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春节 | 刘国涛

作者简

记忆中的春节
刘国涛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如今腊八已过,年关在即,却嗅不到过年的味道。梁实秋先生说“过年须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而我对家乡的年味还停留在童年的记忆中。
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我们那里过年又叫“年下”,即过农历年的时候。一进入腊月就急着问母亲,年下还有几天?“仨星期。”于是自己掰着手指头开始算起日子来。
进入腊八,年味渐浓。熬腊八粥,做腊八蒜,大人们开始忙活起来,似乎不用问母亲,就已经嗅到了过年的味道了。
腊八这天,按习俗是要喝腊八粥的,但记忆中却寻找不到它的味道。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受限,家里熬粥的材料不够齐全,仅仅是一年来自家仅有的谷物—大米、小米、花生、大豆等混在一起熬制,不够正宗,另一方面是自己不喜欢喝。当然可能主要是前者才导致不喜欢喝。但腊八蒜是记忆比较深的,而且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密封的罐头瓶里,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起来。过不几天,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看起来就令人食欲大开。到了春节这天,吃饺子时配上腊八蒜,异常美味。
过年放鞭炮是孩子最喜欢的。过了腊八,鞭炮声便开始“咚”“啪”零星不断地响起。听到鞭炮声,便循声飞快地跑过去瞧瞧,哪怕自己没有放,自己亲眼看别人放,也感到兴奋。
自己有炮放那当然是最高兴的事,但当时经济条件不好,父母是不舍得给钱买炮的。但有时父母高兴了,也会赏给几毛钱。这时便会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不一会儿便放完了,翻着空空如也的口袋,玩兴未尽。有时也会把父亲买来的,在过年这天放的成盘的鞭炮,偷偷拆开拿去放,但后来被父亲发现了,臭骂了一顿,便不再敢了。
后来听说邻居小伙伴会自己做鞭炮,于是又带着惊讶与崇拜向其求教。原来是自己买好的炸药和捻子,然后装在炮筒里就可以了。于是,自己买了炸药和捻子也开始做起来。先是拿用过的作业本卷炮筒,然后用水和成泥,把炮筒的一头堵上,待其干了,装入炸药,放上捻子,最后小心翼翼地将其另一头堵上便大功告成了。
我开始欣喜地试验自己的“作品”。由于第一次制作,不知其威力大小,先是小心放到地上,蹲下来,一只手捂住耳朵,另一只手伸出去点火,同时摆好逃跑的姿势。只听“咚”的一声响,炸开的白纸像雪花一样漫天飘落,看着自己得意的作品,高兴得跳了起来。后来陆续做了很多,在年下来临之前,放炮成了男孩子唯一的庆祝活动。
一次,我发现自己卷的炮筒其中一个两头都堵上了,于是找来了一根铁钉准备将其捅开,可当砖头砸下去的刹那,只听“咚”的一声,我两耳嗡鸣,左手鲜血直流。原来里面有炸药,辛亏炸药少,不然我的左手拇指就没了。而那次被“炸”,也成了童年唯一的一次惊吓,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放炮就有一种畏惧感。而今,因放鞭炮出的事故越来越多,所以想起父母不让放炮的唠叨,不仅仅是经济的原因,更是一种爱。如今,国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是防治大气污染,更是对人生命与健康的尊重。
小时候盼望过年,不仅是因为可以放鞭炮,还有好吃的。
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味越来越浓。家家户户开始忙活起来,蒸馒头、煮肉、炸丸子……
蒸馒头主要是豆馅馒头和花糕。这家做馒头时会提前告知街坊邻居来帮忙,然后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和面、煮豆馅。待准备好了,邻居便过来帮忙。大家在一起,一边做,一边拉家常,好不热闹。做好了还要送几个给帮忙的邻居尝尝。邻居尝了还不忘了品头论足,“恁家的豆馅儿真甜!”“恁家的面发得真好!来年一定发!”自己听到邻居的夸赞,于是又拿了一个豆馅馍吃着,跑着,玩去了。
最解馋的还是肉。年关时节,通常几家会合伙一起买头猪,分着吃。煮肉时,姊妹几个抢着帮忙烧锅。接近中午的时候,厨房里弥漫着肉的香味,开锅一两个小时后,肉能用肉钩子轻易扎透时,说明肉被煮烂了。父亲把肉捞到一个大盆里,然后剔骨头,把我们姊妹几个叫过来,分给我们骨头啃。骨头上还带着不少的肉呢,都啃得非常香,满嘴都明晃晃的。很快便“吃够”了,于是刹住,这才跑出去玩了。
待一切准备好了,才开始“扫房子”,又叫“扫尘”,其实,这是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来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扫尘这天,全家上下齐动手,打扫房屋、庭院,刷洗锅、碗等,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这时年下真的就迫在眉睫了。但在孩子的感觉里,这段时间还是很漫长。
终于熬到了年三十,当贴上了春联,我们那里又叫作年画,家家户户都是那么干净、红火,感觉一切都是新的,那喜庆的感觉,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
临近摸黑,鞭炮声逐渐多起来,整夜炮声都会不绝于耳。这时,自己的心情是最激动的,既盼望年下的快快到来,又担心这热闹的时刻离我远去,听着这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激动得睡不着觉。凌晨一到,隆隆的鞭炮声达到了高潮,这时的我早已被惊醒,没了睡意,不顾父母的阻拦,便早早起了床,穿上父母买的新衣,也顾不得寒冷便跑出去串门了。更多的是捡拾别人家的哑炮,也叫药捻炮。也不管是不是新衣服了,装得满口袋都是。天慢慢亮了,鞭炮声逐渐减少,大人们忙着到处拜年,孩子也会跟在大人的后面凑热闹。这时,邻居的爷爷或奶奶便用小筐端出了瓜子、核桃或糖果,分给孩子吃。抓了一把放在兜里,接着紧跟着大人又到下一家去。不一会,衣服口袋里便是满满的糖果,于是又心满意足地跑出去玩了……
时光宛若流水,年华又添一岁。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没有了吃的引诱,没有了玩的吸引,过年的兴趣就失去了大半。自己对过年也早已没有了儿时的兴奋与激动。有人说,年味儿淡了。其实,不是年味儿淡了,而是我们已经过了那个过年最快乐的年龄。
年味儿都去哪儿了?在心底,在记忆中,随着第一声鞭炮声深深地藏在童年的时光里。

