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太极拳学》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一)作者简介

孙禄堂(1860—1933),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直隶省完县(今河北省望都县)东任家疃村人。9岁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他“资质聪颖,性情温和。幼从李魁垣读书习拳,继从李之师郭云深公深造(形意拳)。后闻北京程廷华精八卦掌,遂朝从程、暮从郭研习两家拳法,功夫深厚,享名于京。”(见孙婉容<孙禄堂武学集注>)1914年,“余(即孙禄堂)受教于为桢(应为‘为真’,即‘郝为真’)先生(学太极拳),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见孙禄堂<自序>)他学兼三家,三者皆精,是著名的形意、八卦、太极拳家。1918年,孙禄堂任总统府六等校尉承宣官。1928年3月,受聘担任南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

(孙禄堂当时戎装照及其手迹)

同年六月,出任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主任。1929年,赴上海教授太极拳,称“郝家太极拳”,以示和杨传太极拳的区别,他是将郝家太极拳传入上海之第一人。孙禄堂著有《太极拳学》《形意拳学》《八卦掌学》《拳意述真》等著作。授徒很广,课徒很严,立下“三严三同”规矩,即“凡我弟子,均应做到三严三同。三严,即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武德;三同,即同门之内、同门之外、同道之间,应一视同仁,反对派别倾轧。”有三子四女,次子存周、三子务滋、小女剑云,可承家学。

(二)《太极拳学》简介

1924年,《太极拳学》一书由上海中华书局初版发行,“编纂者  蒲阳孙福全”,“校阅者  武清周祥  任丘郝恩光  任丘黄柏年”等15人。后来该书又再版多次,2016年1月,北京科技出版社根据1928年3月北京公记印书局第三版版本,由孙禄堂的孙女婉容女士(1927年— )校注发行了该书。

《太极拳学》原著前有三篇序言,分别为陈曾则、吴心榖以及著者的《自序》。接下来是作者之文《太极拳之名称》和《凡例》,此后分为上、下两编进行介绍。上编为《太极拳目录》,下编是《太极拳打手用法》。

(孙禄堂打拳照)

(三)《太极拳学》评析

孙禄堂的太极拳师承虽然不同于许宠厚,却符合其张三丰创太极拳说,而在具体叙述传承脉络时与许氏又有所不同,他在《自序》中这样写道:“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创此太极拳术。其精微奥妙,山右王宗岳先生论之详矣。自是而后,源远流派,各随己意而变其形式。至前清道咸年间,有广平武禹譲(应为‘襄’)先生,闻豫省怀庆府赵保(应为‘堡’)镇有陈清平先生者,精于是技,不惮远道,亲往访焉,遂从学数月,而得其条理。后传亦畬先生,又作<五字诀>,传郝为桢(应为‘为真’)先生。先生以数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奥妙。余受教于为真先生……”。

该书“上编一气流行,一动一静,分合上下,内外如一,谓之球体,为知己工夫。”(见该书<凡例>)《太极拳目录》共有拳式图解98式,均为孙禄堂演示。“每一式各附一图,使太极拳之原理及其性质,切实发明,以达太极拳之精神。能力巧妙,因各式互相联络,总合而为一体,终非散式也。”(见<凡例>)孙禄堂拳照是有据可查的最早太极拳系列拳架照片之一,弥足可贵。这套拳架与杨禄禅传系的编排结构一致,均以“云手”为界限,分成四节。拳式名称与杨传虽略有不同,但无碍本质。比如杨传太极拳式中的“白鹤亮翅”、“揽雀尾”等,在此处写为“白鹅亮翅”、“懒扎衣”等。这是郝为真传武禹襄家派太极拳的式名特征,“开合手”也是郝家传系的特点之一。杨、武传系太极拳演拳风格尽管有些差异,但其基本理法是一致的、统一的。都讲究“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练习此术,在气沉丹田,纯以神行……”(陈曾则<序>)“要之不离动静、分合、虚领顶劲。”“贵空虚,忌双重。”“劲断而意不断。”(吴心榖<序>)“假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炼气化神耳。”(孙禄堂<自序>)孙禄堂还认为:太极拳“不能伤其后天之力,专以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为主。”“凡我同胞,无论何界,男女老幼,皆可习之。”

“下编二人打手,起落进退,左顾右盼,纵横联络,变化无穷,谓之习用,为知人工夫。”(见该书<凡例>)太极拳打手用法“常常练习,须向不丢不顶中求玄妙,与不即不离内讨消息。习之纯熟,手中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理不错,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终朝每日常常打手,不数月,可以得其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要道。”(见<打手用法学>)太极拳“以练架子为知己功夫,以二人推手为知人功夫。练架子时,内中精、气、神贵能全体圆满无亏。操练手法时,手足动作要在周身灵活不滞。先达云:终朝每日常缠手,功久可以知彼知己,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矣。”(见<无极学>)

孙禄堂师承郝为真学习太极拳,从传承上似和许宠厚的杨禄禅传系没有交集,但是这两支实则如同“一树二花”。许氏师法于杨健侯,健侯得自父亲杨禄禅所传;孙氏之师郝为真学拳于李亦畬,李得自舅父武禹襄所传。杨、武、李、郝均为现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广府城人士,杨禄禅、武禹襄为过从甚密的武友,他们之间的拳术互有融通,实为一家。尽管在演拳风格上各具神韵,但其理法一贯,练法宗旨一贯,均源自于广府,故有“一树二花”之说。因为在这一时期太极拳尚无明确的流派之说,为方便叙述,我们权将源自杨禄禅的太极拳称为“杨禄禅一脉”,源自武禹襄的太极拳称为“武禹襄一脉”。

