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三十二)



《蕙风词话》(三十二)


《蕙风词话》,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尤毋庸以小疵累大醇'(《蕙风词话》卷一),即词必须注重思想内容,讲究寄托。又吸收王鹏运之说,标明'作词有三要,曰:重、拙、大'。他论词突出性灵,以为作词应当'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强调'真字是词骨,情真、景真,所以必佳'。但亦不废学力,讲求'性灵流露'与'书卷酝酿'。有其自具特色的词论体系。此外,论词境、词笔、词与诗及曲之区别、词律、学词途径、读词之法、词之代变以及评论历代词人及其名篇警句都剖析入微,往往发前人所未发。朱孝臧曾称誉这部词话、认为它是'自有词话以来,无此有功词学之作'(龙榆生《词学讲义附记》引)。
况周颐(1859~1926),近代词人。原名况周仪,以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况周颐。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晚号蕙风词隐。临桂(今广西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1879)举人。后官内阁中书、会典馆纂修,以知府分发浙江,曾入两江总督张之洞、端方幕府。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以清遗老自居,寄迹上海,鬻文为生。
(三十二)
○干隆写本白石道人集二
(接上)附采五绝二首,(《访全老于净林》、《观沉传师碑隆茂宗画》二首,刻本有。)七绝二首,(《和朴翁》一首,刻本有。《三高祠》一首,刻本无,据悼牵牛,《姑苏志》采入首句:“不贪名爵不争势。”)填词二首,(《越女镜心》即《法曲献仙音》,刻本无。)细读两词,虽非集中杰作,然如前阕“雨”、“绪”、“路”,后阕“绮”、“几”、“醉”等韵,自是白石风格,非窜入它人之作也。
◆《嘉泰壬戌上元日,访全老於净林广福院,观沈传师碑、隆茂宗画,赠诗二首》“深衣跨羸骖,杳杳春山路。入寺君未知,闲看移桂村。”“深碑含秀润,隆画出神奇。道人那得此,老子秘耽之。”(《白石道人集外诗》)
◆七绝二首,据《蕙风词话辑注》引《白石道人诗集》卷下一首,《朴公棹牵牛其奇余亦作》“不见青青绕竹生,西风篱落抱枯藤。道人一任空花过,愁杀山阴觅句僧。”
(接上)○越女镜心二首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傍绮阁,轻阴度,飞来鉴湖雨。近重午。燎银篝、暗熏溽暑。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别毛席莹》。周颐按:元注题疑有误字。)
檀拨幺弦,象奁双陆,旧日留欢情意。梦别银屏,恨裁兰烛,香篝夜闲鸳被。料燕子、重来地。桐阴锁窗绮。倦梳洗。晕芳钿、自羞鸾镜。罗袖冷、疏竹画帘半倚。浅雨渗酴醿,指东风、芳事余几。院落黄昏,怕春莺,笑人顦顇。倩柔红约定,唤起玉箫同醉。(《春晚》)
周颐按,右词二阕,采附《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阕后。细审词调,有与《法曲献仙音》小异者。前段“轻阴度”、“重来地”叶,后段“空写数行怨苦”、“疏竹画帘半倚”,“怨”字、“半”字去声是也。有与《法曲献仙音》脗合者,前阕前段“风竹”“竹”字,“鸣绿”字,“睡觉”“觉”字,后段“故国”“国”字。后阕前段“檀拨”“拨”字,“双陆”“陆”字,“旧日”“日”字。后段“院落”“落”字并入声是也。守律若是谨严,自是白石家法。
