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张迁碑》

书法密码2018-09-09 21:57:05

《张迁碑》,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明初出土,,先置于乐平州学,建国初移置于山东东平县政府院内,1965年再迁至泰安岱庙,后又能移至贶殿东郎之历代碑刻展室内。是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纵317厘米,横107厘米。凡15行,行42字。

如上图,《张迁碑》有碑额书“汉故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12字,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曲屈,似汉印之缪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碑主人张迁,字公方,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纪之。碑阴三列,上两列各19行,下列3行,刻碑书风朴茂端直。

《张迁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的故宫博物院藏本为最佳称“东里润色”本。

《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在巧拙之妙。特别是碑阴之字,似不经意,但其意态上的雄健高古之气尤为明显。明代孙退谷《庚子销夏记》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清郭沿先则称此碑为“是碑为冠”(《芳坚馆题跋》)。

下面将具体从用笔和结体上阐述《张迁碑》高古、朴拙的风格特点。

1、顶点的写法。

在《张迁碑》中,顶点各有不同。如图一中“京”字顶点凌空,有鸟瞰世界之感,呼之欲出;“帝”字顶点以小横为之,以加强字的横势;“高”、“方”等字,顶点牢牢搭在横上,有融为一体之感;而图二中“文”字的顶点,又大又侧,坠石之感特强 (底部撇捺交叉,则稳如磐石)。“本”字的顶点与横似连还断,斜侧生姿,再加上与横坚的西己合,足见其高占方峻中的闭情逸趣。

《张迁砷》顶点的用笔有方有圆,而以方宅居多;有正有侧,而以侧居多。用方笔者,其下多以圆笔辅之;而用圆笔者.其下必以方笔辅之。

下横折和子部门磺折撇均用方笔。首点侧者,其下梢正,如图:

2、横两点,有几种类型。

①相向型。此类较多,左右两点在大小、方圆、映带等方面各有不同,如图三中“善”字两点,左圆右方、左小右大,且距离较大,开合变化较小;“幕”字的两点则左方右圆,左大右小,上开下台明显,朴实厚重,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对”、“尚”等字的左右两点,不仅有大小、方圆之变,同时又相互呼应,顾盼生姿。

②相背型。如图四“棠”、“兴”等字的下两点,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竖的两侧或在横下,虽相背斜立,但亦能蓄势凝练,亦有遥相呼应之感,且有方圆的变化;“性”字的右点则以短竖为之,略早向左下;倾斜之势,以示呼应。

③同向型。两点基木同向出锋,但笔断意连,高低有别。如“恭”字的下两点,左点向右上出锋,右点向右下出锋,彼此意志相连。

3、横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横的处理,世富于变化。起笔有方圆、轻重之别,收笔有回锋、日锋之变,行笔有的平稳安详,有的轻盈活泼,横势有平有斜。特别是笔画多横的宁,更是变化丰富。如图一中“君”字的一长横,方势逆起,转锋(一般是拇指向内食指、中指向外稍捻笔管,配以手腕徜向右翻来凋正笔锋)后向右涩行,至“燕尼处用力高挑而出锋,横势虽平,但亦厚重朴拙,出锋潇洒。

4、竖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竖,起笔有方圆的变化,方多圆少,中锋涩进行宅,有提按的灵动变化,竖势有直侧的变化。如图三“之”字的竖,逆锋方起笔,调锋(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梢捻笔管,手腕梢向上弓,以凋正笔锋)后向下直而涩行。“九”的竖(《张迁碑》中“九”字的撇作竖处理)逆锋方起笔,调锋后用力向下涩行,宅势渐重,回锋收宅。“上”字的竖则逆锋圆起宅,向下涩行。“辅”的两长竖行宅中均有明显的提按变化,轻灵活泼。图四巾“东”宇的中竖,曲而不显怯弱;“外”的竖向左下倾斜;“干”字的竖向右下倾斜;”喋”的下竖向左下行笔,带有一定的弧势。还有更多短竖的不同变化,这些大大丰富了《张迁碑》竖的内涵,显示出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临习寸宜细致观察体会,认识这些变化,再付诸宅墨。其实任何一个笔画,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其长短、粗细,正侧、方圆应随字势而巧妙变化,万不能干篇一律。只有在此基础上认真体味汉碑,才能享受其无穷变化的奥妙之趣。

