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智慧

《易经》中“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智慧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出自《易经》大过卦象传: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意是:《大过卦》的卦象是巽(风)下兑(泽)上,巽在这里代表木,故为水泽淹没了树木之表象,象征极为过分;君子取法这一现象,就应当坚持自己的操守,进则超然独行,不必顾忌和畏惧他人的非议;退则逃避世间,不为隐姓埋名而苦闷烦恼。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中对“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有这样的解释: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子的姿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它所有的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易经》文言传中对乾卦第一爻作解释的时候: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大意是:初九爻辞说:“潜藏的龙,无法施展。”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龙是比喻有才德而隐居的君子。操行坚定不为世风所转移,不求虚名,隐居避世而没有苦闷,言行不为世人所赏识而没有烦恼。乐意的事就施行它,忧患的事就避开它,坚定而不可动摇,这是潜龙的品德。

为什么会独立不惧呢?《论语》颜渊篇中孔子与司马牛的对话,给出了一个答案: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唐朝人姚思廉在《梁书》中处士篇中,这样把隐士分类:

《易》曰:“君子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孔子称长沮、桀溺隐者也。古之隐者,或耻闻禅代,高让帝王,以万乘为垢辱,之死亡而无悔。此则轻生重道,希世 间出,隐之上者也。或托仕监门,寄臣柱下,居易而以求其志,处污而不愧其色。此所谓大隐隐于市朝,又其次也。或裸体佯狂,盲喑绝世,弃礼乐以反道,忍孝慈 而不恤。此全身远害,得大雅之道,又其次也。然同不失语默之致,有幽人贞吉矣。与夫没身乱世,争利干时者,岂同年而语哉!《孟子》曰:“今人之于爵禄,得之 若其生,失之若其死。”《淮南子》曰:“人皆鉴于止水,不鉴于流潦。”夫可以 扬清激浊,抑贪止竞,其惟隐者乎!自古帝王,莫不崇尚其道。虽唐尧不屈巢、许, 周武不降夷、齐;以汉高肆慢而长揖黄、绮,光武按法而折意严、周;自兹以来, 世有人矣!有梁之盛,继绍风猷。斯乃道德可宗,学艺可范,故以备《处士篇》云。

大意是:《易》说:“君子逃离尘世,不觉得烦闷,特立独行,不知道畏惧。”孔子称长沮、桀溺为隐士。古代的隐士,有的以听到禅代之事为羞耻,以让出帝位为高尚,把万乘帝位当作是垢辱,走向死亡却毫不后悔。这种人轻视生命,看重道义,世所罕有,间或出现,是上等的隐士。有的充任监门以自养,在柱下作吏而托身,生活简易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地位低下却毫不显露惭愧的神色。造就是所谓隐于市朝的大隐士,地位又在上等隐士之下。有的裸露身体,假装疯狂,弄瞎眼睛,弄哑嗓子,离绝尘世,抛弃礼乐以回归正道,强忍住不谈孝道慈爱,不顾恤亲情。这种人保全自身,避开祸害,掌握了德高有才的人避世之道,地位又在大隐士之下。然而这些人都同样没有忘记缄默不言的要领,处在幽隐之中守住正道,最终得到好的结果。他们和那些投身乱世之中,争逐财利、迎合世俗的人,哪裹能够同而语啊《孟子》说:“现在的人对于爵禄,得到它就好像获得生命,失去它就好像失去生命。《淮南子)说:“人们都用静止的水作镜,不用流水作镜。”能够激扬正气,冲去污浊,遏制贪脏枉法的风气,制止争权逐利的行为,恐怕衹有隐士才能做到吧!从古以来,没有一位帝王不崇尚隐士的操守。即使是唐尧也不能使巢父、许由屈志相从,周武王也不能使伯夷、叔齐丢下自己的操守称臣。漠高祖放肆傲慢却恭敬地礼待绮里季、夏黄公,漠光武帝按法治理天下却对严光、周党屈意顺从,从那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情况。有梁一代,国家兴盛,继承前代的风教德政,凡是道德值得效法,学问可作楷模的隐士,都把他们列入《处士篇》。

  “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的孔

《史记》孔子列传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

孔子迁居到蔡国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救援陈国,军队驻扎在城父。

听说孔子住在陈国和蔡国的边境上,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

孔子正要前往拜见接受聘礼,陈国、蔡国的大夫商议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大夫们的施政施、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

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

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粮食也断绝了。跟从的弟子饿病了,站都站不起来。

孔子却还在不停地给大家讲学,朗诵诗歌、歌唱、弹琴。

子路很生气地来见孔子:“君子也有困究的时候吗?”

