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笔记 | 基本方剂和处方(二)
相关推荐
-
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 ...
-
《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一)--麻黄加知母汤
今天,我们讲一讲张锡纯的对麻黄汤的发挥--麻黄加知母汤. 首先,我们先看看麻黄加知母汤的描述: 麻黄加知母汤--治伤寒无汗. 麻黄(四钱) 桂枝尖(二钱) 甘草(一钱) 杏仁(二钱,去皮炒) 知 ...
-
太阳病一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脉浮 2,头痛或颈项疼或颈项僵硬或头糨(不清晰) 3,恶风或恶寒 太阳病的定义提纲,1,脉浮.2,但见一证不必悉具.3,恶风或者恶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 ...
-
长寿医学~学习分享(四)
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即全身皮肤. 卫气主全身毛孔,毛孔调节体温,热则开,散热:冷则闭,保温. 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甘草 生姜 大枣 解表 发散 ...
-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20201209伤寒论二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法66,方39
-
中医笔记 | 基本方剂和处方(一)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或病名同而病因异,或病因同而病症异,则又各有主方.各有 ...
-
一两鸡内金二两金,降三高,鸡内金派上大用场,中医推荐一个方剂
冬季来临,又到了进补养生的季节了,很多人都老母鸡汤温中补气,各有侧重,各取所需.在寻常可见的老母鸡的鸡内脏里,是有一味中药来源的,就是中药鸡内金,杀了鸡,剖腹取出砂囊,趁血还热的状态就把砂囊内膜剥下来 ...
-
非常经典的中医内科方剂口诀(二)
至道汇推荐搜索关键词列表:输入关键字 全系列共五部分,这里是第二部分. 以往部分请到历史记录里面查看! 十一.癫狂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
-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与思考(系列二)
2020-12-04 高血压病真的是病吗? 高血压病是西医的诊断名称. 严格地说,高血压并不是病名,是症状,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常见病之一,不仅发病率高,且常引起严 ...
-
膈下逐瘀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红花6g 桃仁9g 五灵脂9g 延胡索9g 牡丹皮6g 赤芍9g 川芎9g 乌药12g 香附12g 枳壳9g 当归9g 甘草3g [用法]水煎服. [主 ...
-
薏苡附子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薏苡附子散(<金匱要略>) [组成]薏苡仁150g 制附子100g [用法]附子须制熟,以不麻口为度.二药为散,每次服3g,日服3次.若作汤剂,当减其量.仅用十分之一即可. [主治]胸痹, ...
-
老中医笔记整理出来的特效验方
杏林飘香Official Account 点击上方蓝字 "岐黄名家传承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就不会错过 ...
-
【中医】中医千首方剂歌诀最全版本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475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 共计1352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对本平台有要求及需要寻找的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九月阅读排行榜 [中 ...
-
未来中医的第一方剂,会是它吗?
导读:中医方剂浩如烟海,其中有很多的名方验方,若论何为中医的第一方剂?很多人会说是桂枝汤,但其实在现代的医疗大环境中,桂枝汤并非是中医的第一方剂,而是另有其方.欲详细了解此方,不妨看看周医生的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