5、撇的用笔方法

撇在《张迁碑》中有方圆、长短、曲直和平斜的变化,回锋收笔。如图一“令”字的撇长

且稍带弧势,起笔逆锋圆势,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中指、食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向

左下稍翻,调正笔锋)向左下弧势涩行,收笔回锋。“夫”字的撇长而曲势较大,方势起笔,

顺锋向左下用力行笔,回锋收笔。“才”字的撇短而细直,略取横势。“周”字的撇竖直而收

笔处稍曲。

6、捺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捺有大小、平斜、曲直、方圆之分,起笔多逆锋蓄势,有方有圆,行笔涩进,收笔用力,出锋劲逸,有时含蓄凝重。如图二“更”字长捺斜而稍直,出锋劲健。其写法是逆锋方起笔,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左上弓,以调正笔钧锋)向右下涩进,至“燕尾”处,驻笔蓄势,拇指渐向内,食指、中指渐向外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右上翻转,后再用力出锋。

7、折的用笔方法

《张迁碑》中的折画,多数为方势直转,用笔斩钉截铁,雄强有力。如图二中“君”字的折,横至折处,蓄势转笔(拇指稍向外,食指、中指稍向内捻笔管)直切而下,劲健而有力。而“负”字的折则横至折处,稍提笔向上,调锋后再向下运行,既有方势,又有圆意。“之”的竖折,有意圆转(亦需指腕配合),以示变化。

(0)

相关推荐

  • 简析柳书书写技巧

    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在书法上因以卓越的灵性自创"柳体″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筋柳骨″.在中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作品<玄秘塔碑&g ...

  • 【每日一字】 浇(2413)2021.04.07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 ...

  • 【每日一字】 隩(2616)2021.10.27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皇甫君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下部中间的[每日一字]菜单)查阅. 叶,践其隩 ...

  • 【学颜】浅析《多宝塔碑》之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出自兵法<三十六计>,欲取之,先予之,对应到书法中就有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直先曲等等技法,在矛盾中寻求统一,于笔法中充满张力. 且看<多宝塔碑>中如何"欲擒 ...

  • 【每日一字】 晓(2373)2021.02.26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 ...

  • 【每日一字】 纲(2347)2021.02.01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 ...

  • 【每日一字】 斛(2370)2021.02.23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下面作品里摘取制作的,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 惑规矩,边激宁谧.後或斛斯政 第七百 ...

  • 此帖为启功写苏轼的《寒食帖》,请欣赏。

    此帖为启功写苏轼的《寒食帖》,请欣赏。

  • 启功写苏轼《寒食帖》,自成一体

    启功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鉴定家,尤精碑帖之学. 启功曾临习大量碑帖,他的书法作品 ...

  • 939年前的寒食节,苏轼郁闷地写下旷世神品《黄州寒食帖》

    又是一年寒食节,不知不觉忆起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的"寒食帖"."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这首<寒食>诗,所言即 ...

  • 一纸寒食帖,写尽多少沧桑事!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那时苏轼因宋朝 ...

  • 如何写好《寒食帖》?

    作品背景概述 <寒食诗帖>不仅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个人书法生涯中最为精彩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书法史尤其是行草书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后人将其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 ...

  • 苏轼写下的千古绝唱《黄州寒食帖》,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网络资料 苏轼的<黄州寒食帖>,是其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这部作品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共同被誉 ...

  • 苏轼《寒食帖》:此作写出满纸的苍凉感,将情感与书法相结合

    说起书法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下三大行书",则是指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以及苏轼的<寒食帖>.这三部作品号称是书法史上的&quo ...

  • “命苦之人, 全写脸上”: 苦命人都会犯的“通病”, 现在纠正还不算晚!

    "命苦之人,全写脸上":苦命人都会犯的"通病",抓紧时间纠正!.潜移默化中自然会給你产生富贵的运气. 1.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 贫苦的人没什么资源,本来就匮乏 ...

  • 练习瑜伽旅程上,我曾在笔记本上写下的一些碎碎念,分享给你.....

    练瑜伽,不一定总是会感觉很舒服:你可能会感觉到身体的酸痛:也有可能受伤,还有可能经历身体在恢复其本来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移过性的疼痛:你也会经历挣扎,面对不少失望... 但是正是因为你会直面你 ...

  • “我为艾青写一首诗”征文启事

    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伟大而独特的诗人,是当之无愧的诗坛泰斗.在民族危亡的年代,艾青始终如一坚定坚持对光明的信念,并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礼赞光明.礼赞太阳.礼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