孔子说:“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坚节操不动摇,人小遇到困窘就会不加节制,什么过火的事情都做得出来。

 “ 独不惧,遁世无闷”的陶渊明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0)

相关推荐

  • 一日禅:独立而不惧,遁世而无闷

    我们也如同树木一般,有得依赖便会形成习惯.但生命,总要在不确定中成长,找到让自己能站立在大地之上的力量.带着你的根本,去到哪里才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独立,方可安身立命,不惧风刀霜剑.人生,其实 ...

  • 素隐行怪or遁世不悔

    素隐行怪or遁世不悔 [原文] 子曰:"素隐行怪①,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②,唯圣者能之. [注解] ①素:据<汉书 ...

  • 易经(143)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易经(143)进士的来源 古代有识士,称为士,有德高望重之人向国家推荐士,称进士.隋朝于605年首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大隋朝面对的是贵族社会腐朽的机制,所以隋文帝要进行改革,把贵族的生产机 ...

  •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

    <周易>忠告:人生没有障碍,要注意三件事,人生处处有"福" 人生在世,人人都希望一帆风顺,成就自己的伟大事业,但似乎人生总是充满艰难,处处有艰辛,那是因为你不注意如何与 ...

  • 语音版《中庸》赏析(10)君子依乎中庸

    <中庸>赏析(10)君子依乎中庸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学习的第十一章,是作者引用孔子论中庸言论的最后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表明了自己终生坚守中庸之道的意志和决心. 子曰:"素隐行怪 ...

  • 孔子与易经

    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 胡适先生说: "孔子学说的一切根本, 在我看来,都在一部<易经>." 易经对孔子的影响 ...

  • 《大过卦》象辞中“独立不惧,遯世无闷”是什么意思?

    (上接"一.卦图破解") 二.象辞破解 象辞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遯世无闷. 释字(词) 过 <说文>:"过,度也.从辵咼声."< ...

  • 易经日历 4月28日 智慧启示:独立不惧

    先 看 易 经 日 历 再 来 制 定 计 划 善 用 易 经 带 给 你 的 智 慧 启 示 增 旺 运 势 轻 松 实 现 成 功 人 生 壹 玩索有得 今日卦象预示: [事功]:事业出现隐患,甚 ...

  • 易经日历 6月27日 智慧启示:独立不惧

    先 看 易 经 日 历 再 来 制 定 计 划 善 用 易 经 带 给 你 的 智 慧 启 示 增 旺 运 势 轻 松 实 现 成 功 人 生 壹 玩索有得 [䷛卦象揭示]: [事功]:事业出现隐患, ...

  • 易经日历 8月26日 智慧启示:独立不惧

    先 看 易 经 日 历 再 来 制 定 计 划 善 用 易 经 带 给 你 的 智 慧 启 示 增 旺 运 势 轻 松 实 现 成 功 人 生 壹 玩索有得 [䷛卦象揭示]: [事功]:事业出现隐患, ...

  • 易经日历 10月25日 智慧启示:独立不惧

    6.0版本 增加了<具体事占>板块,增强了算卦断事的功能,比<玩索有得>板块更具体细化.<玩索有得>板块更偏向于"理",<具体事占> ...

  • 《易经》中的24个人生智慧,与大家分享!...

    <易经>中的24个人生智慧,与大家分享! ​

  • 《易经》:64卦中的64个惊人智慧,把人生讲透了!

    第一感悟:养精蓄锐把握机会--学会定位 <易经>告诉人们,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定位是不同的,而又是承前启后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因而又是不能超越的.两点之间看起来是直线最近,但人世的道路永远 ...

  • 从《易经》64卦中体悟64个人生智慧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 ...

  • 《易经》中“动静不失其时”的智慧

    <易经>中"动静不失其时"的智慧 壹 <易经>艮卦彖传中: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大意是:应该止的时候停止,应该行动的时候行动,行动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