○和放翁钗头凤
放翁出妻为作《钗头凤》者,姓唐名琬。和放翁《钗头凤》词,见《御选历代诗余词话》及《林下词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前后段俱转平韵,与放翁词不同。(《耆旧续闻》云: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
○和放翁钗头凤
放翁出妻为作《钗头凤》者,姓唐名琬。和放翁《钗头凤》词,见《御选历代诗余词话》及《林下词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前后段俱转平韵,与放翁词不同。(《耆旧续闻》云: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
○潘瀛选新荷叶
潘仙客(瀛选)《新荷叶》句云:“雏晴嫩霁,似垂髫,小女盈盈。”未经人道。
◆潘瀛选,字仙客,号梅庵,宜兴人。顺治六年进士,授中书,官至山东青州推官。
◆此则似有误,句见陈维崧《新荷叶 新霁郊外纪游》“日丽风柔,水边天气鲜新。闲坐斜桥,数完几折溪痕。酒旗戏鼓,怯馀寒、未满前村。小红乍乳,莺声一巷才匀。节过收灯,风光尚未逾旬。粉糁疏篱,谁家香玉粼粼。雏晴嫩霁,似垂髫、好女盈盈。江南烟景,殢人尤在初春。”
○周济介庵诗词
校周保绪(济)介庵诗词,多常州耆旧轶闻。汤贞愍官乐清副戎,引疾归,寄保绪春水园。贞愍暨其配双湖夫人,俱擅丹青,有《画梅楼双照》。保绪为题《浣溪沙》词,有“暗香双护玉楼人。旁人刚道是梅魂”之句。贞愍奉命弋捕,改道士装入罗浮,经月乃出。既罢,写其装为《琴隐图》,琴隐图所由名也。又有《十二古琴书屋填词图》。张翰风初名翊,改名与权,后定名琦。陆祁生故宅,有“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之轩”,庭中古桧二,后毁于火。
◆周济(1781-1839年)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今江苏宜兴)人,清朝词人及词论家。官淮安府学教授。著有《味隽斋词》和《止庵词》各一卷,《词辨》十卷,《介存斋论词杂著》一卷,辑有《宋四家词选》。另有论词调之作,以婉、涩、高、平四品分目,已散佚。《清史稿》卷四六八有传。
◆汤贞愍,汤贻汾(1778—1853年), 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武官、诗人、画家。著有《琴隐园诗集》、《琴隐园词集》、《书荃析览》、杂剧《逍遥巾》等。
◆张翰风,张琦(1764—1833年),初名翊,字翰风,号宛邻,又号默城居士。江苏武进人。张惠言弟。有《战国策释地》、《素问释义》、《宛陵文集》。词作有《立山集》。
○淑秀澹庵词一
徐淑秀,自号昭阳遗孑,前朝南渡时宫人也。甲申后,流落金台,后归泰州邵某。为诗多抑郁哀愤之音,有“昭阳遗孑听渔歌。尔乐波涛我为何”、“入画无人知是我,倚阑看蝶认为花”之句。所着《一叶落》词,《众香集》录四阕。女邵笠,字澹庵,《菩萨蛮》云:“乱莺啼破流苏梦。樱桃露湿花梢重。小婢促梳头。开奁满镜愁。 画眉人不在。蹙损双螺黛。淡日上红纱。轻蝉鬓影斜。”
