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在古城的流浪(下)

(0)

相关推荐

  • 冉昆仑 || 出河工

    1963年海河流域爆发了特大洪水,我生活的小村子也遭受来了毁灭性的灾害,被洪水冲得只剩十余户的房屋,人民苦不堪言.随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

  • 六子

    六  子 虞长顺 六子其实是独子,他只有一个姐姐,而且嫁到了别的地方.只有他的母亲和他一块儿生活. 他叫六子是因为他在族里的堂兄弟中排行第六.叫六子也有留子的意思. 他大名叫志斌.不过这个名字除了村里 ...

  • 散文||挖河拉车的苦与乐

    挖河拉车的苦与乐 石  鹏||江苏 一九七零年十月底,当时只有17岁的我,随着村里挖河的民工去了排淡河工地.当年的排淡河疏浚工程,是从现在的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向东,一直到入海口.全市的各个乡镇都分摊一段 ...

  • 民工工地裹棉被御寒,在城市打拼数十年却无处安身

    这是一组来自<第三届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摄影大展>的参选作品.这组作品展现的是农民工兄弟闯荡城市,在劳作之外的真实生活.在城市建设中,农民工兄弟功不可没,他们常年在城市建筑工地.市场为生存 ...

  • 咱们的修路民工兄弟

    最近一段时间,离住家不远的地方正在对马路进行改建施工.施工现场有集装箱式的工棚,那是民工兄弟的临时住所,一般说来,工地在哪儿,他们的吃和住就在哪儿,直到这一地段的工期结束,民工兄弟们又随集装箱式的工棚 ...

  • 徐德培 | 亲历淮河入江水道切滩工程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合集 楝树下为爷爷梳背 当年那些学生   七亩褶子 布达拉宫里的虔诚   打草鞋 草堆洞里的温暖与快乐 亲历淮河入江水道切滩工程 江都   徐德培 作者徐德培先生:1947 ...

  • 孩子工地过暑假,父亲从工地回来脏得不敢相认

    几天来,那些进城和爸爸妈妈团聚的留守孩子已经陆续踏上返程.而在安徽六安一建筑工地的工棚里,几个来自重庆湖北和安徽的孩子,还守在工棚里.因为爸爸妈妈太忙,过几天才能送他们回家. 12岁的胥鹏(右)来自重 ...

  • 回忆八字门修水库

    朱春阳摄影 40多年前,记得77年的春天,我还不到17岁,来到八字门水库的工地,那个时候叫新屋咀,修水库.记得我们十几个人先坐班车到京山,后坐拖拉机到水库来.来的时候没有房屋,就住在山坡上. 我们来的 ...

  • 献县《激战洪魔》之二十四: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献县抗洪救灾纪实<激战洪魔>之二十四  忆建造献县枢纽工程     卢宪京  距县城西北八华里,滏阳河.滏阳新河.滹沱河的交汇处即子牙河.子牙新河的分流处,高矗立的进洪闸和节制闸,像 ...

  • 小说,瞎虎和他的媳妇

    (一) 这次遇难的七人中,有俩人是姐夫小舅子,还有俩人是亲兄弟. 外人可能不理解,哪有这么巧的! 其实业内人都知道,在一个工地,民工大都是亲友村邻.一般分成几个帮,四川帮.河南帮.陕西帮.甘肃帮--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