作者简介

刘国涛,笔名左文,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喜爱学生,热爱写作。勤勉教学,潜心育人。以教书立身,用文字怡情。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教育期刊、文学网络平台。
凡参赛必加微信:shuai_pengju

《文学百花苑》征稿通知

订阅电话:13343811328(微信同号)

《文学百花苑》2021年1月1日起将以新的面孔出现,刊号为:CN41—0066,邮发代号:35—558
《文学百花苑》新版本式样沿用大16开,约176个页码,每期22万字左右。同等质量稿件,征订样刊者优先发表。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投稿]字样,必须注明联系电话。详细地址,否则,不予收稿。拒绝一稿多投。
2、上刊作品文体不限,所投作品编辑有修改权。
3、稿件必须是原创作品,愿意上微信平台的,请注明首发字样,并附照片一张。投稿后与编辑联系,一经采用即发釆用通知单。
4、本刊长期征集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人物照片,有意者请和主编联系。
5、本刊无稿费,入选后如需样刊请和主编联系。
关于投稿
杂志、大赛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投稿: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苑》自2021年元月一日起与河南经济报合作,每年50期,可刊登学术论文、文学作品、人物专访、企业奋斗史及各类广告。河南经济报新闻周刊具有单独刊号及邮发代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国内各地邮局皆可订阅。欢迎合作洽谈。

文学百花苑作家联盟
2020年12月28日

春牛短诗七日赛

大赛要求
1、参赛限投1首,限20行内(标题、作者、空格不超过25行),新诗、旧体诗词均可。作品要有诗味、有内涵、意境美、语言美、韵律美、简练、有佳句、有技巧。
2、所有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参赛作品自已要认真检查好有无错别字后再投稿,刊发后平台不负责纠正。
3、收稿时间:即日起开始收稿,周一开赛,每周限一首参赛作品,截止日期另行通知。
4、获奖条件:自然点击量不低于300,打赏金额不低于20元
5、本赛事入选名额不限,无稿酬,打赏资金不返还(用于邮资及赛事管理)
6、口水诗不入选,退回全部打赏资金。
7、最后一贴发出7日后统计,获奖作品在河南经济报刊发,送样报两份,往期杂志一份,免邮费。
投稿加主编微信:shuai_pengju
大赛评选规则
1、点击一个点,留言20字以上五个点,赞赏一元十个点。
2、自然点击量低于300点不入选。
3、打赏金额低于20元者不入选。
提示:来稿须注明短诗赛字样
投稿专用邮箱:1258873875@qq.com

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启事

2月28日停止接收稿件

为活跃文坛气氛,发掘文坛新秀,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杂志社决定举行第五届“百花苑杯”全国文学大奖赛征文活动,此次大赛由微信平台《文学百花园》独家首发;参赛内容要积极向上,主题不限,题目自拟,4月1日起正式启动。

1、作品要求:每篇作品字数2000字内,每首诗在40行内,作品要求原创,且未在其他微信公众号发表过,可多篇文章参赛(只取最高奖)。

2、来稿需注明【参赛】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3、参赛唯一邮箱:1403384853@qq.com