◆《四阕》,其一《渔歌子·秋夜》“露滴花寒入夜深。多情明月向愁人。灯隐隐,漏沉沉。断续钟声断续砧。其二《忆王孙》 “重重幽恨锁眉峰。斜倚阑干思未穷。徒使心牵问不通。忆相逢。在梦中。”其三《丑奴儿》“自从别后长相忆,慵整新妆。瘦怯春裳。怕见庭前芍药芳。停针不语愁无限,蜂闹纱窗。燕语雕梁。独倚阑干欲断肠。”其四《鹧鸪天》“宝篆香消觉夜深。挑灯无语倍伤情。瑶琴欲抚闲消闷,拨尽朱弦总断魂。风索莫,月凄清。无端愁思苦萦心。徘徊不尽梧桐月,守着窗儿坐到明。”
◆邵笠,字澹庵,江苏泰州人。徐淑秀养女。秀才黄杜若室。
○淑秀澹庵词二
(接上)《虞美人》后段云:“翠眉一霎愁峰锁。挼碎芙蓉朵。问伊底事忽娇嗔。道是采花、掠乱鬓梢云。”淑秀词视澹蓭稍逊,然“入画”二语,却未经人道。
◆《虞美人》:“金铃密缀桐龙凤。粉淡檀痕重。半遮团扇眼波斜。多恐养娘偷检、守宫砂。翠眉一霎愁峰锁。挼碎芙蓉朵。问伊底事忽娇嗔。道是采花掠乱、鬓梢云。”
○尼静照词
尼静照,字月上,宛平人,曹氏良家女,泰昌时选入宫。在掖庭二十五年,作宫词五首。崇祯甲申,祝发为尼。《西江月》云:“午倦恹恹欲睡,篆烟细细还烧。莺儿对对语花梢。平地把人惊觉。有恨慵弹绿绮,无情懒整云翘。难禁愁思胜春潮。消减容光多少。”体格雅近北宋。
◆月上,据《众香集·书集·尼静照小传》应改作“月土”。《众香集》存其词三首。
○成岫词
成岫,字云友,钱塘人。略涉书传,手谈齿句、斗茗弹丝并皆精妙。爱云间董宗伯书画,刻意临抚。每一着笔,辄能乱真。今妩媚而失苍劲者,皆云友作也。戊子春,宗伯留湖上,见云友所仿书画甚伙,自不能辨。后得征士汪然明言其详,即为蹇修,结褵于不系园。时云友年二十二矣。归董后,琴瑟静好,谱入《意中缘》传奇。有《慧香馆集》。《菩萨蛮》云:“绿杨深处黄鹂坐。苍苔门巷无人过。帘卷接湖光。六桥车马忙。锦塘花历乱。云拥雷峯暗。触绪抚瑶琴。澄怀一寄心。”
◆成岫,杨云友,名成岫,又名慧林,号云道人,别号林下风。钱塘人,明末女画家、词人。人称“诗,书,画三绝噪于西泠”,“书法二王”,《明画录》、《无声诗史》等有记载。 《众香集》存词三阙。
◆董宗伯,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意中缘》,清代戏剧家李渔的戏曲,《笠翁十种曲》之一。此剧系李渔将历史真实人物按照作者的才子佳人观扭合而作,他将林天素(即林雪)配于陈继儒,杨云友(即成岫)配于董其昌,后人多误传,以为是正史。
○吴澄临江仙
吴草庐(澄)《临江仙》词:九日舟泊安庆城下,晚歇临江水驿。于时月明风清,水共天碧,情景佳甚。与徐道川、方复斋、况眉吾、方清之,驿亭草酌。以“殊乡又逢秋晚”分韵,得“殊”字:“去岁家山重九日,西风短帽萧疏。如今景物几曾殊。舒州城下月,未觉此身孤。胜友二三成草草。只怜有酒无茱。江涵万象碧霄虚。客星何处是,光彩近辰居。”有元一代吾宗故实尤少,亟记之。
◆吴澄,(1249—1333年),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泰定元年(1324年),作为经筵讲官,敕修《英宗实录》,参与核定《老子》《庄子》《大玄经》《乐律》《八阵图》等,对《易》《春秋》《礼记》及郭璞《葬书》。吴澄与许衡齐名,并称“北许南吴”,以其毕生精力为元朝儒学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著有《吴文正公全集》传世。
○与叔问联句
辛卯、壬辰间,余客吴门,与子芾、叔问,素心晨夕,冷吟闲醉,不知有人世升沉也。某夕,漏未三滴,招子芾燕集,不至。叔问得《浣溪沙》前四句,余足成之。“□样词人天样遥。翠衾贪度可怜宵。(芾姬人名翠翠。)未应笺管换钗翘。破面春风防粉爪。(问)画眉新月恋香毫。柳颦花笑奈明朝。(笙)”翌日,有怡园之约,故歇拍云云。今子芾墓木拱矣。王逸少所谓“俯仰之间,已成陈迹。”成容若所谓“当时祇道是寻常”也。
