会直接当头棒喝,说“你这个不成”。

内心受到一万点伤害。

这就是从前写商业计划书的心路历程。

但我跟你讲,现在再回看当年的那些商业计划书,人家投资人说的对啊,那个bp就是成不了鸭。但是当时可不这么想。一边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但另一边皇冠还不能掉。强撑着安慰自己说一定是他不懂,他还是不懂。

事实上,创业者很多时候容易被创业鸡汤蒙蔽,太多的新闻和报道会告诉创业者们说,你看谁谁谁当年融资的时候,找过一百家投资机构,都被拒之门外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结果,终于在遇到第101家的时候,两个人一拍即合,某某决定投资千万美金。

被这样的鸡汤灌多了,创业者们纷纷开始以“打不死的小强”自居,就算被投资人拒绝10次百次,也要把坚持到底当作创业美德。

但鲜少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商业计划书,之所以被投资人拒绝,是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真的不行,强撑着花十天半个月写出来的商业计划书,感动的了自己,却感动不了冷冰冰的市场。

因为真正看清楚了行业痛点和想出来了解决方案的人,真正计算出来了行业的市场规模,找到了对标企业的人(别口口声声说没有看到竞争对手),真正想明白了为什么只有他能做成,别人却做不成的人,真正理解了接下来该怎么做的人(哪怕没有很具体,只是大体的推进节奏),他都不用去照搬任何模版,只要有一个初步的结构了,只需要一个小时,他就能洋洋洒洒写出来一篇2000字的word,都不用ppt包装。

如果还显粗糙的话,再接下来,就是填填补补、或者文字技巧上的完善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上面几段描述的场景就发生在我写这篇文章的三小时前——

晚上我坐在从南京回北京的高铁上,本来在刷朋友圈,但还是拿出电脑,想着为明天写商业计划书做做准备吧。一做准备不要紧,一个小时之后,竟然直接写完了。

沿着自己的思路,一边翻阅这段时间做的功课,一边落笔,也没想着要怎么去选一个合适的ppt模版,打开word,一个小时,word排版都做完了。

没有从前心理上的大起大落,而是觉得It's the timing。

说来似乎很是轻松,但是从第一次写BP,再到今天,这条路,我走了六年。

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的六年。

似乎那一刻,我才理解了白岩松说过的四个字,叫做“渴望变老”,有些肌肉,是年华炼就出来的。

Anyway,分享这个故事,一方面想做一个mark,对我来说,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时间节点,希望通过这个点,能牵出一条线,铺就一个面,成就一个体系。

另一方面,我想分享给你的是,一份商业计划书,如果是耗费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才逼出来的,那就先忘掉它,忘掉融资,因为你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不妨先去行业里面再去一探究竟——苦一点先自己好好做生意,做好现金流,或者去行业的大公司打工曲线救国也是一个路径。等你真的躬身入局了,时间会让很多东西水到渠成。

作者:申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