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高考“3+1+2”:物理历史二选一该选哪一个
为什么需要在物理和历史之间选择?
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
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
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
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限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促进文理交融。
高考君为大家找到了由辽宁日报制作的图解,辽宁同样是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3+1+2”模式,我们可以比较直观的了解这个问题↓↓↓
对于考生个人而言,物理和历史到底该怎么选呢?
高考君整理了三个不同角度的分析,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作出最终选择~
从未来专业选择的角度来看
在《教育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对比2017年上海高考的数据:8404个专业中只有8.2%的专业必考物理)。
对于教育部所划定的底线,各个高校几乎是没有选择自由,除非作专门说明。
要求必选物理的专业类如下所示:

从12个门类来看的话,必考物理的19个专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这还只是《教育部指引》划定的一条底线,各高校在制定选考科目要求时,将有更多的专业类被限定为必考物理,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专业。
而要求必考历史的专业类,在浙江省的选科《指引》中,有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大类中,部分专业限选历史,其他科目均不做限制。
从考生学习成绩的角度来看
肯定是哪个学的更顺手,更容易出成绩,就选哪个。毕竟最后在高考的时候,还是得拿总成绩说话的。
从个人特质的角度来看
在生涯规划霍兰德测评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实际咨询案例得出,如果研究型(I)、传统型(C)、现实型(R)倾向越突出,那么选择“物理”的倾向性就越大。如果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倾向越突出,那么选择“历史”的倾向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