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子》和《改造我们的学习》

(0)

相关推荐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7)

    原著连载(47) 第六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使命 (一)前面已经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民族性特征.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位杰出领导人---刘少奇. <论修养>是一篇以马克思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36)

    原著连载(36) 第五章 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二)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革命事业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正当中国人处于迷茫之时,传来了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这就像一声惊 ...

  • 第四讲:《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哲学底蕴

    本集简介: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矛盾论>诞生于1937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两论"以哲学形式表达了中国革命的实践智慧,是活生生的中国革命的认识论和辩 ...

  •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在旧中国,我国工人阶级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一样 ...

  • 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对其政治态度的影响

    ​"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资产情况决定了革命性的强弱与有无甚至革命与反革命性,那么是否太武断了呢?"这个问题不用想,毛泽东说的一点都不武断,说的就是历史事实.资产的情况说白了就是经济的 ...

  • 为什么今天的圣人必出自于科学界?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世界,顺应科学的潮流则昌,违背科学的潮流则亡.如果一个人不懂得顺应科学的潮流,它注定是一事无成的.作为预言中的圣人,不可能不懂得这一点,必然会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成就,否则是不可能 ...

  • 没有科学革命,就不可能有紫薇!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各种理论此起彼伏,不知道谁的理论是对的.要在众多的理论体系中脱颖而出,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自证.而这种自证不可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因为无人敢信.无人敢用,只可能出现了科 ...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46)

    原著连载(46) 第六章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使命 (一)前面已经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民族性特征.这里,还要特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另一位杰出领导人---刘少奇. <论修养>是一篇以马克思 ...

  • 洞 见

    洞      见 近十年来几乎从来不看电视剧的我因为服侍老父亲的缘故,忙里偷闲看了<中流击水>第28集.29集和30集,有了一些重大发现: 1.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第 ...