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印外求印,奇肆跌宕
相关推荐
-
篆书边款应该怎样刻?
[大泽篆刻],大泽,姓喻名泽,字滋润,号大泽,语石轩主人,四川巴中人(平面设计师,广州黄埔书法家协会会员). 今人篆刻,印章边款或切.或冲,字体常采用楷书.隶书入石. 行书.草书者少,篆书更少,因为印 ...
-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奚冈先...
印文篆刻与边款款识穿越了150年! 奚冈先生由于是自用印的缘由,故没有留有边款,但篆刻大家丁辅之于1925年秋天考证此印为奚冈自用印并向朋友同行出示显摆,赵叔孺"拜观"后就用刀把这 ...
-
赵广源篆刻《东坡十六乐事》组印
赵广源,号粲庐,岭南印社社员,1997年生于山东淄博,现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受教于祁小春.王忠勇.倪宽与谭文选等先生. 获奖经历 2018年入展"全国大学生篆刻展" 2018年获得 ...
-
篆刻人物:皖浙横站,兼容并包,“印外求印”的赵之谦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赵之谦的文章,主要说他的生平,也提了一下"印外求印",昨天一提到吴让之,提到两个人的印坛地位,觉得还有必要再说说这位印坛大神,重点提提他的作品与风格. 赵之谦(18 ...
-
“印外求印”的大师
@篆刻微刻 黄牧甫(1849年-1908年),是晚清印坛杰出的四大家之一,"黟山派"创始人.名士陵,以字牧甫名世,又作穆甫.牧父,安徽黟县人.黄牧甫在古文字学及碑刻.玺印学方面的修 ...
-
篆刻史话:古代对印章的称谓 学篆刻,该先弄明白:印中求印、印从书出、印外求印、及“急就章”这几个
(2018-04-09 07:28:10) 篆刻史:古代对印章的称谓 原创 谈艺录 2016-04-0216:11:14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因为昨天有位朋友在我的<什么是"急就章& ...
-
以吴昌硕为例,古砖收藏风气下的印外求印
古砖收藏风气下的"印外求印" --以吴昌硕为例 晚清之际,金石收藏还呈现出一大特色,即由青铜鼎彝.碑版古刻向汉.晋古砖的转移.这是在清代朴学的影响下,金石收藏门类不断拓宽的原因所致 ...
-
“印外求印”,看看他的多字印
印谱印人印讯 他就是黄牧甫. 黄牧甫(1849年-1908年),是晚清印坛杰出的四大家之一,"黟山派"创始人.名士陵,以字牧甫名世,又作穆甫.牧父,安徽黟县人.黄牧甫在古文字学及碑 ...
-
印人传:篆刻“印外求印”的集大成者黄牧甫
沙孟海在<印学史>里把黄牧甫.乔曾劬列在赵之谦一章之后,评价说"吴熙载纯从邓出,赵之谦兼师徽.浙两宗,不以邓派自居,我们看来,他的主要精神还是原本邓氏.黄士陵远宗邓氏,近法吴.赵 ...
-
篆刻入门心得:从“印中求印”与“书从印出”直到“印外求印”
今天写的这篇文章,算是我的篆刻入门心得的第三篇,前两篇分别讲了"印中求印"和"印从书出",今天我再念叨念叨"印外求印". 当然了," ...
-
篆刻入门:基于“印中求印”的三个学习创作阶段
前面说过,传统的学习篆刻方法大致有三种方法:印中求印,印从书出,印外求印. 今天我们仅就"印中求印"这种学习方法,拆细了说说. 所谓的"印中求印",前一个&qu ...
-
篆刻入门心得:细细地说说“印中求印”
布丁学印已经近30年了,空学了一些篆刻历史上的大家们的知识,知道些名人轶事,理得一些印人史话,对于篆刻的入门之法,知之甚少,但在这个系列里,不写一点自己的篆刻入门心得,总觉得少点啥,前一次写了一篇&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