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爱饮茶作诗,最后一首成千古佳作
相关推荐
-
立冬 • 古诗词赏析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 ...
-
【推荐诗人】张万利|腊八有感(组诗五首)
诗人简介 张万利:中学副高职称,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三十余年,现已退休.爱好文学,尤其诗词,愿以诗会友.有数百首诗词及诗歌作品发表在<诗摘词选>.<况味如歌>以及<黑土名家& ...
-
【鸿雪诗话】浙东唐诗之路 浙 东 寻路
_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诗品如人 ...
-
文人爱饮茶作诗,最后一首成千古佳作!
不知各位诗友爱不爱茶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饮茶也有诸多好处 当然,茶文化的形成,肯定少不了古代文人的参与,我们接下来就看看他们都赋予了茶怎样的内涵吧. 山泉煎茶有怀 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
-
南宋四大诗人,除了陆游,他作诗20000余首,这一神童5岁就能写诗
唐诗宋词,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朝是诗的时代,宋朝是词的时代,这两个时代是诗词最繁荣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但是这并不是说宋代人就没有诗人,唐代人就没有词人,相反还有许多佼佼者,来看看 ...
-
可临可赏丨启功书《自作诗》46首
启先生不仅喜欢写诗,也喜欢和人谈诗,每每聊到起劲,老人便爱拿出自己的诗稿给人看,还挑出自己得意之作给人讲. 老人不仅写起书法来一丝不苟,作诗也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看启先生的诗稿,总是涂了又改,一顿勾勾画 ...
-
启功《自作诗》47首
启功先生在专注地写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精谨秀劲,雅俗共赏.刚劲中含娟秀,严谨中有生动,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启先生的身份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其实,他的诗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 启先生 ...
-
启功《自作诗》47首:品诗赏字, 尽得人生三味!
启功先生在专注地写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精谨秀劲,雅俗共赏.刚劲中含娟秀,严谨中有生动,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启先生的身份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其实,他的诗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 启先 ...
-
朱元璋一生作诗仅36首,但首首经典,这3首最为有名!
在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皇帝莫过于清朝乾隆,一生作诗四万多首,相当于全唐诗数量,不过没有几首出彩的.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没读过多少书,一生作诗也不多,仅36首,但却首首经典,流传甚广,其中 ...
-
启功《自作诗》47首,诗好书法更好
启功先生在专注地写字 启功先生的书法,精谨秀劲,雅俗共赏.刚劲中含娟秀,严谨中有生动,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启先生的身份是中国著名的书画家,其实,他的诗名亦享誉国内外诗坛. 启先生 ...
-
乾隆一生作诗4万首,为何只有一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一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历代帝王评价,讲究文治武功,会写诗无疑文化达人,多了几分风雅. 写得最少的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到了下邳,憋出两句<大风歌> ...
-
“日均作诗两千首,李杜也得绕着走”
"我们始终还是要面对一个现实:我们的孩子,终究只是一个普通人."--知阳 近日16岁女孩日均作诗2000首的事件,因受到全网吐槽而上了热搜. 而这个来自浙江慈溪的"天才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