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救误小泻心汤(12)
相关推荐
-
一个化解老胃病的千古名方
这个方子是什么呢?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那是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连年征战,老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饥一顿,饱一顿,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人的脾胃,所以那个时候有胃病的人也不在少数.先师 ...
-
38、黄连(苦寒,清热解毒,除湿健胃)
原文: 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一名王连.生川谷. 注解: 1.黄连:味苦性寒,非常苦,能坚泻燥,入心经味厚入血分,清热解毒,清火要药,血 ...
-
每日一方——“黄连解毒汤”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黄连解毒汤 今天要唠叨的这张方子,在外感热病流行,出现高热.谵语发狂.吐血的时候,曾经救治了很多人,但在瘟疫流行病被控制住的今天,这张方子似乎愈发地不受人重视,原因 ...
-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心法笔记(一)
经方用药,剂量要看人的大小,还有用药的时机,还要对药物药性的了解 阳:辛甘发散,阴:酸苦涌泄,例如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 桂枝属阳药,白芍是阴药 急时甘以缓之 胸为阳,腹为阴,要去腹 ...
-
聊一个中成药,化解你的失眠、焦虑、烦躁、抑郁
今天介绍的这个中成药,要从它的"祖上"黄连阿胶汤讲起. 黄连阿胶汤也是一张千古名方,是东汉大医张仲景的方子. 张仲景用它来干什么呢?治疗失眠. 什么样的失眠呢?"心中烦, ...
-
辅行诀:救误小泻心汤
原方:救误小泻心汤:治用清(指清泻)下(指攻下)法(即泻下法)后,邪气内陷(指里热.内热的郁结瘀积,即郁热.瘀热的证情),烦热(指黄芩证的上焦郁热瘀热.烦热.烦躁之类的证情,旨在说明有用黄芩的机会)痞 ...
-
汤液经法:救误小泻肾汤(15)
[病理病机]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 邪在肾,则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 ...
-
汤液经法:救误小泻肺汤(14)
[出处]<辅行诀> [病理病机]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气,肩息背痛,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少气,不能报息, 耳聋,咽干. 邪在肺,则皮肤痛,发寒热,上气喘, ...
-
汤液经法:救误小泻脾汤(13)
小泻脾汤:主脾气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者. 方:附子一枚,干姜,炙甘草各三两. 原方:救误小泻脾汤:治用冷寒法(指苦寒清热之类的治法,暗示胃部机能有被苦寒药物所伤以致胃中虚寒的情形),致生 ...
-
汤液经法:救误小泻肝汤(11)
小泻肝汤 2·1·1 主治 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2·1·2 组成 枳实(酸)熬芍药(酸)生姜(辛)各三两. 2·1·3 煎服法 上三味以清浆三 ...
-
王四进经方讲座-41-辅行诀之心下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救误泻脾汤;救误小泻肺汤
伤寒论里面169条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老觉得心下这个地方胀满不通.心下痞闷但摸着不硬,濡就是柔软,里面没有实质的东西.就是气滞不通,关上浮就是心火大在上面,就出现了浮脉.心肺比较热,大黄黄 ...
-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辅行诀之心下痞;大黄黄连泻心汤;救误泻脾汤;救误小泻肺汤(41)
伤寒论里面169条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老觉得心下这个地方胀满不通.心下痞闷但摸着不硬,濡就是柔软,里面没有实质的东西.就是气滞不通,关上浮就是心火大在上面,就出现了浮脉.心肺比较热,大黄黄 ...
-
王四进经方讲座-44-辅行诀之救误大泻心汤
太阳篇占整个伤寒论的百分之六十,然后那些误治.坏证.变证又占了太阳篇的三分之二.这些救治误治的办法,本来是热性感冒,却让你强发汗,用砖烤热了去熨背,下面用火蒸烤.遇到阴虚血热的病人,这种邪热就会入到血 ...
-
辅行诀:救误小泻肾汤
原方:救误小泻肾汤:治用汗法后,口渴,小便不利者(当有下肢水肿.肌肉振颤跳动悸动.小腹(膀胱)胀满之类的表现,才有用茯苓治水瘀的证据.否则,这种"用汗法后"(损伤津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