◆子芾,张祥龄(1853~1903),字子芾,又字子馥,四川汉州(今广汉市)人,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清末文学家。工诗善词,先著有《前后蜀杂事诗》行世。自谓“作诗逊吾妇,故遁而为词。”后著有《半箧秋词》一卷,《续半箧秋词》一卷,又与王鹏运、况周颐合著《珠玉词》一卷。所著《半箧秋词》,以与易实甫、况周颐、郑文焯诸名流唱和为多。
◆叔问,郑文焯(1856—1918年),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有《大鹤山房全集》。
○陈大声戏仿月令
陈大声《草堂余意》不可复得,甚恨事也。大声一字秋碧,精研宫律,当时有乐王之目。又善谑,尝居京师戏仿《月令》二月云:“是月也,壁虱出,沟中臭气上腾,妓鞾化为鞵。”见顾起元《客座赘语》。又有《四时曲》,秋碧与徐髯僊联句。
◆陈铎,字大声,号秋碧,又号七一居士。明代散曲家。南直隶(今江苏新沂市人,家居金陵(现江苏南京)。工于诗词、绘画,犹其精于音律,以散曲驰名于世。善弹琵琶,常常牙板随身,高歌一曲,被教坊子弟称为“乐王”。
○玉梅后词
玉梅后词《临江仙》云:“妍风吹坠彩云香。”彩云丽矣,而又有香,且是妍风吹坠,七字三层意。
◆况周颐玉梅后词《临江仙》:“记得西楼长竚立,珊珊想望明珰。妍风吹坠彩云香。隔帘先一笑,将恨付斜阳。 未似齐姬争六注,嗔人博进须偿。当时祗道是寻常。愿为双绛蜡,输泪照棠妆。”
○杨泽民和清真
杨泽民和清真《蓦山溪》云:“平生强项,未肯轻鱼水。”余亦云然。
◆杨泽民,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
◆《蓦山溪》:“当年苏小,家住苕溪尾。一棹采莲归、悄羞得、鸳鸯飞避。苹洲蓼岸,花脸两难分,崖半倚。风乍起。荡漾烟光里。
平生强项,未肯轻鱼水。溪上偶相逢,这一段、风情怎已。纫兰解佩,不负有情人,金尊侧,罗帐底。占尽人间美。”
○注明宫调词辑
宫调之学,失传久矣。尝欲辑两宋人词注明宫调者,都为一帙。取其相同之调,参互比勘,当有消息可寻。惜尘冗,苦无暇也。
◆赵尊岳之《蕙风词史》云:“先生初以天才为词,虽节拍不乖,亦未尝一字一声,三探三讨,自辛亥来沪,与彊村侍郎游,同音切磋,益臻严谨。于是四声相依,一字不易。”
○蓼园词选
余女兄三,某仲适黄,名俊熙,字吁卿。吁卿之曾祖蓼园先生,有词选梓行。(词选无先生名,名待考。)起玄真子《渔歌子》,讫周美成《六丑》,都二百二十四阕。并浑雅温丽,极合倚声消息。每阕有笺,征引赡博。余年十二,女兄于归,诒余是编,如获拱璧。心维口诵,辄仿为之。是余词之导师也。先生选词若是之精,断无不工填词之理,顾所作迄未得见。可知吾粤词人,湮没不彰者伙矣。(黄氏家祠内有《偶彭楼词》,举版贮其上,并可登眺城西山色。女兄以余幼故,请登楼勿许,当时为之惘然。至楼名何,则至今不知)。[以上见《香东漫笔》]
◆黄俊熙,字龠卿,广西临桂人。曾官刑部主事。其祖黄苏,原名道溥,字蓼园。乾隆五十四年举人。编有《蓼园词选》,蕙风误蓼园为俊熙之曾祖。《蓼园词选》今存词二百二十三阕,蕙风所云二百二十四阕,不准。
○后庭花破子
《后庭花破子》,李后主、冯延巳相率为之。“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边。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单调三十二字,见《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引陈氏《乐书》。王恽、邵亨贞、赵孟俯并有此词。万氏《词律》不收,谓是北曲,不知南唐已创此调也。(按:宋陈旸《乐书》无此词。)
