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阳不足之痰饮——苓桂术甘汤
相关推荐
-
陈学忠老师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流涎症医案一则
( 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 610031) 作者简介:蔡苇叶,女,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1752573299@qq.com. 通讯作者:苏凯,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指导老师,E-mail:sc ...
-
“无痰不作眩”之浅辨-摘
眩证虽与肝风.虚证有关,而痰无不为致眩之主因之一,祖国医学认为,津液乃脾之所化生,依赖肺之宣发,肾之气化,借三焦为通道运行全身,发挥其熏肤.充身.泽毛.濡润脏腑之功能.若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 ...
-
五运六气解方剂——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1 组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2 用量 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3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4 功用 温 ...
-
方剂歌诀详解——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仲景方,健脾化饮又温阳, 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歌诀总括]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病,对由痰饮内停导致的胸胁支满.头眩.心悸等均有治疗作用.全方 ...
-
《金匮悬解》痰饮——苓桂术甘汤,甘遂半夏汤,己椒苈黄丸
痰饮十五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停瘀胃口,土湿木郁,胆经莫降,故胸胁偏支胀满,目珠眩晕.以君相同气,甲木失根,君火亦腾,神魂浮荡,无所归宿,是以发眩.目者神魂之开窍 ...
-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咳嗽;兼谈“多喝水”的害处 (原创)
这是个两岁的小男孩,感冒以后咳嗽不止,吃了百蕊颗粒不管用,向我咨询. 我听孩子咳声重浊,咳痰不出,查舌苔白滑,知是痰湿咳嗽.我告诉家长,孩子是痰湿咳嗽,而百蕊颗粒属清热化痰止咳药,药不对证,所以没有疗 ...
-
苓桂术甘汤可治疗痰饮咳嗽和胸水
苓桂术甘汤是<伤寒论>中治疗痰饮病的主方,<伤寒论>中的原文为:"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
-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第一方、“痰饮”的祖方】
【苓桂术甘汤:温阳化饮第一方、“痰饮”的祖方】
-
【苓桂术甘汤-胃肠有痰饮、肾气丸-支饮,肿中有积水】
<金匮要略>第十二篇第 16 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就是胃肠里面有痰饮了,会腹满,不能吃饭,但舌干口躁,喜欢喝水,喝了又不吸收,会拉肚子的. 胸胁支 ...
-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呕吐痰饮中阻证
一.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小半夏汤 处方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和胄降逆,消痰蠲饮.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 ...
-
苓桂术甘汤等痰饮方(224)
苓桂术甘汤主证推扩及禁忌VS痰饮(桂林本14-33条) [14.33]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脉沉弦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这个痰饮算不算是四饮分类中的 ...
-
《校注医醇剩义》用二陈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调理痰饮证,
<校注医醇剩义>用二陈汤和苓桂术甘汤加减调理痰饮证, 痰饮是水走胃肠,肚子响,胃响,肠鸣音,胸中微痞,头晕目眩,仲景用苓桂术甘汤中阳不足之痰饮,二陈汤,为祛痰剂,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
-
中医内科学——呕吐痰饮内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阴阳解析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阴阳解析 呕吐痰饮内阻证候: 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 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代表方剂: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