4、本次大赛以点数取胜,打赏资金不返还(1元折合2个点击量)一个有效评论折合3个点击量(有效评论一个ID只选一次)。

5、最终评奖办法:综合点击量占百分之九十,评委占百分之十。90+10=最终点数),原始综合点数在500点以下者,不纳入最终评奖范围。

6、本次大赛设大奖一名,奖金:2000元(现金);二等奖三名,每人奖金1000元;三等奖六名,每人奖金500元;优秀奖五十名,每人奖金50元。

7、本次大赛杜绝恶意刷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发帖公布其不当行为。

8、收稿时间:即日起(4月1日开赛)到2021年2月28日止,获奖信息在最后一贴推出后的第10日公布 。

9、获奖者颁发证书,一、二、三等奖作品入选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专栏,500点(折合)以上优秀作品皆有入选《文学百花苑》杂志资格,具体视个人意愿而定。

10、2021年4月上旬在河南郑州市举行颁奖典礼(暂定),每位与会者在河南科技报选登一篇文学作品。届时将邀请文学界名流参与颁奖活动与互动,与会者表演自制节目及互动。邀请河南电视台制作新闻和专题报道,穿插部分获奖者发言。

主办:河南经济报·文学百花苑

后期事务:文学百花苑全国征文大奖赛组委会

2021年1月1日

  

(0)

相关推荐

  • 张伯超 | 夕照

    本期作者  张伯超 夕照  文/张伯超 太阳 拖着疲惫的身躯 跨下西山 他急性子的影子 爬上东山 向刚睡醒的月亮 招手密语 喂:老弟 不要老是迷缝着昏睡的眼晴 即使抽根火柴棒 也要将眼皮撑起 放眼整个 ...

  • 《文学百花苑》2020年第12期来稿选登:山水闲人||幸福的模样

    本期作者 山水闲人 幸福的模样                      文/山水闲人 五月 行走在开满栀子花的田埂上 蝴蝶嬉闹 翠绿的秧禾边  蜻蜓耍玩 萦绕田野的馨香 葱郁的树林里 鸟儿在欢唱 我 ...

  • 《文学百花苑》2020年第12期来稿选登:田力||隧道(外二首)

    本期作者 田力 1.隧道(外二首) 文/田力 远山近岭的目光,聚集在声声轰鸣里 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头戴的红色安全帽 像太阳,把光芒引进密不透风的黑暗中 因此黑色就被点燃 声音似呐喊.穿透大山胸膛的时 ...

  • 斑驳记忆中,春节最是难忘

    文:冯树盛(潮州人/新快报记者) 图:谢德楠(潮州) 对于在外求学工作已近30年的我来说,关于故乡,有些记忆渐渐模糊,往事如烟,但于春节,总在斑驳记忆中出奇地清晰.即使在没有农耕时序感觉的都市里,每到 ...

  • 【散文】雷强/记忆中的春节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平台 -网络版- 用文字温暖世界 雷强 进入腊月,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闲下来的农民们也开始张罗着过年了,集市上便日渐热闹起来. 读小学的我放假了,不用下地给猪薅草,没有柴火 ...

  • 记忆中的春节(关于爷爷)

          昨天,朋友圈里<啥是佩奇>火了,刷屏.虽然只是广告片,但是故事土味而浪漫,有笑,有泪.生活在农村的爷爷对孙子的爱一步一步流露出来,然后简短的镜头不紧不慢地挠你的心,引你的泪! ...

  • 马红:记忆中的春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又是一个春节.在与亲朋推杯举盏的喜庆里,记忆中的春节不时地浮现在眼前. 顶罐罐.小时候,与奶奶一起过春节特别有趣.记得刚刚进入腊月,奶奶就会四处寻找邻家废弃的罐子(类似于现在的砂罐 ...

  • 记忆中的春节 | 作者:张朝晖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

  • 记忆中的春节

    记忆中的春节 □席芹 儿时过春节,常常听到妈妈说:"大人怕过年,孩子盼过年."记忆以来,过年一直是爸爸妈妈最忙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 其实大人并不仅仅是怕"忙&q ...

  • 诗歌专栏‖《蕴藏期许的季节 》 文/ 刘国涛

    蕴藏期许的季节             刘国涛 作者简介: 刘国涛,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勤勉教学,潜心育人.以教书立身,用文字怡情.有部分作品散见于期刊杂志,文学网络平台等. 沿着每天重复的小 ...

  • 【诗歌风采】刘国涛‖网课的日子

    作者简介:刘国涛,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勤勉教学,潜心育人.以教书立身,用文字怡情. 摄影:邓剑平 朗诵:罗瑜红 网课的日子 刘国涛 网课的日子 冬天还未退去 我戴着口罩宅在老家写诗 一个电话响 ...

  • 【小说天地】 刘国涛‖四儿

    作者简介:刘国涛,菏泽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勤勉教学,潜心育人.以教书立身,用文字怡情. 四  儿                      刘国涛 四儿其实不叫四儿,他叫有柱.在姊妹四人中排行老四,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