◆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引《乐书》:“本清商曲赋《后庭花》,孙光宪、毛照震都赋之。又有《后庭花破子》,李后主、冯延已相率为之。《词律补遗》谓此调创自金元,列元王恽所作,《词谱》卷二亦谓“此金元小令”,皆误。王国维辑本《南唐二主词·补遗》收此调一首,定为李煜所作。《词谱》云:“《太平乐府》注仙吕调,《唐书·礼乐志》注夷则羽,俗呼仙吕调。”
◆王恽(yùn)(1227—1304年),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
◆邵亨贞(1309—1401) ,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元代文学家。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贺方回小梅花
贺方回小梅花“城下路”一阕前段,《词综》作金人高宪词,调名《贫也乐》,于“家”韵分段。半塘云:或沿明人选本之讹。(按:《词综》本元好问《中州乐府》。)
◆贺铸《将进酒(小梅花)二首》,“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高宪,字仲常,金辽东人。王庭筠之甥。章宗泰和三年进士。官博州防御判官。工诗善画。《全金元词》收词二首。
○宋谚入词
宋谚:“馋如鹞子。懒如堠子。”稼轩《玉楼春》:“心如溪上钓矶闲,身似道旁官堠懒。”又云:“谢三娘不识四字,罪之头。”吕圣求《河传》:“常把那、目字横书,谢三娘、全不识。”
◆稼轩《玉楼春 用韵答叶仲洽》:“ 狂歌击碎村醪盏,欲舞还怜衫袖短。心如溪上钓矶闲,身似道旁官堠懒。山中有酒提壶劝,好语怜君堪鲊饭。至今有句落人间,渭水秋风黄叶满。”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今存《圣求词》一卷。
◆《河传 赠妓行四者》:“双花对值。似黄封和了,龙香难敌。闷把琵琶,试把么弦轻轹。算行家,才认得。朱窝戏捻骰儿掷。唯有烧盆贡菜、偏难觅。常把那、目字横书,谢三娘、全不识。”见明陈耀文《花草粹编》
○杨妹子题画词
杨娃亦称杨妹子,宋宁宗恭圣皇后妹,以艺文供奉内廷。题马远《松院鸣琴》小幅《诉衷情》云:“闲中一弄七弦琴。此曲少知音。多因澹然无味。不比郑声淫。松阴静,竹楼深。夜沉沉。清风拂轸。明月当轩。谁会幽心。”按杨娃词各选本未着录,此阕见《韵石斋笔谈》。(按:此首乃宋张抡词。)
○胡与可百字令
黄子由尚书夫人胡氏与可,号惠斋,元功尚书之女也。有文章,兼通书画。尝因几上凝尘,戏画梅一枝,题百字令云:“小斋幽僻,久无人到此,满地狼籍。几案尘生多少憾,玉指亲传踪迹。画出南枝,正开侧面,花蕊俱端的。可怜风韵,故人难寄消息。非共雪月交光,这般造化,岂费东君力。只欠清香来扑鼻,亦有天然标格。不上寒窗,不随流水,应不贴宫额。不愁三弄,只愁罗袖轻拂。”按夫人有《满江红灯花词》,见《花草粹编》及《词统》。此阕见董史《皇宋书录》。
○坡词出处
东坡词:“春事阑珊芳草歇。”升庵《词品》引唐刘瑶诗:“瑶草歇芳心耿耿”,《传奇》女郎王丽真诗“燕折莺离芳草歇”,谓是坡词出处。不知谢灵运有“芳草亦未歇”句。此条见古虞朱亦栋《羣书札记》。
