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0)

相关推荐

  • 乌梅汤治愈口干一例分享

    患者,女,手脚黄重,身上淡黄,眼睛不黄,晨起口苦,口渴多饮,唇干,痰粘稠,咽喉不适,上月咽喉息肉手术,眼干,怕冷,夜尿二次,尿黄,大便成型,时溏.(见治疗前图片)乌梅30.花椒10.细辛6.黄连6.黄 ...

  • 陈修园乌梅丸心传

    陈修园是清代著名医家,对<伤寒杂病论>研究颇有成就,尤其是对其中厥阴病篇乌梅丸理解深刻独到.本文以陈修园著述合集为蓝本,分别从厥阴病提纲证.乌梅丸方证.厥阴病欲解时等理论出发,联系古今医家 ...

  • 左寸浮厥阴太阴合病

    [中医名家胡希恕百年临床医案--过敏性结肠炎经年治疗无效,寒热错杂证当施乌梅丸痊愈] 患者男,57 岁. 初诊∶ 腹泻.腹痛3年,三年前患肺炎,经住院治疗,肺炎愈,但遗长期腹痛.腹泻,西医诊断为过敏性 ...

  •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及乌梅丸在临床中的运用.ppt

    浅谈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及乌梅丸在临床中的运用.ppt

  • 中医经典每天学一点:芍药甘草汤

    <伤寒论>载芍药甘草汤,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诸症.仲景先用甘草干姜汤救其烦躁吐逆,以复其阳,更作芍药甘草汤以复其阴,使脚挛急者得以复伸 ...

  • 中医人也要学点西医:临床危象汇总!

    临床危象,即疾病的危急征象,见于临床各科.危象的识别与救治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内分泌代谢系统 1. 1 垂体危象: 本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 ...

  • 【中医经典】学伤寒论背诵398条条文精华版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 ...

  • #每天学一点中医#【中医名家刘渡舟临床医...

    #每天学一点中医# [中医名家刘渡舟临床医案--急性泌尿系感染之小便不利的治疗] 患者女,42岁,尿急.尿频,小便时尿道灼热湿痛.尿检∶白细胞 10-16个,红细胞3~4个.医院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 ...

  • 中医手相学:分析身体内脏五脏六腑、疾病反射区全息生命象【一点资讯】

    图以中指为轴心的右阴掌手伏脏(与人体脏腑区同位)全息生命象图 [释义] 手伏脏是仰卧在手掌上头在手指端的脸腹朝外.背朝内的男性胎儿呈象,是人体脏腑在手掌上的全息对应体位图,与人体脏腑本位为同位.将风寒 ...

  • 中医望诊,你也学一点!

    眼睛: 1.眼周围的症状 眼皮浮肿--内脏(肾脏.肠胃.心脏)功能降低而导致体内水分囤积 黑眼圈--血液含有过多老旧废物时,就会让眼睛周围变的黯沉(肾脏) 眼睛下方的皱纹--老化现象之一 眼眶凹陷-- ...

  • #每天学一点中医#【二白穴——摆脱痔疮特...

    #每天学一点中医# [二白穴--摆脱痔疮特效穴] 二白穴,经外奇穴,伸臂仰掌,腕横纹直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之两侧缘取穴. 1.主治痔疮,便血,脱肛等病症: 2.可缓解前臂痛,胸胁痛等病症: 3.有调和 ...

  • 刘红权老师讲中医经典的运用—第一期《内经》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

    提要:阴阳的概念源于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成为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期应众多学生邀请,刘红权老师介绍<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的临床运用.后期会定期推出系 ...

  • #每天学一点中医#【中封穴——保养人体精...

    #每天学一点中医# [中封穴--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 中封穴,足厥阴肝经之经穴,当内踝前方,在商丘与解溪二穴之间,靠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中取穴. 1.主治疝气,阴茎痛,遗精等病症: 2.可缓解小便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