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上将找到了自己失散8年的女儿,对她说:改名字吧
相关推荐
-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第一纵队的副政委成功突围,他的结局怎么样?
1941年1月,国民党包围了新四军军部,并且不顾两党第二次合作,悍然向新四军发动了进攻,给新四军军部造成了重大损失,包括军长叶挺在内的一众新四军高级将领,有的被国民党扣押,也有的壮烈牺牲. 新四军与 ...
-
新四军突围成功的最高将领,1955年被授上将,后来的结局如何?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抵抗日本人侵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誓死保卫祖国.不久后,新四军正式成立,第一任军长为叶挺.不过,蒋介石却始终提防新四军,怕新四军发展壮大,因此千方百计阻碍新四军 ...
-
宣城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
14 发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永远的云岭/鲍陆胜
永远的云岭 --泾县红色之旅漫记 得知党员老师要去泾县参观,我的脑海里立马出现了云岭,茂林地区,皖南事变,叶挺,项英等等关键词.作为一名教初中历史课的老师,最最盼望的莫过于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有历史感 ...
-
江志伟:我亲历过的“皖南事变”
我亲历过的"皖南事变" --为2020年1月4日"皖南事变"八十周年而作 冯云/口述 江志伟/整理 汪苹/摄影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
-
皖南事变时,他是新四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却叛变投敌
历史客栈原创视频:皖南事变时,他是新四军第一纵队副司令,却叛变投敌 ----下面是文字版---- 皖南事变的爆发,给新四军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只有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傅秋涛,率领部队一千多人突围成功. ...
-
皖南事变新四军损失三个支队,部队突出多少人?牺牲哪些干部?
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我军最大的一次军事损失,和湘江战役.西路军并称为三大败仗. 新四军军部自成立后,因抗战战场形势变化,进行过多次转移: 1937年12月25日,军部在武汉市前大和街26号成立. 193 ...
-
新四军最初只有四个支队,支队司令员都是谁,最后一位被错杀
八路军成立是在哪一年?1937年8月.基本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不久,八路军就成立了.那么,江南的新四军呢?成立在什么时候?新四军成立要晚一些,因为这个需要和国民党方面进行更加艰难的谈判. 到1937年 ...
-
找到了!失散25年的女儿其实只相距20公里凤凰网湖北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全媒体记者陈洋波 通讯员曾长羽 丁勇 张君)25年前,3岁的女儿从枣阳家中走失,一家人辗转多地,绕了大半个中国,最终发现他们只相隔20多公里.4月13日这天,对于老关一家而言,着实等 ...
-
1949年开国大典现场!终于找到!太激动人心 了!
1949年开国大典现场!终于找到!太激动人心 了!
-
母亲找到14岁离家的儿子,儿子陈锡联当了纵队司令,后成开国上将
他出生在湖北黄安县彭家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3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和两个姐姐.一个弟弟过着艰难的生活.他十二三岁就给地主放牛,白天干重活,夜里还要给牛添草.有一次他太累了,夜里没醒过来,误了 ...
-
开国上将和夫人合影(2)
蒲德生 X 11).吕正操:辽宁海城人.(1905.1.4-2009.10.13) 1955年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吕正操上将和夫人刘 沙1942年元旦结婚. 12).朱良才:湖南汝城人 ...
-
他当团长时娶妻被百元彩礼难倒,后成开国上将,深得毛主席器重
引 自古穷汉难娶妻,屌丝娶妻难,这很好理解,也不稀奇.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一个人都很向往的目标,而美好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穷汉和屌丝自己都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又如何让人相信能带着女神奔 ...
-
开国上将返乡,母亲衣衫褴褛不敢上前,他跪地痛哭:娘,我回来了
1985年7月19日,一封诊断书摆在了许世友面前--肝癌晚期.对于这一情况,他心里是清楚的. 不过他当下考虑的并不是如何治疗,而是想着返乡土葬的事情.关于"土葬"的申请,许世友已经 ...
-
他领导2000农民起义失败,走投无路之际去找毛委员,后授开国上将
距赣州城区40公里,属九连山脉丘陵盆地形状,有一个历史悠久的老村坊,名叫赣县大埠乡赖村,顾名思义,这个村子都是赖氏族人聚族而居的村庄,村子里一座画栋雕梁,飞檐翘角的"赖氏宗祠"足证 ...
-
14岁参军,40岁被授予开国上将,他在军中的任职超越所有大将上将
1928年,正在木兰山组织游击战的詹才芳,突然看到窗外有人跑到了游击队所在地,原来是联络点老乡陈永厚的儿子,这个才13岁的少年跑来所为何事?詹才芳询问道. 小孩说自己要参加红军,詹才芳笑了:" ...
-
开国上将有22位在不同时期成为副国级 他们都担任了什么职务
新中国1955年9月授衔时,授了55名开国上将.1956年和1958年又分别补授了1名,总计为57名开国上将. 这些将军们在党和政府.军队等领域分别担任重要职务,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才智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