◆苏轼《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梦破五更心欲折。角声吹落梅花月。”◆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槐花结子桐叶焦,单飞越鸟啼青霄。翠轩辗云轻遥遥,燕脂泪迸红线条。瑶草歇芳心耿耿,玉佩无声画屏冷。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词品》:“太平广记载妖女一词云:‘五原分袂真胡越,燕折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其词亦佳。”
○升庵失考
又坡词“游人多上十三楼”,《词品》云:用杜牧诗“婷婷袅袅十三余”句也。案《咸淳临安志》:“十三闲楼在钱塘门外大佛头缆船石山后,东坡守杭时,多游处其上,今为相严院。”又见《武林旧事》、《梦梁录》。郭祥正、陈默并有诗,见《西湖志》。升庵岂未考耶?(按: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二引东坡此词,已云:“十三闲楼在钱塘西湖北山。”)
◆《南歌子·游赏》:“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词品》云:汉书:“五城十二楼,仙人居也。诗家多用之。东坡词:“游人都上十三楼。羨竹西歌吹古扬州。”用杜牧诗“婷婷袅袅十三馀”之句也。永乐中,晏振之金陵春词:“花月春江十四楼。”人多不知其事。盖洪武中,建来宾、重译、清江、石城、鹤鸣、醉仙、乐民、集贤、讴歌、鼓腹、轻烟、淡粉、梅妍、柳翠十四楼于南京,以处官妓。盖时未禁缙绅用妓也。
○赵意孙词
“僵卧碎璚呼不起,看繁星、历乱如棋走。”赵意孙《舍怀玉题张仲冶雪中狂饮图》《金缕曲》句也。情景逼真,非老于醉乡者不能道。
◆赵怀玉(1747~1823年),字亿孙,号味辛,又字印川(见翁方纲〈吴越钱氏所造金涂塔予向见拓本已有诗矣今赵味辛舍人得此塔版携来予斋约诸公赋诗复作此篇诗),晚号收庵,江苏武进人。怀玉性坦易,工古文词;诗与孙星衍、洪亮吉、黄景仁齐名,时称“孙、洪、黄、赵。”著有《亦有生斋文集》五十九卷,续集八卷并行于世,见《清史列传》。
◆《金缕曲·为张仲冶题雪中狂饮图》:“醉亦寻常有。怪寥寥、古今数子,独传人口。西蜀东吴天万里,忽共尊前奋袖。却正是、长安雪后。僵卧碎琼呼不起,看繁星、历乱如棋走。此乐也,世能否。丹青早入长康手。叹图中、几番离合,未堪回首。迁客夜郎今已返,君尚颠狂依旧。更笑我、病还强酒。宁可荒坟浇一盏,胜向它、丞相车茵呕。身外事,尽刍狗”
○怎奈向
淮海词:“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今本“向”改“何”,非是。“怎奈向”宋时方言,它宋人词亦有用者。
○女词综
《文选楼丛书未刻稿本待购书目》二册,有《女词综》,此书未之前闻。
○清词人生日
曩与筱珊、半塘,约为词社,月祝一词人,合为一集。嗣筱珊有湖北之行,因而中止。考出词人生日,录记于此,它日克践斯约,尚当补所未备。正月初四日黄仲则(景仁)生(见年谱)。十一日李分虎(符)生(见本集)。三月十二日蒋京少(景祈)生(见《罨画溪词》题)。二十五日王西樵(士禄)生(见《名人年谱》)。五月初二日厉樊榭(鹗)生(见本集)。初四日彭羡门(孙遹)生(见《延露词》题)。二十二日项莲生(鸿祚)生(见汪远孙《清尊集》)。六月二十九日李武曾(良年)生(见本集)。七月初七日周稚圭(之琦)生(见《年谱》)。八月二十一日朱竹垞(彝尊)生(见《年谱》)。闰八月二十八日王阮亭(士正)生(见《年谱》)。十月二十八日蒋苕生(士铨)生(见《名人年谱》)。十一月二十二日王德甫(昶)生(见《年谱》)。十二月十二日纳兰容若(成德)生(见高士奇《蔬香词》题)。


湘天华诗社,邀请您来一起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