《太极拳学》一书不仅收录了孙禄堂研习太极拳的体悟,极为难得的是还附录有李亦畬经典拳论《五字诀》《撒放密诀》《走架打手行工要言》。这是李氏拳论首次见之于公开出版物,从而为修炼太极拳者指明了方向。孙禄堂修炼太极拳学,又精于形意拳和八卦掌,所演太极拳架风格独特。拳势简洁,架高步活,身法中正,进退相随。进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换势以开合手相衔接。因此,后人又称其为“开合活步太极拳”。新中国成立之后,定名为“孙式太极拳”,尊孙禄堂为创始人,其《太极拳学》一书便成为孙式太极拳的奠基之作。

附录:

武 禹 襄 传

清末,直隶省广府城有四大名门望族——武、范、窦、黎,武家居首。广府武家上世为山西太谷人,远祖武文举,明洪武乙丑科(1385年)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建文帝四年(1402年),发生“靖难之变”,随建文帝朱允炆远涉西南边陲,以补锅业为掩护往来于四川、云贵等地,尝尽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仍然能从容面对人生。年过九十而卒,两个儿子扶灵柩北归,几经波折,最终安葬于广平府城外北廓村。后辈子孙又辗转多地,于永乐年间定居西七急村(位于广平府城之东北)。家资殷实后,七世祖名建功举家迁于广平府城内迎春街置产立户。曾祖名镇,字静远,武生,曾充卫千总。祖父名大勇,字德刚,武秀才,精于骑射。他慷慨豪爽,轻财重义。遇事果断有为,尤其善于排难解纷,极富侠义心肠,声名显于乡里。父亲武烈,字丕承,庠生。事亲至孝,遭遇丧母之痛,哀毁过度,郁郁而终,年仅33岁。有三子一女,子名澄清、汝清、河清,由母亲武赵氏教养成才。武赵氏为宣化镇君子堡把总赵宏勋的女儿,幼年时读经书,通达大义。丈夫亡故后,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训以五经四书。三子不负厚望,瞻材亮迹,文章德义竟爽一门,并声于世,人誉“广郡三武”。

武禹襄,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家住广府城内迎春街,因禹襄行三,乡人敬称“武三先生”。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二月,卒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 三月。廪贡生,候选训导,以子侄贵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早春二月生,晚春三月卒,一生与太极拳结缘。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帝,目睹大清国由强转弱的过程。因为受挫科举,便绝意仕途,志在太极,业绩辉煌,泽及天下。

禹襄博览书史,文采卓著。侍郎朱嶟视学广平府时,对其文采大加褒奖。他秉性至孝,崇尚侠义,喜好钻研武术。听闻有善拳术者,虽千里必往求学。因祖坟被盗,地方官处置不力,他怒发冲冠,愤争于庭,由此得罪了地方官吏,并累及到科考。张榜公告之时,竟然被无故除名,改为他人。禹襄不服,复又连试京兆,再荐再黜。天理不公,他无可奈何,便放弃科举为官之路。然而,其才干志行仍然为当时大人所器重。在国难当头之时,还是得到了至少三次可以出仕为官的机遇。咸丰壬子(1852年),吕贤基大夫奉朝廷命督师江右,肃书持币招入军幕。到了庚申(1860年)、辛酉年(1861年),捻军攻入畿南,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先后下书礼请,均婉言相辞。武公早已对官场心灰意冷,一门心思徜徉于武学研究之中。他对流传于广府的大红拳、小红拳、二郎拳、春秋拳、梅花拳、劈挂拳、六合拳、八极拳、形意拳等广泛涉猎、学习、研究、比证。并且常和同郡拳友杨禄禅相互交流探讨。1852年,因公赴河南省,绕道赵堡镇,走访陈清平,和他研究炮捶术一月有余,并得其精妙。返里后,精益求精。与杨禄禅密切交流、比较、验证、再创造。二公一擅文,一善武;一重理论,一重实践。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研创“绵拳”。有诗《书剑情怀》称赞武公禹襄:

“虽然豪门一书生,不爱功名爱武公:

天下何少一小吏,武林骤然唱大风”

又有《武林楷模》一诗赞美杨禄禅、武禹襄二公:

“武德高风杨禄禅,书剑情怀武禹襄;

天下太极赖二公,武林楷模美名扬。”

武公开文人习武的先河,并开启了武学研究新纪元。他将传统儒家学说融于拳术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太极拳文化。他博采众家之长,勇于创新,师前贤心法,不泥古人步迹,从理论到实践一帜卓树,形成拳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走架风格。他不求闻达,一生孜孜以求,研拳不辍,直到临终还为侍疾者谈拳论技,娓娓不倦。他重实践,勤钻研,多发悟,总结写出《十三势架》《身法》《四字不传密诀》、《打手要言》《打手歌》《十三势行工歌诀》等经典拳论,被后世尊为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奠基人,太极拳文化的拓荒者。然而,武公不以教拳为业,传人仅有两位外甥李亦畬、李启轩。

1、许宠厚《太极拳势图解》评析|新锐太极史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