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言鸿蒙成功为时过早,但鸿蒙的未来,却又势不可挡

鸿蒙系统2.0正式版推送,不少人已迫不及待地尝鲜,也有不少人由于机型暂时不支持,内心酸溜溜的。此时,关于鸿蒙的未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认为,华为的鸿蒙已经成功,iOS、安卓和鸿蒙将三足鼎立,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的三大家族。另一种认为,华为的鸿蒙面临的挑战很大,要想达到16%的装机量份额很难,尤其是没有友商的支援,鸿蒙不过是昙花一现。两种观点,论据充分,其实都只说对了一半,鸿蒙还不算完全成功,但也没想得那样不堪一击。

其实,仔细回想近年来手机操作系统的发展,无论是安卓,还是iOS,都开始出现共性弱点,只是用户很难觉察到。过去买一台手机,选用64G版本就够用,别说软件,就是存一堆照片也不成问题。如今,128G版本的手机,都不一定够用,而且还不敢存太多照片。以大多数年轻人的手机为例,微信使用一年,基本占用20G左右,下载两款游戏,又是20G,加上支付宝、京东、美团这些常用软件,50G没了,如果再存点孩子的视频和照片,时不时就得清理手机内存。软件越来越大,手机越来越贵,这并不是软件开发商的问题,而是系统本身的弱点。反观鸿蒙系统,不少用户升级后发现,仅系统占用的内存,就多出了好几个G,而且鸿蒙专用的软件占用内存很小,基本上是安卓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试想,在同等流畅度的条件下,你会选择哪款系统?

过去要想把手机的照片存到电脑上,拔下内存卡,装上读卡器,就能直接读取,虽然麻烦点,至少干脆利落,也算方便。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安卓还是iOS,要想进行文件转移,似乎都没那么简单,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找到需要处理的文件。有了鸿蒙就不同了,多屏协作、智能共享,不仅能快速转移文件,而且可能根本不用转移,就能完成文件的相关编辑和处理。未来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会越来越多,数据交互和处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很显然,鸿蒙在这方面具备优势,而且鸿蒙本身就是为万物互联而来,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操作系统。

不看好鸿蒙的人,大多是担忧鸿蒙的装机数量,认为手机厂商担忧芯片等零部件的供应,不敢适配鸿蒙。但要知道,鸿蒙要适配的,不仅是手机,包括你能看到的几乎所有系统,都能适配到鸿蒙系统上。鸿蒙使用范围的扩大,很可能不会将手机作为首要目标,如果其他系统大范围适配鸿蒙,手机不接入鸿蒙,就失去便利性,还会有厂商不愿意使用鸿蒙吗?

对于鸿蒙的发展前景,除了自信,应该没有其他选择。不仅是因为鸿蒙在体验上的成功,更因为鸿蒙是中国自己的操作系统。系统为应用搭建舞台,不能拥有国产操作系统,再多的应用,也不过是在给别人做嫁衣,一旦釜底抽薪,这些应用又如何继续表演呢?所以,支持鸿蒙不需要任何理由,历史教训太多,而华为的鸿蒙有机会改变历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